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三娘虽然名义上是卫辞的祖母,但按照大周官僚制度。

父亲尚在,长孙不用丁忧辞官守孝。

只需在日常起居依循守孝礼制,体现哀思。

尔雅和卫岳本以为卫辞不会回乡奔丧守孝,毕竟眼下朝廷也离不开他。

即使他有心守孝,皇上也会夺情。

两人却没想到当卫辞接收到祖母去世的家书时,直接下了个决心。

卫辞的家书送到青州卫府时,尔雅正陪着卫岳在周三娘的灵前添香。

展开信纸的那一刻,卫岳捏着纸角的手指猛地一颤,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小辞…他说要回来?”

卫岳的声音发紧,反复核对着信上的字句,

“还说…已向陛下递了辞呈,不日就归!”

尔雅接过信纸,只见上面字迹沉稳如旧,却写着石破天惊的决定:

“祖母仙逝,虽无需丁忧,然念及父母渐老。

乡路迢迢,愿辞官归乡,侍亲守孝,以补多年亏欠。”

她指尖划过“辞官”二字,只觉心头震得发慌。

卫辞今年还不到知天命的年纪,入阁拜相已有数年,权倾朝野。

陛下如今尚未大婚亲政,朝堂上下离了他怕是立刻要乱了套,他怎能说辞官就辞官!

“他疯了不成?”

卫岳猛地站起身,灵前的烛火被带起的风晃得剧烈摇曳,

“他如今是首辅,是陛下的左膀右臂,这时候辞官,陛下怎会应允?”

尔雅却静了下来,望着信上那行“父母渐老,乡路迢迢”,忽然懂了些什么。

他的野心和报复都已经实现,如今留在朝堂威望再长下去,天下百姓就真的只知卫公不认皇帝了。

倒不如急流勇退,以后无论在陛下心中还是在史书记载中都是君臣相得的佳话。

与此同时,京城的皇宫里,秦珩正捧着卫辞的辞呈。

指尖在“臣愿归乡侍亲,永沐圣恩”几个字上反复摩挲。

他心中确实有过顾虑,怕太傅权势太重,不肯放权,甚至暗中做了几分准备。

可他万万没想到,太傅会走得如此干脆利落。

还在辞呈里细细列明了各部要务,推荐了几位可用的贤臣,连他大婚的仪程都一一叮嘱妥当。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证明太傅是真心想要辞官,而不是做做样子。

“陛下,卫大人…真的辞官。”

贴身太监小声禀报,

“还说让陛下不必挂怀,安心亲政。”

秦珩猛地将辞呈按在案上,心里又酸又涩。

他想起太傅这些年替自己挡下的明枪暗箭,想起他总说“陛下将来定会是明君”。

原来那些担忧和猜忌,自始至终全都是自己的小人之心。

他对太傅的那些猜忌,现在看来真是心胸狭窄的让人可笑。

“拟旨。”

秦珩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多了几分郑重,

“赏太傅黄金千两,良田百亩,特许其携官身归乡,见官不拜。

再传朕的口谕,卫府门前可立‘国之柱石’牌坊。

待他守孝期满,随时等候起复,朕…永远等着他回来。”

……

不过一月时间,卫辞竟真的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卫家门前。

他一身素色长衫,比起朝堂上那个目光锐利、不怒自威的首辅,倒更像个寻常归乡的游子。

“爹,娘。”

他对着卫岳和尔雅深深一揖,眼眶微红,

“儿子回来了。”

卫岳看着他鬓角新生的白发,一肚子质问突然说不出口,只重重叹了口气:

“你…罢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回到家中,卫辞洗漱一番后,尔雅端来一碗素面,看他大口吃着面条,轻声道:

“陛下…允了?”

“允了。”

碗中的热气模糊了他清俊的眉眼,

“陛下起初不肯,在御书房留了我三个时辰。

说朝堂离不得我,说他大婚亲政还需我辅佐。”

他夹起一筷子面条慢慢送入口中,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别人的事:

“我告诉陛下,他是我看着长大的,学问、心性早已足够担起江山。

我这个太傅再赖在朝堂上,反倒成了他亲政的阻碍。”

尔雅沉默了,她何尝不知,卫辞如今已是位极人臣,官阶早已封无可封。

往上一步,便是那九五之尊的位置,可他从未有过半分觊觎。

这些年他推行新政,整顿吏治,改革税制,桩桩件件都是为了百姓。

如今国库充盈,民心安定,他确实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那你…往后打算如何?”

尔雅问他。

“守完孝,就在青州住下。”

卫辞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眼底泛起难得的柔和,

“爹的木工活计我还没跟着学过,连安安手艺都比我好。

还有我的画,外人总说匠气重,以后终于有时间好好练练了。

我还想再在城外找块地,开个书院,教些肯读书的孩子,倒也清净。”

说着他顿了顿,声音轻了些:

“娘,这些年在京城,总想着为国为民,却欠了你们太多。

如今总算能歇下来,我更想好好陪陪你和爹。”

这话让尔雅眼眶一热,谁能想到,那个在朝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卫首辅,心里最惦记的,不过是父母膝下的团圆。

陛下的旨意传到青州时,卫辞正在帮尔雅打理院子里的花木。

听了传旨太监的话,他只是淡淡一笑,对着京城的方向躬身一拜:

“谢陛下隆恩,只是起复之事,怕是要辜负圣意了。”

太监还想再劝,却被他眼中的坚定拦住。

卫辞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得不算早,却刚刚好。

待周三娘的孝期满后,卫辞果然没有回京的意思。

他每日陪着卫岳做木工,闲时便去城外勘察书院的地址。

尔雅放心不下宋老三和林氏,卫辞和卫岳就陪着她回章阳县看望两位老人。

让人欣喜的是宋老三和林氏的身体依旧很硬朗,两人时不时还会吵嘴。

年纪大了,性子也幼稚起来,尔雅看到这样的父母,却觉得如此再好不过了。

宋老三和林氏看到卫辞也欢喜不已,两人已经多年不见外孙。

更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外孙一面,激动的直抹眼泪。

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

“活这么大值了!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