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双重突破的酝酿
地球历2849年的一个清晨,距离伊芙被格雷劫持、逃往厄煞主星已过去两个月。
林轩、托尼、埃隆与亚瑟已做好一切准备,登上改装后的小型商务舰。
引擎嗡鸣着启动,将航速拉升至理论峰值31%光速,朝着遥远的厄煞主星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伊瑟拉主星的基地内,维克斯、马洛克、泽娜、泽尔、艾丽娅、卡列斯与维兰娜正围拢在托尼留下的数据晶体前。
那枚封存着四级中等宇宙文明战争科技的介质,将成为他们开启漫长学习与研发之路的钥匙。
商务舰穿梭于星尘之间时,舷窗外,淡紫色的星云如轻纱般铺展在深邃的宇宙画布上,细碎的星尘被舰体气流扰动,泛起转瞬即逝的微光。
偶尔有冰晶状的太空尘埃擦过能量护盾,撞出一串细碎的蓝白色火花,旋即湮灭在无尽的黑暗里。
远处,几颗暗红星系如同沉睡的巨兽,散发着微弱却持久的光晕,而更遥远的地方,超新星爆发的余烬正以肉眼难辨的速度缓缓扩散,在虚空中投下淡淡的涟漪。
一路上,林轩并未虚度光阴。
他一面翻阅四级文明战争科技的备份数据,拆解力场坍缩炮与四力织网屏障的核心原理。
一面摊开莱拉夫人赠予的记忆晶片,循着念力修行法门凝神静气,让意识如水流般融入宇宙能量的脉络。
在星际航行的孤寂中,林轩同步锻造着科技认知与精神力量的双重能力。
2849年深冬,林轩正处于双重突破的关键期。
他一边盯着全息屏上四级低等文明的理论框架,屏幕上,引力、电磁力、强核力与弱核力如同被无形玻璃罩分隔的四条溪流,各自沿着三维空间的固定轨道独立流淌,彼此间毫无交集。
这正是他当下要攻克的核心难题:如何打破低等文明对四大基本力的割裂认知,找到让它们在高维空间中实现共振耦合的关键机制,从而实现从四级低等文明向中等文明的理论跃迁。
另一边则指尖轻抚修炼舱内的轻薄合金薄片,这是他念力修行的关键载体。
他正尝试通过意识流的量子态波动,打破物质与精神的能量壁垒,找到与合金薄片物质能量场的共振点。
舱壁的中微子引力波全息通讯设备闪烁着淡蓝色微光,随时准备接入瑟隆长老等人关于念力修行的指导,助力他突破当前的念力觉醒瓶颈。
“问题出在维度认知上。”他对着空舱自语,指尖先划过厄煞战舰的力场分析图,“我们总把十维空间当数学概念,可厄煞人的引擎参数里,空间的曲率值是实打实用来计算能量输出的。”
随即转向金属薄片,眉头紧锁,“意识流的波动参数明明符合计算模型,为什么薄片毫无反应?瑟隆长老说的‘缺口’究竟藏在何处?”
此时,林轩既在攻克四级低等文明向中等跃迁的理论瓶颈,又处于念力觉醒的关键阶段。
前者的核心障碍是对高维空间的实践性认知,后者则需通过意识流的量子态波动,打破物质与精神的能量壁垒,找到与物质能量场的共振点。
这种共振是量子层面的能量场耦合,如同两个纠缠的量子在无形维度中传递信息,而瑟隆长老所说的“缺口”,正是耦合发生的维度接口。
泽娜从伊瑟拉基地发来的数据突然弹窗:她用四级低等的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细胞时,意外加入了厄煞残留的空间能量,细胞竟在分裂时呈现出十维投影特征。
林轩同时激活全息设备,瑟兰长老的影像浮现,指尖萦绕着分形念力网:“每缕丝线都要有独立意识波动,却又同源于主意识流。”
他猛地将两组数据重叠,当低等文明的“力场独立方程”代入厄煞的“超弦共振模型”,四力曲线在真空能密度达到1.2x101?J\/m3时交汇。
同时盯着金属薄片的分子振动曲线顿悟:“或许该像分形丝那样分裂出细微分支,聚焦在薄片表面的一个点上!”
