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乌四年正月,下了场大雪,平地积雪三尺深,鸟兽冻死了一大半。
夏天四月,孙权派卫将军全琮攻打淮南,挖开芍陂,烧毁安城的粮仓,掳掠当地百姓。威北将军诸葛恪攻打六安。全琮和魏将王凌在芍陂交战,中郎将秦晃等十多人战死。车骑将军朱然包围樊城,大将军诸葛瑾夺取柤中。(《汉晋春秋》记载,零陵太守殷礼对孙权说:“现在上天抛弃曹氏,接连有丧事和诛杀,这正是群雄争斗的时候,可他们让小孩子执政。陛下您亲自带兵,攻取混乱的国家,欺侮将亡的势力,应该平定荆、扬二州,发动所有兵力,让强壮的当兵,体弱的运送物资,西边命令益州的军队到陇右,派诸葛瑾、朱然率领大军,直指襄阳,陆逊、朱桓另外征讨寿春,陛下您亲率大军进入淮阳,兵临青、徐二州。襄阳、寿春被敌军围困,长安以西的兵力要对付蜀军,许、洛的兵力势必分散;我们形成掎角之势瓦解他们,百姓一定会内应,将帅对战,有时会失去有利时机;一军战败,三军就会离心,我们就可以秣马厉兵,攻占城邑,乘胜追击,平定华夏。如果不发动全部军队,像以前那样轻率出兵,就不足以发挥大作用,容易屡屡败退。百姓疲惫,威势消减,时机过去,力量耗尽,这不是出兵的好计策。” 孙权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五月,太子孙登去世。这个月,魏国太傅司马懿率军救援樊城。
六月,吴军撤回。
闰月,大将军诸葛瑾去世。
秋天八月,陆逊修筑邾城。
赤乌五年正月,孙权立儿子孙和为太子,大赦天下,把禾兴改名叫嘉兴。百官上奏请求立皇后和四王,孙权下诏说:“现在天下还没平定,百姓和财物都很劳累困苦,而且有功劳的人有的还没被录用,饥寒的人还没得到救济,随便割出土地来使子弟富足,抬高爵位来宠爱妃妾,我非常不赞成。还是放弃这个提议吧。”
三月,海盐县上报说有黄龙出现。
夏天四月,孙权下令禁止进献供皇帝用的物品,减少太官掌管的膳食。
秋天七月,孙权派将军聂友、校尉陆凯率领三万士兵讨伐珠崖、儋耳。这一年发生大瘟疫,有关官员又上奏请求立皇后和诸王。
八月,孙权立儿子孙霸为鲁王。
赤乌六年正月,新都上报说有白虎出现。诸葛恪征讨六安,攻破魏将谢顺的军营,掳掠当地百姓。
冬天十一月,丞相顾雍去世。
十二月,扶南王范旃派使者来进献乐工和地方特产。这一年,司马懿率领军队进入舒县,诸葛恪从皖县迁到柴桑驻守。
赤乌七年正月,孙权任命上大将军陆逊为丞相。秋天,宛陵上报说长出了嘉禾。这一年,步骘、朱然等人各自上疏说:“从蜀国回来的人,都说蜀国想背弃盟约和魏国交往,造了很多船只,整治城郭。另外蒋琬驻守汉中,听说司马懿向南进军,却不出兵乘虚夹击,反而放弃汉中,回到靠近成都的地方。事情已经很明显,没什么可怀疑的了,应该对此加以防备。” 孙权揣度情况不是这样,说:“我对待蜀国不薄,互相聘问送礼,结盟立誓,没有辜负他们的地方,他们怎么会这样做呢?另外司马懿前些天进入舒县,十多天就撤退了,蜀国在万里之外,怎么知道军情缓急就出兵呢?从前魏国想进入汉川,我们这边才开始戒备,也没有行动,恰逢听说魏国撤军就停止了,蜀国难道能因此有怀疑吗?再说人家治理国家,船只城郭,怎么能不修护呢?现在我们这边整治军队,难道又是想抵御蜀国吗?人们的传言实在不可信,我为各位用全家担保。” 蜀国最终也没有那样的谋划,就像孙权所预料的一样。(《江表传》记载孙权下诏说:“督将叛逃就杀他的妻子儿女,这是让妻子离开丈夫,儿子抛弃父亲,非常伤害礼义教化,从现在起不要杀了。”)
