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伊瑟拉战友的惊喜重逢
碎星回廊伏击战的硝烟散尽后,联合舰队带着满身伤痕退守雾隐星云,清点战力时,指挥舱内的气氛凝重。
历经那场悲壮的断后与溃逃,主力战舰仅余150艘。
这些幸存的银白舰只,舰体上还残留着被厄煞舰队力场坍缩炮灼烧的焦黑痕迹,梯度能量护盾的光晕时明时暗,像一群喘息未定的幸存者,在星云的能量乱流中勉强维持着阵型。
林轩“牺牲”的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直到半年后,即地球历2847年初,当他带着幻形能力与跨物种意识联结的新技能突然出现在“华夏号”指挥舱时,那些黯淡的眼眸才在一片惊喜中重新燃起星火。
指挥舱里的笑闹声还没平息,舱壁上突然亮起一道淡紫色的全息光束,伊瑟拉文明旗舰的通讯界面缓缓展开。
瑟隆长老布满皱纹的脸出现在光影中,花白的长眉拧成个疙瘩,苍老却洪亮的声音带着几分警惕:“埃隆长官,刚才监测到有艘华夏战舰擅自离港,转了圈又回来。这星域可不太平,会不会是厄煞人的伪装把戏?”
他身后,莱拉夫人、伊芙和卡列斯几位也探过头来,目光里满是担忧。阿雅娜站在母亲身侧,银灰色的发丝垂在肩头,清澈的眼眸里写满紧张。
埃隆刚要解释,林轩已经笑着往前凑了两步。他还维持着地球青年的模样,白t恤配牛仔裤,嘴角噙着那抹标志性的痞笑,对着全息屏挥了挥手:“瑟隆长老,好久不见啊!您老精神头还是这么足,比上次见时看着年轻十岁呢!”
这话一出,全息通讯那头瞬间陷入死寂。
瑟隆长老愣住了,捋着长须的手停在半空,浑浊的眼珠瞪得溜圆:“你……你是哪位?”
莱拉夫人下意识地将阿雅娜往身后拉了拉,轻声对身旁的伊芙说:“这孩子看着面生,怎么跟咱们这么熟稔?”
伊芙眨了眨眼,指尖在便携终端上快速滑动检索,目光却不自觉地在林轩脸上多停留了两秒。
这张脸干净又鲜活,像刚从晨露里捞出来的星辰,让她心跳莫名快了半拍。她清了清嗓子掩饰慌乱:“华夏核心成员档案里,没有这号人。”
瑟兰长老和维兰娜院长更是小声交谈。
“你看埃隆先生那表情,倒像是自家人……”
“莫不是华夏新收的研究员?可怎么敢跟长老这么说话?”
阿雅娜突然踮起脚尖,凑近全息屏幕仔细打量,银眸里闪过一丝困惑:“你的眼神……有点像林轩哥哥。”她说着皱起眉,“可你长得一点都不像他的机械壳子。”
林轩闻言哈哈大笑,抬手在脸上抹了一把。光影流转间,熟悉的机械轮廓重新浮现。
金属质感的脸颊,闪烁着蓝光的电子眼,还有肩头那道在碎星回廊留下的疤痕。
“现在认得了吧,小丫头?”他恢复了惯常的电子音。
“林轩哥哥!”阿雅娜眼睛瞬间亮了,像被点燃的星星,她一把抓住母亲的胳膊蹦了起来,银灰色的发丝在空中划出雀跃的弧线,“是林轩哥哥!他没死!”那语气里满是妹妹见到兄长的狂喜,纯粹又热烈。
瑟隆长老猛地一拍大腿,长须都抖了起来:“好你个混小子!居然玩这套变戏法的把戏!”他脸上的严肃瞬间崩塌,露出罕见的激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卡列斯博士笑着揉了揉阿雅娜的头发,眼底的担忧化作欣慰。
伊芙站在一旁,看着屏幕里林轩熟悉的机械模样,嘴角忍不住上扬,心里却悄悄掠过一丝失落,刚才那张地球青年的脸,其实挺好看的。
她赶紧掐了掐手心,把这点莫名的心思压下去,转而对林轩说:“欢迎归队,看来我们的光复计划,还没有完。”话虽正经,目光却不自觉地柔和了许多。
林轩笑着应下,目光扫过通讯那头一张张喜极而泣的脸,心里忽然一暖。
“伊瑟拉的哥几个,其实刚才你们瞧见的,就是我在地球那会儿的真模样。这次纯属赶巧,让我把这模样给找回来了。往后啊,我就以这本来面目跟大伙儿一块儿混了,甭客气!”