“原来低等与中等的差距,是少了‘维度锚定’这个旋钮!”他坐直身体,“我们只懂在三维里控力,厄煞人却会调十维空间的‘弦振动频率’,让四力自然共振成‘超对称力流’。”
林轩转而对金属片尝试新方法,连续三天却毫无进展。
这时,修炼舱的舱门被轻轻叩响,亚瑟拿着刚画好的悬浮载具设计图进来。
他将东西放在操作台,看着林轩紧张的神情,忍不住好奇地问:“老林头儿,你这几天把自己关在舱里,到底在忙活啥?能跟我透透底不?”
林轩抬头笑了笑,指了指桌上的金属片:“在做‘小学生’呢,跟这玩意儿较劲儿呢。”
他瞥了眼亚瑟带来的设计图,忽然眼睛一亮,伸手激活了舱壁的中微子引力波全息通讯设备,“等下接通通讯你就全明白了。”
莱拉夫人的虚影轻笑,语气带着温和的点拨:“修炼念力学的入门阶段,最忌用蛮力硬闯。意识流不是攻城锤,得像水流漫过岩石那样,自然渗入物质的能量肌理。你看这金属片的分子振动,本身就有它的节奏,你要做的是让意识流融进这节奏里,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才是‘共情通感’的真意。”
林轩闻言瞬间贯通,猛地一拍掌心:“我懂了!瑟隆长老说‘顺势而为’,原来不是让意识流提升强度,而是该像引擎调控输出那样,精准匹配物质本身的能量频率!之前光想着加大功率,反倒成了逆水行舟。”
这时,全息通讯中适时传来瑟隆长老温和而郑重的声音,带着几分长辈式的点拨:“修炼念力就像培育星轨上的幼苗,急不得。尤其在觉醒阶段,最要不得的就是贪功冒进。寻常修行者在这一步,得有耗上百年的耐心。你得允许意识流像春溪融冰般慢慢渗透,让每个波动都和物质的能量场磨合成默契的伙伴。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功夫,是要把‘共振’刻进意识深处的本能。”
林轩闻言点了点头,脸上露出释然的笑意,语气轻快地回应:“您说得是,是我太急于求成了。看来这‘幼苗’得慢慢养,我先把‘频率校准’这门课学好再说。”他指尖无意识地在金属片上轻敲着,眼里的迷茫散去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下心来的笃定。
全息影像切断后,瑟隆长老对着身边的瑟兰与莱拉低语:“林老弟对‘势’的领悟,比修行百年的弟子还透彻,这进度要是传开,怕是没人敢信。”
一旁的亚瑟看得一愣一愣的,虽不太清楚林轩和莱拉夫人及瑟隆长老具体聊了些什么门道,但也猜出了个七七八八。
他抬手拍了下大腿,凑到林轩身边笑道:“好你个老林头儿,这什么时候开始的?竟偷偷练起念力了?藏得够深啊!”
林轩笑着摆了摆手:“哪能算偷偷练,不过是摸着石头过河罢了。这念力学的门道深着呢,我现在还在门口打转,哪敢声张。”
他指了指桌上的金属片,“你看,连块破金属都还没搞定,哪好意思跟你们说。”
亚瑟快步回到维修间,脸上还带着没散去的兴奋,一进门就乐呵呵地冲埃隆和托尼扬声说:“你们猜我刚在修炼舱瞅见啥了?老林头儿正跟着长老们练念力呢!对着块金属片琢磨了好几天,连莱拉夫人都亲自指点他,据说这是要往念力觉醒上冲啊!”
