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味居的红火很快引起了注意。

不到两个月,同一条街上陆续出现了两家打着类似旗号的饭店。

一家叫“山野香”,门口手写的招牌上写着“供应时令山鲜”。

最先感受到变化的是张大姐。

一天早晨采买时,一个陌生男子凑近低声说:“大姐,我是新开餐馆的,来我们这儿,每月多给你五块钱,还有奖金。”

张大姐头也不回地答:“我在‘新味居’挺好,你们找别人吧。”

李大姐也遇到了类似情况。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人开始打听陈老爷子的消息。

一天,老爷子托人捎来口信:“最近有生人摸到家里,问东问西,还想买通我侄子。”

陆青阳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了。

趁着饭店里的空闲时候,他笑着说:

“老爷子的手艺和咱这从东北的食材,那是别人学不走的,。他们就算摸进山,也找不着您用的这豆酱、这干蘑。以后啊,咱菜单上就直接写明‘选用东北黑土地优质黄豆酱’、‘大兴安岭特供干蘑’,让食客们吃个明白!”

老爷子一听,觉得这主意好,既显手艺又显诚意,捋着胡子连连点头。

从源头上强调食材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让模仿者徒有其形,难有其魂。

晚上下完课,陆青阳把全体员工召集起来,开了个简短的会。

平静地说了最近遇到的情况,然后话锋一转:“咱们新味居能站住脚,靠的是大家伙儿同心协力。

生意好了,绝不会亏待大家,除了每月工钱,年底的分红方案我现在就跟大家再交个底:纯利的一成,按劳分配,人人有份!”

他粗略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的势头,到年底每个人能分到的钱,远不是别家店多开几块工钱能比的。

这话像是一颗定心丸,让张大姐、李大姐等人眼神更加坚定。

共同的利益是最牢固的纽带。

在陆青阳的建议下,店里开始推行“服务三做到”。

碗筷消毒,公开操作,让顾客看得见。

茶水及时添、菜品保热保量。

虽然只是小小的改进,但在当时的餐饮环境下,已属难得,很快赢得了街坊们“干净、周到、实在”的口碑。

经过这几步,模仿者的攻势渐渐显得无力。

而“新味居”的生意在经过短暂波动后,反而因为这一系列举措变得更扎实,口碑更响亮。

很快到了假期,趁着学校放假,陆青阳多请了几天假。

穗城的厂子虽然托付给了可靠的人,但这么久没亲自去照看,心里总归有些不踏实,一些关键决策也需要他亲自拍板。

小鱼儿和石头如今被刘婶和那位退休老师带得极好,小脸红扑扑的,规矩懂事,即便沈茉偶尔忙得晚些回来,他们也不会哭闹着非要找妈妈不可。

这让陆青阳和沈茉都安心了不少。

晚上,陆青阳一边收拾着简单的行装,一边对正在灯下看书的沈茉说:

“这次去穗城,估计得待上小十天,那边的事情积压了一些,得理顺了才能回来。”

沈茉抬起头,眉眼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这么久?路上小心。”

陆青阳看着她灯下柔和的侧脸,忽然心念一动,放下手里的衣服,走到她身边坐下:

“小茉,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我?”沈茉愣了一下,显然没想过这个可能,“我去做什么?而且孩子们……”

“孩子们有刘婶和老师带着,完全没问题,我们快去快回,也就七八天。”陆青阳的声音里带着鼓励和一丝兴奋。

“你还没去过南方吧?穗城和咱们这儿完全不一样,冬天也暖和,街上能见到好多新鲜东西,还能看到珠江,厂子里的事你不用操心,就当是去散散心,见见世面,你这学期太累了,正好换换环境。”

沈茉的心被说动了。

她从小在东北长大对遥远的、只在书上和广播里听过的穗城,确实充满了好奇。

想到能亲眼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还能和陆青阳单独相处几天,她的脸颊微微泛红,眼里流露出期待的光彩。

“可是住宿方便吗?”她还有着这个时代人们固有的节俭和谨慎。

“放心吧,厂子里效益不错,路费住宿都负担得起。再说,”陆青阳带着点玩笑的口吻,“你可是厂长的‘家属’,考察一下自家的产业,不是应当应分的吗?”

沈茉被他逗笑了,轻轻捶了他一下。

“那就这么定了!”陆青阳一锤定音,“明天一早我去买票!听说穗城的早茶、烧鹅、还有各种小吃,味道一绝,带你去尝尝鲜!”

想到能和他一同踏上南下的旅程,沈茉的心中也充满了雀跃和期待。

火车轰鸣南下,窗外的景色从北方的冬日的苍黄萧瑟,逐渐染上了南国的绿意。

孙向前开着厂里面的车将他们接到了工地。

沈茉看着窗外略显得有些荒凉的景象,心里正有些疑惑,车子在一片用简易篱笆围起来的空地前停了下来。

“到了。”陆青阳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紧张。

沈茉跳下车,抬眼望去,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

只见原本应该是一片荒芜的空地上,已然矗立起几排高大宽敞的砖瓦结构厂房雏形!

红砖墙砌得齐整,房梁屋架已经搭好,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其间,搅拌水泥、搬运建材、砌着围墙。

虽然还远未完工,但整个建筑的骨架和规模已经清晰可见,与周围尚待开发的土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这就是你说的那块地?这才多久……”沈茉惊讶地微微张开了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印象里,陆青阳上次来穗城筹划此事仿佛还在不久前,那时他口中还只是一片待争取的荒地。

“对,就是这儿,看来大伙儿一点没偷懒,进度比我想的还要快些。”

他之前虽然通过信件和电话知道进展顺利,但亲眼所见带来的冲击力是完全不同的。

他拉着沈茉的手,小心翼翼地绕过堆放的建材,走向工地。“你看那边,规划的是主车间,那边是仓库,旁边预留了办公室和宿舍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