说完,他心念微动,周身的金属质感如潮水般褪去,重新变回那个穿着白t恤的地球青年。
阳光透过舷窗落在他发梢,映出几分少年气的鲜活。
全息屏那头,伊芙的呼吸几不可察地顿了半秒。她下意识地拢了拢耳边的碎发,指尖在手环上划动的动作慢了下来,目光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落在他带着笑意的眉眼上。
刚才那瞬间的失落还没散尽,此刻又添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悸动。
林轩重重点头,转身对着控制台下令:“各位,十分钟后到“华夏号”召开联合作战会议。这次,该轮到咱们给厄煞人送份‘大礼’了。”
全息屏两端的笑声交织在一起,穿过冰冷的星际真空,林轩望着阿雅娜雀跃的身影,又瞥见伊芙嘴角那抹不易察觉的浅笑,忽然觉得,这宇宙再大,有这些人在身边,便永远不算远。
30.2 作战会议的分歧
“华夏号”指挥舱内,全息星图将伊瑟拉星域的立体模型悬在中央,卡隆星的红色标记像块伤疤格外刺眼。瑟隆长老、莱拉夫人带着伊瑟拉核心成员来到“华夏号”会议室相继入座。
“说说吧,”林轩率先敲了敲桌面,指节叩在金属板上的声音格外清晰,“眼下厄煞舰队还占着伊瑟拉主星和卡隆星,咱们这150艘战舰,硬拼就是送死。”
马洛克粗着嗓子接话:“依我看,先把碎星回廊的能量乱流改成更精密的防御网!上次没网住他们,这次让他们进来就别想出去!”他说着拍了拍腰间的脉冲枪,“再给引力谐振炮加些功率,不信轰不破他们的破护盾!”
埃隆摇头:“没用的。厄煞的集群护盾链是死结,单舰火力再强,打上去也是白搭。”他调出全息投影,暗紫色的能量链路在星图上织成密网,“除非能找到链路的核心节点,不然咱们的炮就是挠痒痒。”
泽娜指尖在基因链模型上滑动:“或许可以从生物层面突破?我研究了上次交手俘获的厄煞士兵的基因序列,他们对某种高频声波敏感……”
话没说完就被维克斯打断:“人家有四级中等宇宙的力场屏蔽,能让咱们的声波全反弹回来!”
指挥舱里顿时陷入沉默,只有星图的嗡鸣在回荡。阿雅娜突然举手,声音脆生生的:“林轩哥哥不是有超级灵根吗?或许咱们能把念力学传给林轩哥哥……”
她话还没说完,林轩“噌”地一下站起来,摆手的动作特坚决,没商量的余地。
“这可不成!”他眼神扫过在场的伊瑟拉族人,语气正经得跟立誓似的,“念力学是你们伊瑟拉文明的根儿,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贝。我林轩绝不是那种惦记别人压箱底本事、趁机捞好处的人。”
林轩跟着提高了嗓门儿:“这就跟咱地球人似的,自家文明的火种哪能随便外传?”他又补了句,眼里带着实打实的敬重,“我能做的是借劲儿使,绝不能动人家的根本。”
莱拉夫人闻言微微颔首,眼底掠过一丝赞许。瑟隆长老却没立刻接话,只是捋着长须的手停在半空,浑浊的眼珠在林轩脸上转了又转。其实方才阿雅娜开口时,他心里已泛起波澜。
林轩屡次舍命相助,早已不是外人,若能让拥有超级灵根的他继承念力学,或许能让这门秘术在宇宙间绽放更盛的光芒。
可族规里“非本族血脉不传核心秘术”的铁律,像道无形的枷锁捆着他的念头,打破常规的风险,他终究没勇气承担。
