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安城的春意,随着来自三个截然不同方向的使团相继抵达,陡然变得炽热而喧腾。帝国的中枢,如同一个巨大的旋涡,吸纳着来自寰宇各方的信息、诉求与奇观,而端坐于漩涡中心的皇帝李琰,正以其超越时代的视野与无匹的魄力,勾勒着前所未有的帝国野望。

宏伟的太极殿,今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来自大食、南瞻洲以及法兰克王国的使者,怀着各自不同的使命与心境,踏上了这代表当世最高权力中心的白玉阶。

首先觐见的是大食使者。他身着白色阿拉伯长袍,头戴缠巾,神情恭敬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庆幸。他匍匐于地,以最谦卑的姿态,呈上了伊本·祖拜尔“致伟大的大唐天可汗”的国书与贡品清单。国书中,伊本·祖拜尔以“臣”自称,感激大唐皇帝在其“拨乱反正”过程中给予的“道义与物质支持”,并完全接受了李琰通过王玄策提出的条件——正式接受“大唐西海郡王”的册封,割让呼罗珊东部五城及波斯湾港口巴士拉的驻军权,承诺岁岁朝贡,并保证大唐商队在阿拉伯海及波斯湾的绝对安全。

“尊贵的天可汗陛下,”使者用略显生硬的唐语说道,“我主愿永为大唐西陲之藩篱,谨守臣节,共御……呃,共享太平。”他差点说出“共御外侮”,随即意识到此刻殿内还有来自更西方的使者,连忙改口。殿内群臣看着昔日强敌的使者如此恭顺,心中无不升起万丈豪情。

紧接着,是来自南瞻洲的信使,一位皮肤黝黑、眼神坚毅的年轻军官。他风尘仆仆,身上还带着海洋的咸腥与雨林的湿气。他并未带来丰厚的贡品,而是郑重地呈上了一个密封的铜管,里面是周允绘制的青铜巨门及周围遗迹的详细图样、环境记录,以及那份用血与泪写就的探索报告。

“陛下,”军官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经略使周大人命末将禀报,那巨门非人力可轻易开启,其材质奇特,坚硬无比,周围遗迹规模宏大,绝非蛮荒之地所能有。当地土着敬畏如神,称之为‘古老众神之门’。周大人恳请陛下圣裁,是暂缓开启,深入研习,还是……另做他图。”他的叙述,将一片神秘而未知的文明遗迹,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大唐君臣面前,引发了阵阵低声惊叹与好奇的议论。

最后,则是那几位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的法兰克使者。首领罗洛努力模仿着刚刚学来的唐礼,动作虽显笨拙,但神色间充满了好奇与震撼。他带来的礼物是厚重的北极熊皮、大块的琥珀原石以及几柄装饰华丽的法兰克长剑。他通过通译,结结巴巴地表达了法兰克宫相丕平对东方伟大皇帝的敬意与通商友好的愿望,并好奇地打量着这比君士坦丁堡更加宏伟、更加富丽堂皇的宫殿,眼中充满了对未知财富与力量的渴望。

“伟大的皇帝,”罗洛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恭敬,“您的国度,如同太阳一样耀眼。我们来自日落之地,愿能沐浴您的光辉,带来我们土地的物产,学习您无穷的智慧。”他们的出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来自遥远世界的石子,让大唐的精英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世界之大,远超以往的认知。

三使退下后,紫宸殿内的气氛变得严肃而热烈。李琰看着御案上的三份国书,目光灼灼。

“众卿,”他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今日三使来朝,意义非凡。大食臣服,西方门户洞开;南瞻现秘,未知文明待解;远西来客,寰宇之图再扩。此乃天佑大唐,亦是时代赋予我等之重任!”

他首先针对西方:“伊本·祖拜尔虽表面臣服,然其心难测,大食余烬未熄。着令裴行俭,即刻派兵接管呼罗珊五城及巴士拉港!于此五城设‘波斯都护府’雏形,于巴士拉设‘西洋水师’基地。移民实边,推广华语,筑城屯田。我要让波斯湾,成为大唐的内湖!” 这是要将影响力实质性地扎根于西亚。

接着是南瞻洲:“周允所请,准奏。加派天文、地理、金石、建筑方面之学者,及更多护卫,前往‘望金港’。成立‘南瞻古迹研习所’,由周允兼领。首要任务,非开启巨门,而是研究、记录、学习!摸清其文明脉络,尝试与所谓‘太阳神裔’建立更深联系。那片大陆的秘密,朕要了如指掌!” 这是以科学考察为先导的文明探索策略。

最后是远西:“法兰克人等欧罗巴诸邦,看似蒙昧,然其地广人稀,资源未开,潜力巨大。其分裂之局,正合我‘分而治之’之策。鸿胪寺要好生款待法兰克使团,让其见识我朝之强盛与文化。准许其有限度通商,并可向其出售部分丝绸、瓷器、以及……非制式铁器。朕要让欧罗巴诸王,皆知东方有巨龙,心生向往,乃至……畏服!” 李琰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那是对未来征服的预演。

太子上前一步,补充道:“父皇,三线并举,需有侧重。儿臣以为,当前应以消化西方、巩固巴士拉基地为最优先。南瞻探索次之,稳扎稳打。远西则以渗透、影响为主,待时而动。”

“太子所言甚是。”李琰颔首,“然,三者并非割裂。西洋水师可护卫南瞻航线;欧罗巴之情报,亦可自波斯湾商路获取。帝国之策,当如行云流水,看似分进,实则合击!”

是夜,李琰难得地召了上官婉儿、阿史那云、叶莲娜与阿黛拉四人,同在太液池中的水榭赏月。他将白日三使来朝的情景,略作叙述。

阿史那云听得心潮澎湃:“陛下,这么说,以后我们大唐的战马,可以饮马波斯湾了?”

叶莲娜则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机遇,碧眸闪亮:“陛下,可萨的商队,愿为帝国先行,将大唐的货物,销往更远的西方。”

阿黛拉抚摸着怀中来自南瞻洲图样的拓片,轻声感叹:“想不到世间还有如此奇妙的文明遗迹,若能解读其秘密,或许能知晓更多天地之理。”

上官婉儿为李琰斟上一杯酒,微笑道:“三使来朝,正是陛下励精图治、帝国昌隆之兆。然,树大招风,日后需应对的挑战,恐怕也会更多。”

李琰接过酒杯,望着天空中璀璨的银河,豪情万丈:“挑战?朕与大唐,何惧挑战!这寰宇之大,文明之奇,正待朕去征服,去融汇!大食的臣服只是开始,南瞻的秘密终将揭晓,欧罗巴的蛮荒亦当沐浴王化!朕要建立的,是一个前所未有、包容万象的大同世界!让大唐的律法、文字、文明,成为这星辰之下的唯一准则!”

他的话语,在夜风中飘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与仿佛能吞噬天地的野望。四位女子望着他沐浴在星月光辉下的身影,眼中都流露出不同程度的迷醉、崇敬与倾慕。她们知道,自己正陪伴着的,是一位注定要改写整个世界的帝王。

三使汇长安,如同三股来自不同方向的溪流,注入了帝国这条已然汹涌澎湃的大河,使其更加波澜壮阔,势不可挡地奔向那“寰宇一统”的海洋。帝国的野望,在这一刻,膨胀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