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叔,这几个背篓花不了多少钱,送你了。以后我有粮,我还会来的。”

蔡泽阳把提着的背篓,背在背后,就踏出了院门。

离开这儿,蔡泽阳用同样的方法,去了星火公社的另外一个方向,把空间里囤积了几天的粮食,都卖光了。

卖货的感觉,太过瘾了。一时不察,竟然没想到给代销点留点。

但卖都卖了,到手的钱,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等后面,把空间里的物资拿出来,也没问题。

拿着今天赚到的两千块钱,蔡泽阳悄无声息地离开星火公社,望了一眼手表的时间,才不过下午三点。

时间还早,他就在附近的山上砍柴。上回砍的干柴,都快用完了。

他现在时不时,就要到山里砍柴。

心里,还有点想,要不花点钱,从别人那儿买柴火。但这样,以免有些人心里不服,多生是非。

大概砍了一个小时,蔡泽阳骑着三轮车又回来星火公社,直奔供销社的后院。

进了不少货,装满整个车斗,绑了一条长长的绳子,才固定住车斗上的货物。

骑着装满货物的三轮车回家,回头率更高了。

“我好想拥有一辆三轮车啊!听说这种看起来旧旧的车,就是从废品收购站里弄回来,然后修好的。”

“嗯嗯。这个消息,前段时间就有了。像我们这种现在才收到消息的,都晚了。废品收购站收到的自行车和三轮车的车架子,都不卖出去。自己内部消化了。”

“哈?怎么内部消化啊?他们也是找人维修,修好后就自己骑吗?”

“不是,他们修好后,都是拿出去卖。能不能拿到手,就看.大家能不能有这方面的资源了。”

蔡泽阳听着渐行渐远的声音,大概了解到,大队里的人,为什么会买不到自行车和三轮车的车架。连一点点的毛边,都没有看到。

原来是废品收购站的人,自己消化了。还靠着这些三轮车和自行车,赚了一笔钱。

一切都能明白,有利可图的事情,肯定是有路子的人,先图。

骑着自行车走了大概一公里,蔡泽阳看到迎面而来一辆跟他款式一样的三轮车。

嗯,一样的花里胡哨,一样的不均匀。

同样,大家都是能够正常骑行。

那人来到距离蔡泽阳五十米的地方,自来熟地朝着蔡泽阳打招呼。

“你好,同志。你的三轮车,多少钱买的啊?”

蔡泽阳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问道:

“你的多少钱一辆啊?”

男子自豪地昂起头,踩着三轮车的脚踏,往后转了几圈,伸手比了一个六。

“六十!”

蔡泽阳沉默了一秒,六十块钱的价格,算贵,又不算贵。

他看对方如此高兴,也免得打扰他的心情。在男子再一次问,“你呢。”

蔡泽阳回答,“我跟你的差不多。”

四舍五入,他花了六块钱,跟这位男子的的确差不多。

一个有0,一个没有0,瞧着区别也不大。

男子看着蔡泽阳的三轮车,左看右看,总觉得对方的三轮车,好像比他的好。

算了算了,后面的车斗还装着货呢,他就不多打扰了。

二人分开后,蔡泽阳骑着三轮车继续回蔡家村大队。

走在路上,他脑海里想到什么,转头又摇了摇。

这一行的生意,真的不是随便能掺和的。

都是大块头,很容易被人发现。即便不被发现,也不好出手,就像空间里的缝纫机。

各种出路,都不正规。要是有人追究,后果可就不得了了。

蔡泽阳回到家门口时,脑海里那些想法,已经被他扔出脑子。

他出去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方婉怡和女儿们都已经睡醒,并在家里干了不少活。

看到蔡泽阳回来,蔡建辉和蔡大伟不约而同地走过来,把三轮车后面的货物卸下来。

蔡建辉一边卸货,一边顺手摸了一把三轮车,“泽阳哥,如果拖拉机送不完货,我能不能用你的自行车,去送货啊?”

这几天都是步行去星火公社,他不觉得累,但如果能有更好的交通方式,岂不是更好。

“嗯嗯,可以的。”蔡泽阳表示没有问题。

他弄来一辆自行车,本来就是方便送货和进货的。不管是他用,还是其他人用,只要目的是一样的,就行。

“明天我要用。后天开始,只要需要送货,都能用我这辆三轮车。”

明天要送爷爷和奶奶去黎明公社,什么时候回来,都不得而知。

蔡建辉憨憨地笑着,只要能用,什么时候用,对他来说都一样。

蔡大伟站在一旁,同样笑眯眯的。

只要蔡建辉能用,他就能用。大家都是为了送货,更何况他们俩还是轮着来。

卸完货物后,就开始整理货物。

不远处,蔡于飞,蔡小强和蔡文杰,一人又抱着一条海鱼回来。

这回带回来的海鱼,个头不算大,抱起来没有那么费劲。

等他们三人走进去,才看出,三人都掀着自己的衣服,包裹着海鱼。

冷风吹来,吹的他们三人瑟瑟发抖。但他们依然快步走着,只想赶紧把三条海鱼都卖了。

“哎呀,这个臭小子,怎么又下海了!天气多冷啊,上午去了海里,现在又去。”

牛雨兰不喜欢蔡于飞这个孙子,性格很像邓小英,她每回看到就觉得闹心。

可最近能明显感受到蔡于飞的变化,毕竟是她的孙子,她保留了一点点的在意。

看到蔡于飞这样,走进厨房里,把野生姜剁成生姜碎,放在锅里加水熬一熬。

蔡于飞,蔡文杰和蔡小强走近后,三人一同笑呵呵地望着蔡泽阳,眼神里的含义十分明显。

“大哥,你看看我们抓的这个品种,是不是能卖很多钱!”

蔡于飞见过村里有人抓过,具体多少价格,他不记得了 。反正价格,不便宜。

他们兄弟几个,运气是真不错。下海抓鱼,就能抓到那么有价值的。

这让他们对自己更加自信,感觉明天还能继续下海。

“嗯嗯,十块钱一斤。”蔡泽阳淡淡地说着。

其他村民卖过,就是他们手里搂着的海鱼。拿来时,还是活着的,他就没拿去供销社卖。现在就在空间里养着,感觉长大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