他轻咳一声打破沉默,将心头那番关于传承的纠结压了回去,浑浊的眼珠在林轩脸上转了转,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惋惜:“林指挥官啊,可惜你不是咱这族人,不然凭你这超级灵根,再加上这靠谱的性子,估计早就把念力学的真本事学到家了,保准能让这门老手艺焕发出新模样来……”
林轩闻言温和一笑,眼底带着坦荡的暖意,对着瑟隆长老轻轻颔首:“长老您可别这么说,能帮大伙儿搭把手出点力,我就挺知足的了。”
说罢,他转向在场众人,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清朗中透着一股笃定的力量:“大伙儿听着,刚才你们说的这些,我倒琢磨出个主意,说不定能解开眼下这僵局……”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落到林轩身上。他指尖在星图上点了点,卡隆星的全息模型立刻放大。
他抬眼时,眼底的笑意收了几分,“上回碎星回廊那仗打完,厄煞人在卡隆星不就剩130艘战舰了吗?这可是咱光复伊瑟拉星域的头一道坎儿。我这幻形的本事正好能派上用场。打算混进厄煞人在卡隆星的基地核心,把他们集群护盾的核心节点摸清楚,最好再给他们搅和搅和,让那护盾链彻底歇菜。”
“不行!”第一个反对的是瑟隆长老,他猛地拍响扶手,长须都抖了起来,“那是龙潭虎穴!驻守的都是厄煞人的精锐,你一个外人进去,分分钟被识破!”
“就是啊老林头儿,”埃隆跟着劝,“你是咱们的主心骨!前阵子你‘没了’那段时间,大伙儿跟丢了魂似的,连引力炮都打不准。你要是再出点岔子,联合舰队就真散架了!”
马洛克急得直转圈:“要去也是我去!我这身板抗揍,瞧瞧我脸上被泽娜揪得青一块紫一块就是最好的证据!”
泽娜给了马洛克一个白眼。
“你们先听我说,”林轩抬手让大伙儿静一静,指了指自己,“我这幻形能耐可不是中看不中用的。不光能变模样,还能学人家的能量波动。厄煞人的探测仪,未必就能把我认出来。”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沉,“而且咱们没别的选。硬拼打不过,耗着等他们从伊瑟拉主星调来援军就更糟了。”
他走到星图前,指尖重重戳在伊瑟拉星域关键资源行星卡隆星的厄煞人核心基地:“我混进去,哪怕只搞到护盾链的参数,咱们的引力谐振炮也能对症下药。”
阿雅娜咬着唇,小声说:“林轩哥哥,太危险了……”
林轩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转向众人:“地球人有句古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就是,不下点狠劲,拿不到真东西。”
他拍了拍胸脯,眼里透着一股子笃定,“再说了,这宇宙里能把我撂倒的主儿,还没投胎呢。放一百个心,我心里有数。”
“可……”伊芙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林轩打断:“就这么定了。伊芙,你帮我从那些俘虏里分析下厄煞士兵的能量特征,最好能搞到他们的生命体态具体参数。埃隆,给我准备艘不起眼儿的小型商务舰,能乔装成星际商人穿过封锁线就行。”
他语速飞快,条理清晰,显然早已盘算妥当。众人看着他眼里的坚决,知道劝不住了。瑟隆长老重重叹了口气:“你这混小子……多加小心,我们在外围接应你,随时准备撤退。”
林轩笑着点头,指尖在星图上划出一条隐蔽的航线:“三天后正式行动!”
