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哈哈,杭娘子就是爽快人,其实也简单,你们现在要做就酒水生意,据老夫所知,做酒水生意商人不少,特别是京都这样的地方,若是没个靠山,怕是也不好做啊。若是能与朝廷合作,在大楚便不会有人来你们的麻烦了。”卫太傅也没隐瞒什么,直接笑着说道。

对于卫太傅说的话,杭英心里很理解,也知道对方是在为她和祁丰年考虑。丹杭英还是想先知道要如何与朝廷如何合作,于是问道:“太傅大人认为我们该如何与朝廷合作?”

这确实是个难题,弄的好了,可以给朝廷增加收入,弄不好,就会成就一批贪官,还会耽误了杭英和祁丰年的生意,这一点卫太傅心中很清楚,对于如何安排这件事儿却犯难了。

可是卫太傅忘记了,卢大人还在这里,见卫太傅如此为难,卢大人就开始毛遂自荐了,笑着说道:“户部、刑部、礼部和吏部,他们都忙的很,我看朝廷六部中,最适合做这件事儿的就是我们工部了,我们工部的人可以和杭娘子的人一起设计酿酒的器具和建造作坊,到时就算派人去参与酿酒的过程,也不是不可以的。”

嘿,姜还是老的辣啊,卢大人短短一句话,就直接定了杭英和祁丰年作坊的工序,让工部的人直接参与到酿酒过程中来,那岂不是直接把酿酒的方子直接交给朝廷了吗?奥不,说不定只是交给了几个工部官员,至于他们拿去是自己做酒水生意,还是去交给朝廷,这一点杭英就没办法判断了。

不过杭英也不是大白痴,不会轻易答应卢大人的要求的,她还是看了看卫太傅,这件事是太傅大人提出来的,而且太傅大人一心为朝廷,本人又是皇帝的老丈人,遇到难以决断的事,自然要听一听他的想法了。

卫太傅听了卢大人的话心里也很不舒服,他只是想为朝廷做点儿事,却没想着要为工部那帮官员去欺负杭娘子和祁丰年,于是开口说道:“卢大人都活着么大年纪了,怎么还想着去欺负年轻人呢?”

“卫大人,您这话从何说起啊?我这也是帮您和朝廷解决问题啊。”卢大人一脸委屈,他还不明白,大家都是为了朝廷做事,为国库填充银子,为何卫太傅要说他欺负人呢?

看到卢大人还是一脸茫然的表情,卫太傅也是一阵无奈的摇摇头,这位卢大人做学问和管理工部的事做的很好,可是到人情关系的时候脑子就有些不够用了,不得已,卫太傅感觉卢大人还是年轻了些,经历的事不够多,现在只能让他来帮忙解释了:“小卢啊,这件事儿不是不能让工部参与进来,但是只帮忙建造酿酒作坊就可以,剩下的事就交给杭娘子和祁丰年去就做好了。”

这时候卢大人才明白,卫大人这是嫌弃他太贪得无厌了,忍不住笑着说道:“卫大人误会了,一切都听您的安排。”

既然卢大人想清楚了这里面的事儿,杭英也不再多说什么,只笑着看了一眼徐梦然。她与青县县衙有过合作,这一点徐梦然很清楚,现在直接把条件搬过来即可。得到杭英的提醒,徐梦然也没客气,直接开口为卢大人解释了青县县衙与杭英的合作模式,然后笑着说道:“如今青县县衙的收入非常好,今年的税负定然是没问题了,而且今年青县的发展了很多项目,很多商人和百姓都愿意迁户口过去定居。”

“我看还不止如此,即便京都附近的百姓也有去青县做工的,看来去青县百姓真的能赚到银子,以后百姓养家也不是问题了。”卫太傅对这些事都很清楚,所以现在说起来也很顺嘴。

卢大人知道杭英和徐梦然在青县做了这么多事,原本一个穷的连饭都吃不上的小县城,竟然让这对夫妻二人做成了这么多好事,这时候卢大人心里是真的佩服起徐梦然和杭英夫妻二人来了。倒是不敢轻易答应下来,先沉思起来。