这话一出,埃隆手里的油污抹布“啪嗒”掉在地上,托尼正拧着扳手的手也顿住了。
两人对视一眼,眼里都冒出好奇的光,埃隆先开了腔:“练念力?那玩意儿不是长老们说的百年难成的功夫吗?”
托尼跟着点头:“难怪他把自己关了好几天,原来是在啃这硬骨头。”
埃隆挑眉看向另外两人,“长老说这入门阶段常人得耗百年,咱赌一把?输家包三个月洗碗拖地!我猜他至少五十年。”
托尼把扳手往铁架上一磕,金属碰撞声在维修间里荡开:“我赌三十年!老林头儿那脑子转得比四级宇宙引擎还快,这点坎儿算什么?输了我认!”
亚瑟的眼神显得有些朦胧:“中庸点,四十年吧。”他顿了顿,补充道,“输了我替你们多擦半个月货舱。”
三人凑到一起,在油污的便签上匆匆写下赌注,啪地贴在工具箱内侧,又重重拍了下手,算是把这趟关于时间的赌约敲定了。
林轩意识到,念力是意识流与物质能量场的“共舞”。
如同两艘飞船保持相对静止需要速度匹配,意识流与物质的能量频率必须同步且相位一致,才能以最小能耗撬动物质,这与莱拉夫人“共情需匹配频率”的教导不谋而合。
3.2 理论与念力的首次跃迁
2850年,双重突破同时降临。
当林轩将“维度锚定”理论整合进四力模型,光屏上的超弦共振模拟首次稳定运行。
屏幕上,四大基本力如同挣脱了三维桎梏的溪流,在十维空间的坐标中找到了共通的振动频率,引力与强核力的曲线率先交汇,接着电磁力与弱核力也顺着高维轨道逐渐融合,最终形成一道闭环的能量流。
这标志着他成功突破了四级低等文明对基本力的割裂认知,找到了让四大基本力在高维框架下实现共振耦合的核心机制,为从四级低等文明向中等文明的理论跃迁奠定了关键基础,也验证了“维度锚定”作为文明进阶核心旋钮的有效性。
同一时间,修炼舱内的合金薄片突然发出轻微的嗡鸣,这是林轩在念力修行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信号。
他的意识流与金属分子的振动相位终于精准吻合,原本隔绝的能量场如同找到共鸣的琴弦,在无形的维度中泛起同步的涟漪。
这意味着他在念力觉醒阶段的核心难关已破,意识流与物质能量场的共振机制被成功激活。
林轩在全息通讯中抬手示意,指尖轻扬间,那枚曾让他卡了数日的合金薄片突然微微震颤起来,表面泛起细密的能量涟漪,这正是意识流与物质能量场成功共振的迹象。
“各位看,”他笑着展示,指尖悬在金属片上方,那薄片正随着他的意识流微微震颤,“总算摸到点门道了,频率校准比想象中更讲究‘顺’字。”
瑟隆长老的虚影凑近屏幕,浑浊的眼珠里映出金属片的波动,忽然抬手在空中虚画了道弧线:“哦?说说看,这‘顺’字里藏着什么讲究?”
林轩指尖轻点,金属片的震颤频率陡然变缓,像水流漫过卵石般柔和:“就是不跟物质较劲。之前总想着用意识流‘推’动它,现在才明白,得让意识流顺着它的节奏走。您几位看,这样反而稳当。”
瑟隆长老抚着胡须笑了:“有点意思。这就像掌舵,急着转舵容易翻船,顺着水流的劲儿,船自然稳。”
他指尖一点,全息屏上弹出念力波动的实时图谱,“再试试把频率压到0.3赫兹,看看能不能让共振持续超过十秒?”