星图上,代表联合舰队的蓝色光点开始移动,一场围绕着搅乱卡隆星厄煞守军内部的棋局,就此拉开战局。指挥舱外的星云流转,仿佛在见证这场注定惊险的潜入。
30.3 潜入卡隆星敌人基地
林轩从伊芙梳理的战俘资料里,精准锁定了厄煞舰队战术绘图员凯尔。
这人职位既能悄然贴近指挥核心,又因身份普通不易引人注意。一番权衡后,他决意化作这枚“不起眼的棋子”,潜入厄煞文明在卡隆星基地的心脏地带。
他先借由熵晶石永久性自动供能的高维能量流,模拟凯尔体内弱核力引发的粒子衰变频率,让体表细胞的量子态与目标完全同步。
接着,通过调整电磁力场强度,复刻凯尔独特的生物电信号。这种类似神经脉冲的能量波动,是厄煞人身份识别的核心依据。
最后,借助强核力约束暗物质粒子在皮下形成稳定的“质量锚点”,确保身形、体重甚至骨骼密度都与凯尔分毫不差。
科学原理层面,这是利用了大一统力场的耦合特性,让四大基本力协同作用,实现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形态的全方位拟态,连凯尔左额那道因能量炮灼伤留下的淡紫色疤痕,都通过引力场的局部扭曲完美重现。
林轩独自驾驶埃隆准备的小型商务舰,像一颗不起眼的流星,航行了五个标准地球日后,在某个夜晚,借着卡隆星北极极光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滑入北极无人区的冰谷。
舰体外壳的自修复暗物质晶体,早已模拟出厄煞货运船的能量特征,轻松骗过了低轨卫星的扫描。
刚一着陆,瑟隆长老事先联络的地下抵抗组织成员便驾驶改装雪地车赶来接应。
在抵抗组织成员的引路下,林轩熬过十多个昼夜交替的潜行时光,终于抵达厄煞文明基地的三道能量安检屏障前,这里是踏入核心区域的最后关卡。
由于基地外围的能量监测网已严密到极致,地下抵抗组织的成员无法再向前半步,只能在此止步。
接下来,能否突破层层安检混进基地内部,便全要看林轩独自一人的造化了。
林轩站在“视网膜扫描安检”处的第一道屏障前,扫描装置发出淡蓝色的冷光,精准聚焦在他的瞳孔上。
装置内部的量子探测器瞬间启动,捕捉到他瞳孔中那组模拟出的量子纠缠态光斑。
这组光斑并非自然形成,而是通过特殊技术复刻了凯尔虹膜中隐藏的量子特征,每一个光斑的自旋方向、纠缠强度都与数据库中凯尔的记录完全同步。
当光斑与系统预存的虹膜纹路全息投影重叠时,纹路边缘的纳米级锯齿结构严丝合缝,连凯尔虹膜上因早年战斗留下的细微伤痕对应的量子扰动频率,都被完美复现。
三秒后,装置发出“验证通过”的轻响,第一道屏障的能量波纹泛起涟漪,缓缓开启。
接下来,是“掌纹检测安检”处的第二道屏障,检测台是一块覆盖着暗物质感应膜的金属板。
林轩将手掌平放在上面,感应膜瞬间激活,释放出穿透皮肤的弱相互作用力探测波。
这些探测波避开普通细胞组织,专门捕捉皮肤下暗物质粒子的排列轨迹。
凯尔的指纹结构在暗物质层面呈现出独特的“分形螺旋”,从指根到指尖的粒子密度变化、螺旋拐点的角度,甚至是指纹边缘因常年握枪形成的暗物质聚集区,都被林轩体内的模拟系统一一复现。
检测台的全息屏幕上,实时生成的粒子排列图与凯尔的原始数据重叠,连0.01微米级的偏差都未出现。随着“拓扑匹配度100%”的提示弹出,第二道屏障的能量墙如同被无形之手拨开,露出通往第三道屏障的通道。
第三道屏障是“力场感应门安检”。
一道由引力子构成的感应门,门内布满了捕捉引力波动的传感器。
当林轩走近时,传感器立即捕捉到他周身散发的引力场。
这并非普通生物的重力场,而是模拟了凯尔因体内特殊基因序列产生的“生物引力场基线”。
凯尔的引力波动频率会随呼吸轻微起伏,吸气时频率升高3赫兹,呼气时降低2赫兹,这种独特的“呼吸引力节奏”是其生物特征的核心标识。
林轩通过调节体内模拟机制的能量输出,让自身引力场完美复刻了这一节奏,甚至连凯尔情绪稳定时引力场的微弱谐波都分毫不差。
当传感器确认“引力基线波动误差为零”时,感应门的引力子墙如潮水般退去,露出了基地内部深邃的通道。