徐梦然也知道工部的事情还是要先去请示老皇帝去,只有上面那位同意了,这件事儿才能决定下来,于是他看了一眼饭桌上的情况,笑着说道:“太傅大人和卢大人还是先吃饭,生意上的事儿等明儿确定了咱们在说。”

“哈哈,好,有这么多好吃的,我们当然不能错过。”卢大人笑着说,他也很清楚这时候徐梦然这样说是为了转移话题,并不是为了反驳他的面子。

一旁的徐梦怀和吴氏刚刚还感觉到现场的气氛很紧张,担心杭英一怒之下与在场的两位老大人闹起来,他们都是聪明人,都清楚如果杭英与卫太傅和卢大人的关系闹僵了,他们的儿子接下来的求学之路也不会顺遂。可是转眼间就见到原本还有些紧张气氛的几个人,被徐梦然一句话就说的轻松起来。

二房夫妻二人顿时对徐啊每个女人的崇拜就更高了一层,感觉还是得读书人出面才能解决这一切,杭英虽然也很厉害,但是在于朝中官员打交道的事情上,根本没办法与徐梦然比,毕竟是个女人,没见过什么世面,非要让她去谈重要的大事,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的。

杭英自然不知道二房的这些事儿,卢大人还没给消息,她也不好继续与祁丰年继续谈生意上的事,只能等工部的消息了。

现在杭英忙着指挥着小厮去旁边做烧烤,其实在青县的时候杭英已经拿着少来出去做生意了,就是现在吴氏和小乔氏也在青县继续做着烧烤的生意,上午的时候还听吴氏说,那边儿生意做的不错,一切都多亏了杭英的帮助。现在吴家人也到了青县,开始新的生活,这其中都是沾了杭英的光。

吴家是读书人,吴氏的父亲是考取过秀才的人,只不过当时因为家里穷,所以没继续读书,到了吴氏这一代,家里的经济情况还不如从前,吴氏的两个哥哥也只跟着吴氏的父亲认识了几个字罢了,根本没正经读过书。但是即便只认识几个字,到了青县也能在杭英的作坊里找一些轻生的活计。

所以吴氏与娘家人相认之后,便催促着徐梦怀邦两个哥哥每人找到一份事做,一个月下来每个人都能拿到一两五钱银子,就算不依靠徐梦怀一家人,也能在青县生活下去。

而随着吴氏和小乔氏摆摊的生意越来越好,两人决定在青县租一间铺子,刚好杭英名下有一间正街上的铺子还空着,原本也是杭英想给家里这些女人做些小生意用的铺子,索性直接租给妯娌二人,两人一合计,反正都要请活计干活儿,索性把吴氏的两个嫂子都喊过去做事了。

当然吴氏的两个嫂子都是手脚麻利的性子,在老家的时候就看不惯家里脏乱差的环境,只要家里有地方脏了,不论是谁,都会直接收拾干净,正是因为这样,小乔氏才没多说什么。而现在吴氏一家人陪儿子来京都参加考秀才,店里就交给家里几个女人照看,这样吴氏很放心。

所以现在吴氏见杭英为卫太傅和卢大人准备做烧烤,她也是忙上来帮忙,那赶劲儿就别提多大了,那兴奋劲儿,直接让身边帮忙的小厮都刮目相看。

就这样,一家人吃了一顿丰盛且热闹的饭菜,接下来两日杭英妹什么事做,卢大人在工部照旧处理公务,对于参与做就酒水生意的事还是没个定论,但是祁丰年的工作却没停下来,不管朝廷要不要参与到这桩生意中来,他祁丰年都要和杭英做这桩生意的,所以趁这段时间他开始派小厮到处联络中桃子和各种水果的果农,到了水果成熟的季节,一定要把这些水果收上来。

除此之外,祁丰年还联系了几个酿酒的作坊,杭英酿制果酒并不是直接用粮食酿造白酒,然后再酿制果酒,而是直接使用酿造好的白酒开始与水果混合酿制果酒,这样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提祁丰年接下来有多忙碌,到了第三日,杭英也要去参加赵家的宴请。到了这一日,杭英穿了一身草青色衣裙,头上只简单的挽起了一个发鬓,带了一副刚刚打制的碧绿色玉器首饰,猛的看上去并不富贵,但是懂得人都明白,这一副玉石头面价值不菲,不过是杭英做事低调,并不想张扬罢了。