林轩点头应下,屏上的波动曲线果然变得绵密平稳。
瑟隆长老眯眼打量片刻,忽然道:“你这悟性,倒让我想起年轻时啃《念力基础论》的日子,那时候我对着块石头练了三年才摸到边。”
通讯切断的瞬间,瑟隆长老盯着暗下去的全息屏,对莱拉夫人和瑟兰长老咋舌:“常规修行者要花百年的觉醒阶段,林老弟竟一年就突破?这速度是常人的百倍,简直违背常理。”
莱拉夫人端着茶杯,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笑意:“林老弟总能在死胡同里找到透气的窗,‘顺’字说得透彻。念力修行本就不是硬碰硬的功夫,他悟到了最根本的道。”
瑟兰长老则抬手调出念力波动的存档数据,看着屏幕上那道平稳的共振曲线,眉头舒展了些:“寻常人练十年都未必能让频率偏差控制在0.5赫兹内,他这曲线稳得像用精密仪器校准过。”
他转头看向瑟隆长老,语气里带着点惊叹,“说他是天生的念力奇人也不为过,这等对能量频率的敏感度,百年难遇。”
托尼刚路过就撞见这幕,瞬间蹦起来冲进维修间,一把撕下便签:“看到没!老林头儿一年就成了!你们俩给我洗三个月碗去!”
埃隆瞪着眼摸了摸后脑勺,苦着脸拿起洗洁精:“这哪是突破,是开了挂吧……”
亚瑟默默扛起拖把,眼睛却亮得很:“值,能亲眼见这速度,拖三个月地不亏。”
不久后,伊瑟拉基地的维克斯突然收到林轩的理论数据,而此刻,他正对着厄煞通讯器样本皱眉。
维克斯正处于冲击四级中等宇宙文明信息科技的基础科学攻坚阶段,眼下被超距通讯的核心瓶颈绊住了脚。
四级低等文明的通讯技术始终无法解决“高维信道适配”问题,他们发射的信号只能沿着三维空间的直线轨迹传播,一旦遭遇星际磁场湍流或暗物质星云,就像在布满礁石的河道里强行开船,信号要么被磁场撕碎成乱码,要么被暗物质的引力场拽离轨道,传输稳定性连30%都达不到。
他盯着全息屏上的模拟数据,指尖重重敲了敲厄煞通讯器残骸的扫描图,暗自思忖着:“厄煞人的信号能像游鱼钻水草似的绕开干扰源,咱们却还在硬碰硬。”
这正是当前最棘手的问题:如何让通讯信号突破三维空间的路径限制,在高维空间中找到能规避干扰的“平滑信道”,这也是从四级低等迈向中等文明必须攻克的通讯理论关卡。
就在维克斯对着屏幕上混乱的信号衰减曲线发愁时,林轩刚传来的理论数据包突然在全息屏上弹出。
其中关于“高维空间曲率对力场传播路径的影响模型”,像一道强光劈开了迷雾。
维克斯盯着模型里“空间曲率梯度与信号折射角的对应公式”,突然一拍桌子:“原来如此!”
之前困在三维直线传播的死胡同里,总想着硬抗干扰,却没想过跟着空间曲率走。
林轩数据里提到的“十维弦振动引导力场绕转”,不正是让信号像顺着河道转弯的水流吗?
他立刻调出厄煞通讯器的结构对比,发现其核心晶体的分子排列,恰好对应着模型里“曲率平滑区”的坐标参数。
“这才是关键!”维克斯指着屏幕上重合的曲线,“林轩说的‘维度锚定’,放到通讯里就是找对空间褶皱里的‘导流槽’!”
