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主任。”陆青阳敏锐地捕捉到他眼中的顾虑。

“我知道您的顾虑,政策上的事情,你放心,所有需要沟通协调、需要向上级请示汇报、需要完善手续的事情,都由我来想办法解决!”

他看着孙主任的眼睛,斩钉截铁地承诺:“绝不会让您为难,也不会让饭店和职工同志们承担任何政策风险。

如果最后因为政策原因办不成,所有前期工作算我的,您就当今天没听过这事,但请您给我一个尝试的机会,也给饭店和职工同志们一个机会!”

这番掷地有声的承诺,让孙主任动摇了。

他叹了口气:“唉,小陆同志,你这心是好的,胆子也大,但这事……太难了,这样吧,你先把你刚才说的那些想法,特别是怎么安置职工、怎么保证国家收益这些,写个详细的‘设想’给我,我……我先看看。”

“没问题!孙主任!我们尽快写好给您送来!”陆青阳心中一喜,知道事情有了一丝转机。

回到军区大院,陆青阳和沈茉立刻开始着手写那份“设想”。

写好之后,却被方仲文发现了。

“你们这两天捣鼓什么呢?神神秘秘的,给我看看?”

方仲文戴着老花镜,在书房明亮的灯光下,逐字逐句地看完了儿子的计划书。

他看得非常认真,时而蹙眉思索,时而微微点头。

良久,他放下手中的稿纸,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脸上露出了欣慰和赞赏的笑容。

“好!青阳,这份‘设想’写得好!思路清晰,有理有据,紧扣政策风向,特别是‘全员安置职工’和‘保证国家收益’这两点,抓得很准,是解决当前这类国营小店困境的关键!”

他站起身,踱了两步,目光深邃:“上头确实有这个意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已经深入人心。

南方一些地方,个体、承包的苗头已经起来了,效果据说还不错。

中央也在研究如何搞活流通领域,解决城市就业和‘吃饭难’的问题。

你们这个想法,可以说是正当其时!”

方仲文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支持:“青阳,大胆去干!这是个好机会,既能实现你们自己的想法,也能为改革探索一条路子,爸爸支持你!”

得到父亲的肯定和支持,陆青阳心中大定。

更让他惊喜的是,方仲文沉吟片刻,说道:“这事,光有设想还不够,需要有人推动,这样,你把这份材料再完善一下,我拿给几个老战友看看,他们现在就在商业口和体改研究部门,探探口风,争取把你们这个点,列为区里甚至市里的试点!”

“爸,谢谢您!”陆青阳激动不已。

他本来是想靠自己,但是有父亲的支持那当然是更好了。

有了方仲文的全力支持和暗中推动,事情的进展快得超乎想象。

仅仅三天后,孙主任就接到了区商业局的电话,让他带着陆青阳夫妇去局里开会。

会上,那位刘副局长态度明显不同了,热情了许多,直接表示区里领导对“探索国营小型饮食服务门店经营责任制改革”非常重视,已经初步选定原工农兵饭店作为试点单位!

要求孙主任和陆青阳尽快拿出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承包合同草案。

陆青阳和沈茉心中狂喜,知道最关键的一步迈过去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繁重的工作。

两人立刻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

一边要兼顾大学的学业,一边要挤出所有课余时间,像陀螺一样连轴转。

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饭店的核心——后厨掌舵人。

陆青阳原本的第一人选,自然是厨艺日益精进的刘婶。

“可是……青阳啊,小茉,”刘婶叹了口气,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小石头不安分的小手。

“婶子当然想帮你们!恨不得现在就去灶台上给你们露一手!但是……”

她指了指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这两个小祖宗,现在正是离不得人的时候啊,小鱼儿夜里还总闹觉,离了我根本哄不住。

石头这小子,白天睡醒了就瞪着眼到处看,我现在啊,白天晚上都拴在他们身上了,实在是……实在是分不开身去掌勺啊!”

陆青阳和沈茉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了然。

他们其实早有预感。这段时间刘婶带孩子的辛苦,他们都看在眼里。

让刘婶抛下两个离不开她的奶娃娃去饭店掌勺,确实不现实,也于心不忍。

“婶子,您别为难。”陆青阳立刻开口。

“你说的对,小石头和小鱼儿现在最需要你,您把他们带好,就是帮我们最大的忙了!饭店后厨的事儿,我们再想办法。”

沈茉也上前挽住刘婶的胳膊:“是啊,婶子,您就安心在家带好两个小宝贝,饭店的事儿有我和青阳呢”

“那……那后厨怎么办?没个掌勺的,饭店开起来也立不住啊!总不能指望原来饭店那几个师傅吧?他们那手艺……”

陆青阳倒是有了其他的想法,\"饭店不止缺乏后厨,也缺乏管理者,我的目标也不是仅仅一个饭店。“

刘婶的厨艺虽然很优秀,但是开饭店,还需要老师傅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