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哲耐心地等待回应,希望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对经纪人的震惊,他视若无睹。

冉蓁想了一下,应该就是跟工作手账一样吧?

虽然她自己没有记录手账的习惯,但也对这种习惯表示理解,很多人有这种习惯,于是点了点头。

得到她的同意,萧哲嘴角带上了笑。

对于镜头,萧哲肯定更熟练,所以冉蓁干脆等着他进行操作。

她看着萧哲打开了手机的前置摄像头,有点疑惑,她以为这种商业合作的照片都是让第三个人进行拍摄的,她都已经做好准备要对着镜头,在腰前比一个成功人士专属的商业大拇指了。

结果看起来好像就是很普通的私人合照,这么朴实无华的吗?

合照的时候为了能让两个人都好好地被框进镜头,萧哲往她的方向稍微靠了一点,她的肩膀可以感觉到若有若无的触感,引得她下意识侧过脸看了一眼。

一转头就是一张大银幕上才看得到的俊脸,对方并没有注意到她的视线,好看的眸子专注地看着镜头,旋即露出了歉意。

“抱歉,”萧哲皱了一下眉头,语气困扰,“是我不小心按早了。”

“嗯?”冉蓁看向他的手机,这才发现在萧哲按下拍照键的时候,自己恰好转头了,“我的锅,再重拍一张,我不乱动了。”

看着手机里那张她侧过脸注视着他的照片,萧哲不着痕迹地退回到拍照界面:“好。”

“……”经纪人在一旁眯着眼看他。

按之前也不跟人说一声,当然会出废片,况且提前设个三秒倒计时不就好了,这样双方都能有准备时间。

经纪人越看越觉得不对。

先是扯什么根本不存在的拍照记录习惯,接着又是趁着对方没准备好就按快门,他怎么感觉自家艺人就是在偷偷试图和对方多拍几张合照?

职业习惯让他脑子里瞬间冒出了一句——粉丝要离偶像的生活远一点。

不对啊!谁是谁粉丝啊!

照片拍完之后萧哲给她也发了一份,看到成片,冉蓁不得不承认,作为常年面对镜头的职业演员,在上镜这一块真的是没得说。

她把照片随手存进手机,想着以后她也弄个相册,专门放公司和名人合作代言的照片。

和萧哲的合作确认得很顺利,之后要做的就是将代言的这部分进行推进。

多亏了“好用”的司老师,他推荐的公司相当专业,并且也有过非常多出圈的优秀案例,得知代言人不是别人是萧哲,他们更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在确定了整个代言广告的核心主题和基调之后,剩下跟进的内容就交到公司和系统的手上。

目前开业的两家门店如日中天,无数顾客冲着“好运”而来,在开业仪式上冉蓁言出法随的那一句“开业大吉,财源广进”,更是让整个运营过程变得无比顺畅。

所有达成合作的项目都一帆风顺,没有客户临时变卦,没有供应商突然断供,甚至就连竞品想要模仿“好运”的营销策略,也因为操作失误,第一时间被发现帖子里都是演员,计划还没有起色就宣告失败。

这多少是有点玄学在的,就连赫争都忍不住给她打电话,要以私人名义每天定一束花放他家里,说他负责家里公司项目第一次遇到这么顺利的。

也由于这样的顺利,公司趁热打铁,已经开始计划在其他城市开设分店了。

和系统给的店铺奖励不一样,公司自己开设分店没有系统那么快的执行效率,也没有小游戏一样那么便捷的装修,耗时要更久,所以冉蓁没有把奖励的其他店铺全用在花店上,毕竟她还得开副业。

说是副业也不是,毕竟也是系统奖励的一环。

系统让她多方位发展,未来还要尝试各个领域,所以冉蓁想过很多产业。

比如开电影公司,不光是可以更方便刷进度,钱也不会少赚,又或者搞金融、科技之类的,似乎都是看起来特别正确的选择。

但是最近她看网上那些对她开业仪式上的照片的评论,心底又有了另外的一些想法。

开业仪式上的那组照片确实让她红了,而且还红得不得了,理所当然的,她当天的穿搭在网上也被相继模仿。

高级定制的那两套在开业仪式之前来不及做出来,当时她身上的那套西装虽然不是高定,但也不是普通的成衣,要不是有司淮之这么一层关系在,她个人可能还买不到。

那套西装的版型面料都无可挑剔,是普通西装比不了的。

网上模仿穿搭的视频之间也有明显的参差,有钱一点的网红会愿意花钱买价格更高的西装,穿出来效果就更好,普通人则选择平替。

有些视频下面就会有网友分享彼此买衣服的经验,冉蓁翻着翻着,就看到有人推荐买男装。

这个话题引起了其他网友的共鸣,有不少人都表示很多品牌都是男装比女装质量更好,女装的工艺差价格高,还有各种老生常谈的尺码问题。

以前冉蓁也一直刷到这样的话题,但是以前她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看到这种话题也做不了什么。

虽然现在她也没变成超人,可到底不太一样了,有系统兜底,她好像可以做做。

就目前这一个花艺品牌,冉蓁已经不缺钱了,每天的营业额是她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数字,更别说那些合作项目,每一份合同下都是一笔巨款。

她不是一个物欲特别高的人,比起特别宏大的目标,她其实更容易着眼于一些就在眼前的事。

失败了也没有损失,为什么不试试。

既然男装工艺好到要让女性去穿男装,那就做一个工艺优秀的女装品牌,让男的来穿女装好了。

冉蓁深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光是单纯的工艺问题,还有个体需求的差异,以及眼下市场对女性容忍度一再试探的态度,哪怕是专业的设计师,也难免会被市场思维影响。