他抓起笔在演算板上疾书,原本杂乱的公式瞬间有了脉络。
低等文明的信号像撞墙的飞蛾,而厄煞人早学会了顺着高维空间的纹路“绕路”,这正是林轩理论里“顺势而为”在通讯领域的实践。
2850年,林轩同时完成两件里程碑事件。
一是为四级低等文明向中等跃迁奠定理论基础,提出“维度锚定”调控超弦共振的核心原理;
二是完成念力觉醒阶段,对应一级行星文明的能量操控水平,如同行星文明掌握母星物质能量的基础交互,这一级别实现了意识流与物质能量场的初步共振,让念力能直接作用于宏观物质,是念力应用的“基石阶段”。
仅用一年时间,他就走完了普通修炼者百年的路程。
两者共同印证了“维度接口”的普适性,无论物理力场还是意识能量,都需在高维框架下找到共振节点。
3.3 感知阶段的探索与攻坚
2851年,林轩双线推进。
在科学领域,他正专注于完善超弦共振的量化模型。
试图通过精准计算十维空间中各维度参数对四大基本力共振频率的影响权重,将“维度锚定”理论转化为可直接套用的数学公式,让四力耦合的强度、持续时长等关键数据都能通过模型精确推导,为后续技术应用提供量化标准。
念力修行则进入感知阶段,他握着能量电池试图捕捉其内部的能量流动,却只感受到一片混沌的“杂音”,那是物质能量场的原始波动与意识流之间的干扰信号。
他既无法清晰分辨电池内部不同能量的具体形态,也难以锁定其中稳定的能量脉络。
这正是感知阶段的核心障碍:需在纷繁的能量杂音中剥离干扰,建立对物质能量场的精准“听觉”,从而实现念力从“被动共振”到“主动感知”的进阶。
埃隆端着刚洗完的油污碗路过修炼舱,见林轩正对着能量电池皱眉,便用胳膊肘轻轻撞了撞舱门:“老林头儿,又跟这破电池较劲呢?前阵子听说你念力觉醒成了,这阵子练到哪步了?是不是能隔空移物了?”
林轩抬眼笑了笑,晃了晃手里的电池:“早着呢,刚进感知阶段,现在握着它跟听一堆杂音似的,啥也分不清。”
他指尖在电池表面划过,“就像对着满是雪花的通讯屏,想找个清晰信号,难着呢。”
埃隆把碗摞在旁边的架子上,凑过来看热闹:“那这阶段得练多久?”
林轩无奈地摇摇头:“这可不好说,能摸到门就不错了。”
埃隆刚从修炼舱走开,脚步没停就往维修间赶,进门时差点被地上的工具线绊倒。
他手忙脚乱地稳住身形,快步凑到正擦操作台的托尼和蹲在地上擦地板的亚瑟身边,压低声音急道:“二位,知道不,老林头儿现在进入感知阶段的修炼了!感知阶段可比觉醒难多了!咱再赌一把?输家包半年清洁!我赌他二十年,总不能一直这么逆天吧。”
托尼正擦着满是油垢的操作台,头也不抬地接话:“十年!我就不信他不能再创造奇迹,输了我替你们刷一年厕所!”
亚瑟蹲在地上擦地板,闷声说:“十五年吧,输了我多清三个月废料舱。”
新的便签又被拍在工具箱上,三人手上的油污蹭了个满。
不久后,维克斯的研究突然迎来了关键突破。
维克斯盯着厄煞通讯器核心晶体的三维投影,突然双眼发亮。
那晶体的分子排列竟呈现出复杂的分形结构,能随着空间曲率的变化自动调整信号折射角度,完全避开了三维空间中强磁场的干扰区。
“这才是关键!”他猛地拍向操作台,“我们总想着在三维直线上硬抗干扰,就像在礁石堆里强行开船;厄煞人却在玩‘顺水行舟’,顺着高维空间的‘黎曼曲率平滑区’绕路走!”
他立刻按这思路改造设备,当第一组穿越光年暗物质星云的清晰信号在屏幕上跳动时,维克斯抓起通讯器就喊:“老林头儿,成了!你的‘高维信道适配’理论完全对路。我们的信号现在能像游鱼钻水草似的,顺着空间褶皱绕开所有干扰源!”
