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自己的银子没要回来,但能把邹峰这个大渣男赶出衙门,杭英也就放心了,以后这个家伙再也没能力去杭记火锅店找麻烦,只是她没想到,的确把这个渣男赶走了,却给徐家带来更多麻烦。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衙门里和杭英都还有很多事要忙,顾不得去想这些事。

“娘子,我们先回家吃早饭,你这么瘦,还总不吃饭,身体怎么吃得消?”徐梦然一脸关切的说。

看着徐梦然真诚的表情,对他不了解的人一定认为他非常爱杭英,甚至疼爱到骨子里去了,可杭英却知道,这家伙是急着拉她离开,不让她掺合邹家的事。

当然杭英也不喜欢掺和别人的家务事,所以就顺着这个梯子自己爬下去了,笑道:“这段时间夫君也辛苦了,回家我给你整点儿好东西补补身体。”

“哈哈,好啊。”徐梦然忍不住笑道。

回去的路上邹觉担心自己会因为偷偷去看邹峰被外祖父和舅舅们训斥,一直低着头不敢说话,徐云了解儿子,也没去责怪他,毕竟惦记亲生父亲是每个孩子天生的想法,这样也是体现邹觉不是那种无情无义,不顾亲人死活的好孩子。

事情处理完,徐山带着徐家一众人重新回到县衙后宅,姜氏正带着三个儿媳妇儿摆饭,如今豆腐生意越来越好,姜氏一直给儿媳妇和女儿们帮忙,还能拿到不少工钱,虽然还是对银子看的很重,却没有向以前那样不顾一切的护着银子。

今日早上或许是个意外,毕竟两百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对于姜氏来说,这是一大笔银子,有银子不给家里人花用,却给那些族人花,无论如何她心里的那道坎都过不去。

回到后院,杭英感觉家里的院子还是太小了,以后家里人越来越多,仅凭县衙后院的三进院子实在不够住,忍不住开始想要改善一下家人的居住环境。

见小媳妇儿看着院子发呆,徐梦然一脸不解,忍不住追问:“邹峰做事确实糊涂了些,去杭记火锅店白吃白喝也不对,但他也拿不出二十两银子,你就别再为他的事生气了。”

听徐梦然如此说,一直跟在身后的徐云和邹觉两人身体顿时紧绷起来,纷纷猜测,杭英是不是还要去找邹峰的麻烦,那邹峰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徐云甚至已经开始想,要不要自己垫上这笔钱,二十两银子已经是她能拿出来的最多银子,也是这几天和几位嫂子起早贪黑赚到的所有银子,就这样拿出去,她还真有些心疼,以后娘几个的日子还要辛苦一段日子。还好,不等她开口,杭英已经否认了徐梦然的话。

“不是为这件事,我是觉得咱们的院子太小了,一大家子人现在住这里或许还行,可再过几年,几个小子长大,总要说亲去媳妇儿,在住这里就显得拥挤,不如趁现在,咱们建一个大宅子如何?”

现在杭英手里有银子,便是徐梦然管理的衙门中也不缺银子,建一个五进五出的大宅子,作为徐家在青县的祖宅,也是不错的选择,至于去京都发展,就更不必担心了,京都有徐府和皇帝刚刚赏赐下来的侯府,足够一大家子住下。

对于这个提议徐梦然很满意,笑着点点头道:“是个不错的主意,而且衙门的后宅是官府的宅子,如我一直在青县做事也就罢了,万一调到其他地方上任,家里人也不好一直住这里,倒不如趁现在建个大宅子。”

听到夫妻二人的对话一直跟在后面的徐家人总算松口气,他们累死累活的做事,虽然也是为自己做事,但没有一个固定住处,总会让人感觉心里不踏实。

不等其他人开口,徐山率先开口了:“咱们要建新宅子,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在什么地方建?计划建砖瓦房子,还是建毛坯房子?”

“爹,现在咱们徐家怎么也算是官宦之家了,怎么还能建毛坯房?”听了老爹的话,徐梦琦一脸不乐意,不管怎么说,老四身上也被封了侯爵,若祖宅是毛坯房,传出去岂不是会被人笑话?

徐梦怀和徐梦林兄弟二人也赞同大哥的话,这是徐家脸面问题,绝对不能就这样草率做决定。

见三个儿子没出息的样子,徐山恨不得过去拍三人几个大嘴巴子,他这样问老四还不是替这三人着想,你们要钱没有,要地也没有,拿什么去建青砖大瓦房?

徐梦然像是看出老爹的那点儿小心思,也没去戳穿他,反而笑道:“自然是建青砖瓦房。去年我和娘子商量过,当时在县城北边买了不少废弃没人住的宅子,都是连成一片的地方,大概有五十亩地,我们全拿来建房子,不过这房子规模比较大,可能没办法一次性建成,先建一些院子,大家有住的地方,其他的花园凉亭什么的,待以后银子充足了继续建即可。”

“五十亩地的大宅子,老四,这个宅子是不是太大了?”徐梦琦有些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五十亩地的大院子,想想他都激动啊。

徐梦怀和徐梦林兄弟二人也是目瞪口呆,眼睛瞪的老大,张着嘴巴,口水都流出来了。

“这是按侯府正常建房子的规制建造的,并未逾矩。”徐梦然笑道,眼里却藏着深意,看了一眼一旁只顾着抽旱烟,却没开口说话的徐山,继续说道:“这次建宅子我们夫妻出五百两银子,剩下的不够的由公中出,爹认为如何?”

现在公中有豆腐生意这个进项,前几日姜氏见儿媳妇和女儿的豆腐生意好,又在家里闹了一场,说家里日子不好过,老四把自己的全部俸禄交到公中给家里人用,他们做兄长和嫂子的也要讲豆腐生意的的收入归入公中,这事若放在平时,乔氏、吴氏和小乔氏是绝对不同意的,但豆腐方子是杭英提供的,他们只能妥协。

但想让他们将所有收益全部归入公中,是不可能,最后,在徐山的协调下,豆腐收益的一半儿归入公中,这件事才算了结,可即便如此,徐家内部也是存在隐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