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造的目的,是系统性的加强岚山城的舰体强度,结构平衡性以及空间利用率。
毕竟,原来的岚山城,只是一个原价一万三,现价5000每平方平方的住宅小区。
如果不是突遇天灾降临,失业的胖子已经需要在卖房还债和断供求生这两个选项里挑一个了。
哪有现在独占整个千万平米建筑,当包租公的自在。
作为一个合格的包租公,除了提灯定损的专业技能要掌握以外,自己家的地盘还是要收拾妥当的。
即便是经过一轮1级的结构和3级的外防护强化,也还是一个薄皮空心的大包子。
而所谓的蜂巢结构体系,分区功能隔离,不只是没有经过实战检验,本身也存在很多显而易见的不确定性。
方大宝也只能集合基地工程建设,机械设计甚至空间规划方面的人才,组建了一个22人组成的岚山城建设管理委员,负责基地各方面的优化改进。
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环境的改变,岚山城需要的是持续不断地改进。
岚山城目前还只是大气内飞行器,为了实现长期稳定滞空,除了动力系统,在重量控制方面也要进行专业的调整。
毕竟,岚山城内部,存放着大量拆卸下来的建筑垃圾,甚至为了农场的扩产,还储存了部分的土壤。
这些前期的储备资源,升级材料,要么就要尽快消耗掉,要么就要扔掉,总之,不能还留在岚山城内。
岚山城内所有的主体结构和空间,都要使用天工核心升级或者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的超轻密度材料,以提高有效载荷比。
为了在各种天气条件下保证岚山城的姿态稳定,除了利用领主进行多气囊的智能配平以外。
也需要岚山城有一定的被动调平能力。
如果发生极端的情况,岚山城即便是要紧急降落,也要保证姿态足够优雅,不能四仰八叉,甚至四分五裂的掉下来。
这就需要为岚山城配置仿生自适应舵面,这种基于风场预测的主动变形舵面采用模仿蜻蜓翅脉结构的智能复合材料。在压电薄膜传感器的实时检测下,可以自动进行调整。
当方大宝在三天后慢悠悠的赶到距离比较近的自治区轧钢厂的时候,岚山城已经初步完成了两侧二十四对透明舵面的安装。
虽然还是显得比较笨拙,但是岚山城的稳定性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甚至可以在离子引擎的配合下,实现了距地10米的稳定悬浮在了轧钢厂的上空。
方大宝走下旋梯,与梁江、付小秋汇合的时候,他们已经完成了对轧钢厂的初步探索,梳理出了各种可以带走的物资、设备。
方大宝看了看站在队伍中的梁江,并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异常,心里也并不觉得太过意外。
两年的时间,梁江想见到的人,即便还活着,留在工厂内的概率几近于无。毕竟只是一个工厂,很多方面都不满足长期生存的条件。
方大宝看了看站在梁江身侧的梁小军,梁小军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并没有发现。
方大宝也暗松了口气,虽然梁江已经是觉醒者了,身体素质多少也是有点强化,显的比同龄人更为健康,连一些白头发都慢慢消失了。
但梁江毕竟也有60多岁了,身体又受过严重的伤势,伤了元气,其本人的生活习惯也实在不算很健康。
如果突然直面什么惨剧,造成心情的剧烈波动,也是件很让人担心的事情。
方大宝直接带过了这个话题,没有问具体的情况,只要没有没有亲眼见到遗体或者遗物,就是一件幸运的事了,总是留了一点念想。
转头吩咐后续下来的搜索队员开始对工厂内的物资进行拆卸、整理、搬运。
前期过来的梁江和他的徒弟们这几天也没闲着,很多需要搬走的设备已经进行了初步清理,实在是体积,重量太大的设备,也进行了拆分。
并且对所有的物资进行了清点和登记,可以迅速指挥拆迁队员工作。
作为负责供应高原抗冻特种钢材,同时也生产高温超导线材和钕铁硼永磁体的轧钢厂,最重要的设备是一台电渣重熔联用熔炉和几套轧制机组。
只是由于并不属于军方的核心工厂,大部分设备的年纪甚至比方大宝还要大,甚至有部分设备来自于曾经的战争年代,只是被反复修补后勉强使用。
“这些东西,您确定还能用?”方大宝看着这些老物件。两年多无人维护保养,这些设备早就被厚厚的灰尘和杂物盖在下面,早就看不出曾经的锋芒。
相比于方大宝的不看好,梁江却显得很有信心,轻轻的拂开表面的杂物,看着这些老伙计,“这些设备的质量都是当时最棒的,我们接手后,也做了大量的改造,我很清楚怎么让它们再发挥出作用。
最重要的是,这些基础设备,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生产设备的时间,能把机械产线的扩建完成时间提前两个月不止的。”
方大宝点了点头,他还是相信梁江的眼光的。
毕竟,从那个年代过来的高级技工,可能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速度比较慢,但对于装备因地制宜的改造、升级绝对都是行家里手。
而对于方大宝来说,如果利用这些设备,能完成聚变反应堆需要的超导线材等核心装备,也会加快岚山城能源系统升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