赤乌八年二月,丞相陆逊去世了。
夏天,雷电击中了宫门的柱子,又劈中了南津大桥的桥柱。茶陵县发了大水,洪水冲毁了两百多家百姓的房屋。
秋天七月,将军马茂等人图谋叛乱,结果被灭了三族。《吴历》里记载:马茂原本是淮南钟离县的县长,后来被王凌抛弃,就叛逃到了吴国。吴国任命他为征西将军、九江太守、外部督,还封了侯,统领一千名士兵。孙权经常到苑囿中,和公卿将领们一起射箭。马茂就和兼符节令朱贞、无难督虞钦、牙门将朱志等人商量,打算趁孙权在苑囿里,公卿将领们在门口还没进来的时候,让朱贞拿着符节假传诏令,把他们全都捆绑起来;马茂则带兵冲进苑囿袭击孙权,分别占据宫中以及石头坞,再派人去报告魏国。可事情败露了,他们全被灭了族。
八月,吴国大赦天下。孙权派校尉陈勋带领屯田的士兵和工匠三万人,开凿句容的中道,从中江到云阳西城,打通集市,还修建了存粮的仓库。
赤乌九年二月,车骑将军朱然征讨魏国的柤中,斩杀俘获了一千多人。
夏天四月,武昌上报说降了甘露。
秋天九月,孙权任命骠骑将军步骘为丞相,车骑将军朱然为左大司马,卫将军全琮为右大司马,镇南将军吕岱为上大将军,威北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江表传》里说:这一年,孙权下诏书说:“谢宏从前提议铸造大钱,说这样能增加货币流通,所以我听从了他的建议。现在听说百姓觉得不方便,那就停止铸造大钱,把铜铸成器物,官府不要再发行大钱了。私人手里有的,命令他们交上来收藏,按照价值给予报酬,不能有不公平的地方。”
赤乌十年正月,右大司马全琮去世了。《江表传》记载:这一年孙权派诸葛壹假装叛逃去引诱诸葛诞,诸葛诞带领一万步兵骑兵在高山迎接诸葛壹。孙权从涂中出兵,来到高山,暗中布下军队等待。诸葛诞察觉后就撤退了。
二月,孙权到了南宫。
三月,改建太初宫,将领们和州郡长官都义务参与修建。《江表传》记载孙权下的诏书说:“建业宫不过是我从京城来的时候修建的将军府寺罢了,材料柱子都比较细,都已经腐朽了,常常担心会损坏。现在还不能返回西边,可以迁移武昌宫的材料瓦石,再加以修缮整治。” 有关官员上奏说:“武昌宫已经有二十八年了,恐怕不能再用了,应该下令所在地另外砍伐运送木材。” 孙权说:“大禹把简陋的宫殿视为美事,现在战事还没停止,各地赋税很多,如果再另外砍伐,会妨碍损害农业生产。迁移武昌宫的材料瓦石,自然是可以用的。”
夏天五月,丞相步骘去世。
冬天十月,赦免犯死罪的人。
赤乌十一年正月,朱然修筑江陵城。
二月,多次发生地震。《江表传》记载孙权下诏书说:“我凭借微薄的德行,过分地继承了祖先的祭祀,处理事务不明智,受到神灵的谴责,日夜恭敬戒惧,好像一天都过不完似的。各位大臣各自要振奋精神,思考我的过失,不要有所忌讳。”
三月,太初宫建成了。
夏天四月,下了冰雹,云阳上报说有黄龙出现。
五月,鄱阳上报说有白虎出现且不伤人。《瑞应图》说:白虎不伤人,是因为君王不施行暴虐的统治,所以仁爱的老虎不会伤害人。孙权下诏书说:“古代的圣王积累善行,修养自身推行道义,从而拥有天下,所以吉祥的征兆会应验,这是用来表彰德行的。我这样不明智,怎么能达到这种地步呢?《尚书》说‘即使有好的事情也不要满足’,公卿百官,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来纠正我的不足。”
赤乌十二年三月,左大司马朱然去世。