所以她需要她们的帮助。

思考再三,冉蓁创建了一个新的个人社交账号,在上面发了一个帖子,内容是“假如有一个全新的女装品牌,你会想要一件什么样的衣服?”。

这个操作放在以前,她或许会有点紧张,毕竟以冉蓁现在在网上的热度,这个操作无异于从私底下把自己放到了公众的视野。

但她发完之后,心情出奇的平静,没有对被审视的不安,也没有对即将要做什么的亢奋。

她想起司淮之曾经跟她说过的那一句“不能怕事”,她想,司淮之这句话不止是在说那场开业仪式,也是在说从今往后的每一个脚步。

保守行事固然能让她维持安逸平静的日常,但她也会失去实现自己想法的机会。

怕了,就什么都做不成。

冉蓁看着系统操作下迅速通过实名认证的账号,动了动手指,让花艺品牌的官方号给她转发之后,正准备研究一下怎么砸钱上热门,就发现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有评论了。

最开始只是几条,但很快评论数量迅速攀升。

得益于她如今本身在网络上的曝光度,再加上太过低调,一群想要吃更多瓜嗑更多粮的人饿得慌,一见到有个风吹草动,就立刻蜂拥而至。

一开始还以为是网友整活,结果一看好家伙官方实名认证的,连忙先点个关注先。

等点完关注,再看她发的那条帖子。

网友瞬间炸开了锅。

这要是普通人发,那指定是随便找个话题起号的,但现在发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当下话题度极高,光是她那新品牌的热度就足以身价不菲的那个冉总!

大人物发帖那肯定不是随便发发的,一定是别有深意的。

再重新回看那几行字,于是一个猜想浮现在众人的脑海——莫非冉总在花艺行业大获成功之后,想要涉足服装业,创立一个全新的女装品牌?

一时间评论如井喷般爆发。

冉蓁的热度是面向全网的,这意味着评论区一定是复杂的,有踊跃回答的,也会有质疑炒作或者认为她在吃性别对立热度红利的。

后者不是冉蓁需要关注的群体,她让系统对评论进行了一个筛选,并对有意义的评论进行了一个归纳。

过了两天,她又接着发了一条,在新发的那条内容里总结了上一条评论区那些有代表性的回复。

很多时候,网友是可以通过文字看出态度的。

第二条内容一发,原本还以看热闹为主的网友们感受到了她不是随口一问,是认真地想做这个事,态度立刻发生了变化。

普通人乃至普通的小品牌发这种帖子不会有太大的热度,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光靠普通人很难做出改变,人们的热情是与能否得到回报的希望的高低挂钩的。

但冉蓁在网上最出圈的不是她那白黑西装cp,而是她在开业仪式上绝对权威的姿态,以及令人讳莫如深的雄厚资本。

这无疑是一种底气,是一种“或许可以”的信号。

于是开始认真回答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其他平台也有博主发帖收集大家的意见,热评前排不再有吵闹的声音,因为有更多更响亮的声音将其淹没。

面料太薄太透、包边工艺太差、版型臃肿、裤子要么没口袋要么口袋浅、不想带包但是衣服很少有内口袋,均码做得像xs码……

根本不需要系统总结,早就有需求只不过一直被市场强制买单的她们自发地便为她整理好了。

看着这些,冉蓁意识到,其实这些想法一直存在,只是缺少了一个被看到被实现的渠道,好在她现在有实现的能力。

为了没有纰漏,系统依旧持续地对网上的声音进行收集归纳,冉蓁则是没有急着开店,或是寻找设计师,而是创建了一个新的项目。

她设立了一个面向所有人的服装设计稿件征集活动,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在校学生亦或是其他从业者都可以参加。

不需要专业的稿件,可以用最简单的简笔加文字描述勾勒出自己的想法。

稿件将在网上以公开形式投票,不同的名次设立了不同的奖励,被采用的设计将以正规流程签订合同,全程会有专业的律师团队对设计版权进行监督,防止参与者的作品盗用或被盗用。

冉蓁不用担心会有人刷票,因为有系统在,直接就杜绝了这个可能,没有人能在系统眼皮子底下刷票。

这样正式的活动对那些希望自己需求得到满足的网友来说,无异于是一种无形的支撑力,是对自己想法能被实现的安全感。

新的设计征集的官方账号开启后,公告一经发出,立刻就冲上了热搜,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牢牢占据榜首。

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这个话题的内容不是个人,而是群体。

投稿的人很多,很杂。

真正的设计从业者哪怕想要参与,也需要一定时间设计,或者对以往有过思路的稿件进行改动,所以最开始热烈投稿的都是一些普通网友。

很多人都是拍了自己的衣服,在图片上用涂鸦笔写上自己认为需要改动的地方。

还有很多抽象简笔画,但由于确实戳到了大众对女装的痛点,于是获得了相当多的点赞和转发,在活动页面也得到了大量的投票。

冉蓁从遇到系统的第一天,听到系统说女主跟着别的系统跑路了时起,就知道除了她的世界,外面可能还有更多大大小小的世界。

她不会因为自己做的事情改变不了其他世界,就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没有意义,因为她确确实实就生活在这,这里就是她的家。

可看着网上这些密密麻麻的声音,她想,就算其他世界没有所谓的系统,也一定有很多像这样的声音被埋没。

只要这些声音依然在,总有一天她们能将世界变成它该有的模样。

毕竟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勇敢发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