当最后一道闸门在身后缓缓关闭,林轩已站在厄煞基地内部那泛着冷光的金属通道里。
通道两侧的监控探头扫过他“凯尔”的身影时,数据流只是平静地显示“身份核验通过”。他低头看了眼手中的绘图板。
这是抵抗组织从废弃仓库里找到的、与凯尔同款的设备,此刻正随着他的步伐,在光滑的地面上投下一道不起眼的影子。潜入的第一步,成了。
30.4 潜伏与洞察
指挥中心的金属地面泛着冷光,四周的全息星图投影在空气中流转,将林轩的影子拉得细长。
他依着凯尔交代的细节,贴着能量管道的阴影缓步移动,悄然摸至指挥中心的主体建筑入口。
刚踏入建筑,身后便传来一队军官整齐的脚步声。
林轩旋即调整姿态,以“凯尔”惯有的沉稳步频融入队列。
他的肩章角度、手臂摆动幅度都与身旁军官浑然一体,仿佛本就是这队列中不可分割的一环,毫无破绽地随着人流往里走。
战略指挥室的景象瞬间撞入眼帘,穹顶如暗蓝色星空般铺展,数万颗星辰状的指示灯随舰队坐标实时闪烁,三维投影构成的伊瑟拉星域立体沙盘悬浮在大厅中央,直径足有数十米。
无数条亮银色的能量链路在沙盘间穿梭,将卡隆星的防御矩阵与外围战舰群连成动态网络,每一艘战舰的护盾强度、武器充能状态都以数据流的形式在沙盘边缘滚动。
数百个控制台呈环形分布,操作员们的身影在屏幕蓝光中快速移动,指尖划过虚拟界面的轻响与低沉的通讯声交织成一片肃穆的交响。
林轩的目光穿过这片宏大而精密的战场缩影,越过层层控制台,最终落在指挥台中央那个身影上,那就是厄煞驻卡隆星守军最高指挥官托尼。
男人穿着银灰色作战制服,肩章上的暗纹在星图微光下泛着金属光泽,袖口挽至小臂,露出线条分明的肌肉。
他正俯身盯着战术沙盘,手指在虚拟舰队图标上快速滑动,指尖划过的轨迹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星图突然弹出警报提示,他抬头时,额角的青筋因专注微微凸起,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扫过屏幕的瞬间便锁定了异常坐标,沉声下令的嗓音里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每一个字都砸在指挥中心的寂静里,激起无形的威压。
林轩下意识屏住呼吸。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看托尼,不是情报影像里模糊的轮廓,而是能看清他下颌线绷紧的弧度,看清他指挥时眼底翻涌的战意。
那是一种糅合了铁血与智谋的英武,像一柄出鞘的合金战刃,锋芒藏不住。
林轩的指尖在口袋里攥紧了微型通讯器,心里却莫名掠过一个念头:这样的对手,若不是分属敌对阵营,倒真想在无硝烟的场合里,举杯问一句他对星舰战术的独到见解。
“左侧集群护盾能量衰减3%,立刻调度后备能源!”托尼的声音陡然提高,打断了林轩的思绪。
他迅速收回目光,贴着墙角滑向预定位置,耳后却仍残留着那道身影带来的冲击。
原来,传说中令华夏联合舰队折戟沉沙的指挥官,竟是这般模样。
经过几日的近距离接触,林轩已掌握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其一,是托尼与厄煞文明元首之间,似乎隐有嫌隙。
托尼指挥的碎星回廊伏击战后剩余130艘厄煞战舰如铁壁般驻守卡隆星,牢牢扼住伊瑟拉星域的核心航道。
厄煞文明元首为补充防御力量,从伊瑟拉主星调来70艘战舰,镇守在外围,其指挥权出人意料的交由托尼身旁那位傲慢的络腮胡军官手里,元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托尼的不满,但也是敢怒不敢言。
其二,已从深层维度掌握了诸多关键武器的核心参数。
在昏暗的战术室角落里,林轩指尖看似随意地划过文件边缘,意识却已沉入量子态信息流,这是他独有的能力,能以意识为探针,在不触发任何监测系统的情况下,精准捕捉并解析能量场的微观数据。