四月,有两只乌鸦衔着喜鹊掉落在东馆。丙寅日,骠骑将军朱据兼任丞相,烧了喜鹊来祭祀。《吴录》说:六月戊戌日,临平湖出现了宝鼎。八月癸丑日,章安出现了白鸠。
赤乌十三年五月,夏至这天,火星进入南斗星区。
秋天七月,火星侵犯了南斗的第二颗星后向东移动。八月,丹杨、句容以及故鄣、宁国的各座山发生崩塌,洪水泛滥。孙权下诏免除拖欠的赋税,供给借贷种子和粮食。废黜太子孙和,把他安置在故鄣。鲁王孙霸被赐死。
赤乌十三年冬天十月,孙权废掉太子孙和,把他放逐到故鄣。同时赐死鲁王孙霸,还诛杀了他的党羽杨竺、全寄等人。(《江表传》记载,孙权曾下诏说:“督将叛逃就杀其妻子儿女,这会让妻子离开丈夫、儿子抛弃父亲,太伤礼义教化,从现在起别再这么做了。”)
这年十一月,孙权册立儿子孙亮为太子。
太元元年夏天五月,孙权立潘氏为皇后,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太元。
早些时候,临海郡罗阳县有个神人,自称王表。他常在民间活动,说话吃饭都和常人一样,却没人见过他的真身。他还有个婢女叫纺绩,常伴左右。这月,孙权派中书郎李崇带着辅国将军、罗阳王的印绶去迎接王表。王表跟着李崇一起来了,一路上和李崇及所到之处的郡守县令交谈,大家都辩不过他。他经过山川时,总会让婢女纺绩向当地神灵通报。
秋天七月,李崇和王表抵达建业,孙权在苍龙门外为他建了府第,多次派近臣送去酒食。王表说些水旱之类的小事,往往都能应验。
八月初一,刮起大风,江海涨水,平地水深八尺。吴郡高陵的松柏被连根拔起,郡城南门也被风吹落。
冬天十一月,孙权大赦天下。他祭祀南郊回来后,就病倒了。(《吴录》记载,孙权得了风疾。)
十二月,孙权派人火速召回大将军诸葛恪,任命他为太子太傅。同时下诏减轻徭役,减少赋税,废除 “督将叛逃就杀其妻子儿女” 的规定,说这 “太伤礼义教化”。
太元二年正月,孙权立原太子孙和为南阳王,居长沙;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儿子孙休为琅邪王,居虎林。
二月,孙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神凤。皇后潘氏去世。将领官吏们多次去求见王表祈福,可王表却突然不见了踪影。
四月,孙权在宫中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大皇帝。秋季七月,葬于蒋陵。
(《傅子》评价说:孙策为人英明果断,勇冠天下。父亲孙坚战死,他年少时就集结兵将报仇,转战千里,占据江南之地,诛杀当地豪强,威名震动邻国。孙权继承家业后,以张昭为心腹,以陆逊、诸葛瑾、步骘为股肱,以吕范、朱然为爪牙,分工任职,伺机而动,所以战少败而江南安。)
陈寿评论道:孙权能屈身忍辱,任用贤才,有勾践之奇,是英雄中的杰出者。所以能割据江东,成就鼎足之势。但他性格多猜忌,晚年尤其严重,杀人过多,到了废黜太子、赐死鲁王的地步,这难道是《诗经》所说的 “贻厥孙谋以燕翼子” 吗?后来吴国衰落,最终覆灭,未必不是因为这个啊。
(臣松之认为,孙权废黜无罪的太子,虽然后来下令不杀叛将家眷,有弥补之意,但父子相残的事已发生,灾祸根源难以消除。不过他能容纳诸葛瑾等大臣的直言,接纳鲁肃的建议,有容人之量,也算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