林轩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笑意:“恭喜你找到‘导流槽’了。这说明低等文明和中等文明的差距,从来不是抗干扰强度,而是对空间维度的利用方式。”
维克斯笑着抹了把脸:“下一步就能把通讯范围全面扩展到跨星系级了!等舰队出发,再也不用担心信号像断了线的风筝。”
在念力修行的感知阶段,林轩一直被能量电池内部混沌的“杂音”困扰,无法清晰分辨有效能量信号与干扰波动。
林轩在感知阶段初期一筹莫展时,重新拿出莱拉夫人赠予的记忆晶片,仔细琢磨其中的念力修行法门。
当他将意识沉浸其中,一枚复杂的“念力谱”全息图在眼前展开。
横轴清晰标注着频率数值,纵轴则对应着额外维度的卷曲半径。
他顺着谱线缓缓推演,当意识流引导念力频率逐渐调整至舒曼共振频率7.83hz时,图谱上的光点突然在纵轴某点剧烈闪烁。
林轩瞬间领悟,这一频率恰好对应着第十维度上某个卡拉比–丘流形的“平移对称性破缺”临界点。
就像用特定频率的音叉能共振特定物体,此刻他的念力通过这一频率,与暗物质晶格的能量场形成了隐秘的耦合。
指尖轻动间,修炼舱角落一块原本静止的暗物质样本竟微微震颤,他首次实现了用念力遥控暗物质晶格。
这一发现让他豁然开朗,原来“精神能量”与“物理能量”本就遵循同一套超弦振动方程,念力频率正是连接两者的关键参数,而维度卷曲半径则决定了这种连接的强度与范围。
尽管林轩顿悟到念力频率与高维空间的关联,能用7.83hz的舒曼共振触发暗物质晶格的微弱响应,但在感知阶段初期仍陷入困境。
他发现这种共振最多维持3秒就会溃散,只因意识流的细微颤抖会引发第十维度卡拉比–丘流形的“褶皱波动”,如同用颤抖的手握着音叉,精准的初始频率很快被扰动打破。
更棘手的是,强制延长共振会招致暗物质晶格的“能量尖刺”反冲,顺着念力链路刺向意识流,带来剧烈的头痛。
他尝试用分形念力网缓冲,却遭遇网格节点在7.83hz频率下诡异湮灭的问题——缺乏稳定的高维锚点,就像在流沙上搭积木,结构瞬间崩塌。
更挫败的是,频率哪怕偏差0.01hz,暗物质晶格的响应就从有序震颤变为无序抖动。
这让他清醒认识到,即便参透了“精神与物理能量同源”的原理,意识流的精度控制与高维参数的实时捕捉仍存在致命短板,就像握有公式却算不对小数点后的数据,差之毫厘便前功尽弃。
直到这天,他在修炼舱内激活全息设备,瑟兰长老展示的分形念力网投影,让他在这一阶段取得重大突破。
那网络通过层层分岔的结构,精准分离出不同频率的能量信号,将干扰波过滤在外。
“明白啦!”林轩恍然大悟,“感知阶段不是硬去‘听’清所有声音,而是该给念力加个‘滤波器’,像分形网这样分层处理信号和干扰!”
他当即尝试在意识流中构建类似结构,原本杂乱的能量杂音竟开始分层剥离,隐约能捕捉到电池核心稳定的能量脉冲。
这标志着他突破了感知阶段“信号识别”的核心难关,找到了从混沌能量场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关键方法。
通讯结束后,莱拉夫人对瑟隆长老感慨道:“林老弟总能在迷雾中找到捷径,别人要耗百年的感知阶段,我看他十年内就能成。”
2852年春,马洛克盯着力场武器测试面板上跳动的37%数值发愣,这是四级低等文明力场武器的热力学极限,能量转化时总有近三分之二在熵增中耗散,无论怎么优化结构都无法突破。
他把厄煞武器样本的拆解图摊在桌上,目光扫过湮灭腔的材质分析报告,当“暗物质占比26.8%”这个数字跳入眼帘时,突然想起林轩上周送来的理论数据包里,关于“额外维度能量引流”的公式。
当暗物质达到特定占比,能在湮灭瞬间触发“量子拍频”,像打开临时通道般从高维空间“借”来能量补充损耗。
“宾果!”马洛克猛地推倒手边的咖啡杯,滚烫的液体溅在演算纸上也浑然不觉。
他此前总在三维框架里死磕转化率,却没料到厄煞人早已跳出这个局限,26.8%的暗物质占比,正好是公式里“维度通道阈值”的精确解,这不是巧合,是对高维能量利用的精准计算!