经过几天调养,紫藤额头上的伤好了不少,但是伤口也只是刚刚结痂,并没好利索,这样带出去不太好,所以杭英继续让紫藤在府里好好养伤,而是带了另外两个小丫头出门。紫藤自然不放心了,她一直跟在杭英身边,对杭英的喜好和做事风格都很熟悉,若是她不跟着杭英,担心两个小丫头做事不周到,让杭英出丑,可是她也确实没办法出门,只能对两个小丫头千叮咛万嘱咐,让两个人一定要照顾好杭英,若是出了岔子,回来她一定不会轻饶了这两个小丫头。

两个小丫头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在以前的府里也只做到了二等丫头,根本没和主子们参加过重要的宴请,原本就很心虚,现在被紫藤如此一说,脸上的神色就变得更惶恐了。

见紫藤吓坏了两个小丫鬟,杭英笑着对紫藤说道:“你也别吓唬他们了,不过是一次宴请罢了,那赵家就算有三头六臂,凭你家娘子的本事,也能从那龙潭虎穴中逃出来的。”

紫藤自然相信杭英的本事,可杭英毕竟只有一个人,不能把所有的事都照顾到,但还是那句话,不管紫藤多么担心,她依旧没办法亲自过去,只能一脸担忧的送杭英主仆三人出门,见杭英三人坐的马车走远了,她才恋恋不舍的回到回去。

在得知赵贵妃对徐梦然和她有成见后,杭英也不是全无防备的,她在京都的朋友不多,但是也是有几个的,她首先想到的就是陆思婉,两人年纪相仿,而且两日都接到了赵家的邀请函。杭英就约了陆思婉一起去赵府,陆思婉自然不会拒绝了。

凑巧的是,陈侍郎家的儿媳妇虞芷莘也去了太傅府,准备邀约陆思婉一起参加赵家的宴请,三人正好凑到一起作伴。

马车到了杭英与陆思婉和虞芷莘二人约定好的地方,陆思婉的马车已经等在那里,因着在大街上,人来人往的,实在不方便下车交谈,陆思婉就派了自己的贴身小丫鬟来到杭英的马车前打招呼。

小丫鬟口齿很伶俐,过来后笑着说道:“奴婢见过侯夫人。”

见小丫鬟客气,杭英忍不住笑道:“起身吧,你家少夫人可有话让你带过来。”

小丫鬟忙起身笑着说道:“我家少夫人让奴婢带话给侯夫人,在大街上不好谈话,等到了赵府在闲聊。”

“也亏了她事事都想的周到,就这么点儿小事儿都让你跑过来一趟说一声,你回去告诉她,让她放心就好。”杭英嘴上说着,还让自己的丫鬟拿了几个从空间拿出来的桃子递给小丫鬟说道:“这几个果子你拿回去给你家少夫人,先让她打打牙祭。”

小丫鬟知道杭娘子每次送到太傅府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如果是普通的桃子定然不会这么巴巴的让她带回去的,但是她与峨眉说破,只是兴高采烈的收下桃子,笑着说道:“奴婢就替主子谢过侯夫人了,您的话奴婢一定带到。”

看着小丫鬟离开,杭英正要放下车帘子,就发现虞芷莘的马车也过来了,知道马上就要动身,就对车夫道:“跟着前面的两辆马车走,千万别跟丢了。”

马车夫知道自家侯夫人是和朋友约好了出来的,若是没跟上那两辆马车,怕是要耽误的夫人的事,于是忙点点头说道:“夫人放心,奴才定然不会走错路,跟丢的。”

果然,虞芷莘的马车刚到,陆思婉的马车就率先走在前面了,紧接着是虞芷莘的马车,最后才是杭英的马车跟上。三辆马车浩浩荡荡到了赵府大门口。这时候赵府的门口已经是车水马龙,人头窜动,马车行驶速度非常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