当暗紫色跨舰能量链路在沙盘上流转时,他的量子意识如同一道无形的网,瞬间锁定了链路的核心参数。
能量传输的量子纠缠频率稳定在7.32Ghz,各舰节点的能量谐振相位差控制在0.002弧度内,护盾强度提升三倍时的能量阈值对应着1.2x101?焦耳的暗物质转化效率。
这些数据如数据流般在他意识中成型,连链路因长时间运转产生的0.1%能量衰减周期都未遗漏。
面对力场坍缩炮的参数时,他的量子意识更是如手术刀般精准。作战日志的光幕上每一个跳动的字符,在他意识中都转化为具象的技术细节。
引力坍缩核心的奇点生成时间需4.7秒,时空扭曲的曲率半径随射程呈线性增长,对能量护盾的穿透效率与目标护盾的量子稳定系数成反比。
当系数低于0.8时,穿透力可达97%。这些参数在他意识中自动整合为完整的数据库,连托尼未写入日志的、因炮管磨损导致的射程偏差修正公式,都通过分析武器运作时的引力场残响被捕捉到。
待托尼与副官讨论至关键处,提及护盾与武器的协同机制时,林轩的量子态意识流已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他甚至解析出集群护盾在抵御华夏伊瑟拉联合舰队引力谐振炮时的能量分布弱点。
就在链路节点的暗物质粒子活跃度降至临界值30%时,护盾会出现直径约20米的瞬时防御盲区。
这些完整到微米级、纳秒级的参数,在他意识深处加密成一串量子密钥,只待合适时机,便能无损传输给联合舰队的科研团队,为反制武器的研制铺就最关键的基石。
其三,虽与战术及武器无关,但其意义却丝毫不逊于这些关键信息,林轩意外发现,托尼竟是位仁厚的将才,这与厄煞人素来虐杀成性的暴戾本性形成了鲜明反差。
最初半个月中,林轩化身的“凯尔”每天埋首于星图与数据,却总在午夜撞见托尼独自修改作战方案。
有次他奉命补绘侧翼防御线的能量节点,发现托尼用红笔在民用航道旁画了道虚线,旁边批注“非必要不启动力场坍缩炮”。
副官闯进来看到时,当即把图纸拍在桌上:“元首的命令是封锁所有航道!你留这道缝,是想给反抗军留活路?”
托尼指着星图上闪烁的生物信号标记:“航道上有三艘医疗船,上面有两千多个平民伤员。”最终他还是按命令抹去了虚线,却在执行指令的附件里加了一行小字:“开火前需确认目标无生命信号残留”。
那一刻,林轩握着绘图笔的手顿了顿,在心里默默记下,托尼的作战逻辑里,藏着对生命的敬畏。
一个月后,林轩因精准预判了卡隆星外围的能量乱流轨迹,被调去协助托尼制定针对联合舰队的伏击方案。
他看着托尼对着全息沙盘反复测算,将力场坍缩炮的炮火覆盖范围缩减了五分之一,只为把“误炸友军概率”从0.5%压到0.1%。
“值得吗?”一旁的副官随口问,托尼正用激光笔标注引力谐振炮的可能来袭方向,头也不抬地回道:“0.1%的概率,对应着三百二十七个士兵的生命。”
那天傍晚,副官偷偷修改了参数,想通过扩大攻击范围来提高“歼敌效率”,被托尼当场揭穿。
他当着全参谋室的人面撕碎方案,激光笔重重戳在集群护盾的能量链路图上:“我托尼的兵,要赢就赢得光明正大,不是靠牺牲同伴换军功!”
那股近乎执拗的刚正,让林轩突然意识到,这位敌将或许并非不可动摇的铁板。
最后几个月,林轩渐渐摸清了托尼的软肋。元首下令摧毁卡隆星的古老能量塔时,托尼通宵在战术室推演,最终找到只破坏核心装置的方案。
用十艘战舰的引力坍缩炮精准聚焦,避开了周边三个村落。
而最让林轩在意的,是托尼对卡隆星球的特殊部署,那里储存着供应伊瑟拉星域百亿人口的粮食合成原料,一旦遭到战争破坏,主星的民生供给链将彻底断裂。
因此,托尼特意从守军里抽调亲信部队,日夜守护这些关键原料仓库,舱内的战术屏上永远亮着原料仓库的实时监控画面。“这不是侵略,是看守,”他曾对副官冷言,“饿死殖民地平民的事,我做不出来。”
这小半年时间的侦察让林轩确信,托尼是被战争机器裹挟的正直者,他的刚正不阿与“服从天职”的信念像两股角力的洪流,在他体内撕扯。
而这道裂痕,正是瓦解厄煞舰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