他颤抖着手在控制台输入新参数,将湮灭腔暗物质占比锁定在26.8%。
当武器启动的嗡鸣声响起时,面板上的能量输出数值疯狂飙升,最终定格在68%,远超四级低等宇宙文明的理论上限。
马洛克盯着那个数字,突然笑出声:“林轩的‘维度能量耦合’模型,竟在武器上应验了!这哪是提升转化,分明是借了高维的力!”
2854年,泽娜对着厄煞医疗舱的拆解图愁眉不展,四级低等宇宙文明的医疗技术始终困在“线性修复”的框架里,像用针线缝补破布般一点点修补细胞损伤,效率低下且无法逆转深层衰老。
直到她翻到林轩传送来的“高维细胞拓扑模型”,其中提到“细胞状态是高维结构在三维空间的投影,衰老本质是投影角度的扭曲”,这句话像钥匙般捅开了僵局。
“原来如此!”泽娜猛地推开椅子,指尖在全息屏上划出细胞的高维模拟图。
四级中等宇宙文明应该从不纠结修复三维空间的损伤,而是通过调整细胞在十维空间中的“投影角度”,让那些因维度折叠产生的“衰老褶皱”自然舒展。
就像把卷起来的纸重新展平,纸上的皱纹便会消失,根本无需费力去抚平每一道折痕。
她按这个思路改造修复液,加入能引导细胞维度坐标微调的纳米因子。
当第一组实验数据弹出时,屏幕上的绿色曲线陡然上扬:细胞衰老逆转效率比低等技术提升40%,原本需要三个月的脏器修复周期被压缩到四十天。
泽娜对着视频通讯器举起样本皿,眼里闪着光:“林轩的维度投影理论太关键了!我们困在三维里缝缝补补时,四级中等宇宙文明早学会了转动高维的‘纸卷’。”
2854年底,林轩的念力感知出现突破,他不再被能量场中混沌的“杂音”完全困住。
意识流在接触能量电池时,能穿透表层干扰,模糊捕捉到内部能量流动的轮廓。
比如能分辨出能量从核心向边缘扩散的大致方向,以及不同区域能量密度的强弱差异,就像隔着毛玻璃看到物体的大致形状。
这标志着他初步掌握了念力“滤波”的方法,从感知阶段的“信号混乱期”迈入“轮廓识别期”。
亚瑟拿着扳手路过修炼舱时,正撞见林轩结束修炼出来。
见他脸上带着难得的轻松,忍不住打趣:“今儿没对着电池皱眉,是摸着门道了?”
林轩笑着点头:“总算能看出点道道了,不像之前跟瞎猜似的。”
托尼从旁边探出头:“那我跟埃隆的赌约是不是该提前改改?”
埃隆在远处接话:“改啥?反正输的肯定不是我!”
托尼斜眼瞥了眼远处正偷偷往工具箱里塞新便签的埃隆,突然扬声喊:“亚瑟,把上次赌洗碗的账本拿来!某人一直在说‘输的肯定不是我’,现在怕是得提前练练擦货舱的祖传手艺了!”
埃隆手一抖,便签“啪嗒”掉在地上,上面“赌林轩感知阶段至少耗二十年”的字迹还沾着油污。
他慌忙踩住便签,梗着脖子回嘴:“急啥!等他能凭空修引擎再说!”
话音刚落,就见林轩从修炼舱走出来,指尖轻轻一点,维修间角落里一把扳手“嗖”地飞起,稳稳落回工具架,正是埃隆昨天找了半天的那把。
三人瞬间石化,亚瑟默默掏出计算器:“按赌约,半年清洁加三个月废料舱……埃隆,建议你现在就开始研究清洁剂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