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几天,安然和安东生每天都忙着采菌子、晒菌子,刘慧娘和安子恒就在家里忙着清洗晾晒菌子,还要抽空出去打些兔草。安然跟着安东生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山上捡菌子,为了能多采一些,父女俩每天跑两趟,早上去捡一趟,吃完午饭再去一趟。

几天下来,父女俩捡回来的菌子越来越多,安然看着院子里晒得满满当当的菌子,还有杂物间里放着的两麻包袋干菌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终于,在第八天的时候,安然发现采回来的菌子都已经晒干了,她连忙把这些菌子都收了起来,装进了几个布袋子里。

“安然,这些菌子都晒干了,我们什么时候拿去镇上卖啊?”刘慧娘看着安然忙碌的样子,问道。

“娘,明天正好是赶集的日子,我们明天就去镇上卖吧!”安然说道。

“好,那娘明天早点起来给你们做早饭。”刘慧娘说完,就转身去厨房准备晚饭了。

门口,安东生担着水桶走了进来,安然看到安东生,开口问道,“爹,菜都浇完了吗?”

“嗯!都浇完了,我去村长家走一趟,借用一下他们家的牛车,明天镇上赶集,我们把菌子干全部拉到镇上去卖掉!”安东生说完放下水桶就又出门去了。

村长家住在村子中间,隔着村里的祠堂不远,池塘门口就是一棵老槐树,而安东生家是在村口的位置,中间还隔着好一段距离,安东生迈着大步,沿着村间小路朝村长家走去。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与这宁静的乡村景色融为一体。

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已经冒出了袅袅炊烟,一路上,安东生也遇到了几个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的村民,因为不是很熟,大家打了声招呼之后就走了。

到了村长家门口,安东生轻轻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村长探出头来,一见是安东生,便笑眯眯地说:“哟,是东生啊,快进来坐。”

安东生进了屋,和村长寒暄了几句后,便说明了来意:“村长,我明天想去镇上赶集,想把家里的干菌子都拉去卖了,想跟您借一下牛车。”

村长闻言,爽朗地笑道:“没问题,牛车你就拿去用,用完了给我送回来就行。你们家的菌子晒得不错,这次去镇上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安东生连声道谢,“对了,村长,我想了解一下村里的水田是怎么卖的?大概是什么价钱?”

村长一听安东生问起水田的事,眼神里闪过一丝意外,但随即又恢复了和蔼的笑容,缓缓地说道:“哦,你想买水田啊,这是个好事。咱们村的水田,位置不同,价格也有些差异。靠近河边的,灌溉方便,土壤肥沃,价格自然就高些;而远离水源,地势稍高的,价格就相对便宜些。不过,大体上,上等良田一亩大概在六两银子左右,中等田四两银子一亩,下等田二两银子一亩。”

安东生点了点头,心里默默盘算着。他深知家中的积蓄并不多,想要一下子买很多水田是不可能的,但哪怕是能买上一两亩,也是对家里未来生活的一个保障。

“村长,那我能不能先看看有哪些水田是打算卖的?我想先看看情况再做决定。”安东生诚恳地说道。

村长想了想,觉得这也是个合理的请求,便答应道:“行,明天赶集回来,我带你去看看村里几处准备出售的水田。你可以先去看看,心里有个数。”

安东生感激地点点头,又和村长聊了几句家常,便起身告辞了。他迈着轻快的步伐往家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回到家,安东生把借到牛车和村长同意带他看水田的事情告诉了家人。安然和刘慧娘听后都很高兴,尤其是安子恒,虽然他还小,不太明白父亲为什么要买水田,但看到父母高兴,他也跟着拍手欢笑。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就忙碌起来。刘慧娘做了一笼野菜包子,等安然他们吃完后,刘慧娘又给他们装了几个在路上吃,安东生和安然便装上干菌子,四麻包袋的干菌子加上几个装满菌子的布袋子,把牛车装得满满当当的,安然在牛车上找了个位置坐下,安东生赶着牛车向镇上出发了。

安然他们出来的早,早上天没亮就起床准备了,卯时(大概是早上六点多)出发,到镇上的时候也不过辰时(中午九点左右),因为是赶大集的日子,镇上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

街道两边店铺林立,茶楼、酒楼、首饰铺、布庄等应有尽有,路两边的空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

安然看着这熙熙攘攘的街道,心里很是欢喜。“爹,我们先去凤鸣楼问问看吧,看他们收不收,不然这么多菌子光靠摆摊的话不知道得卖到什么时候呢。”安然一边打量着街上的东西,一边开口。

“诶,那就先去凤鸣楼问问看。”安东生继续赶着牛车往镇中心去,因着上次跟陈力走过一次,安东生已经记得去那里的路,走了没多久,牛车就停在了凤鸣楼的前门。

许是风鸣楼的掌柜管理的好,里面的伙计并没有因为安然他们身上的破旧穿裳就看低他们,见安东生把牛车停到了一边,一个身材矮小的店小二就上前问道,“这位大哥,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吗?”

安然见伙计态度这么好,也笑着开口回道,“是这样的,小二哥,上次我们跟着陈力叔来找陶掌柜卖过野味,当时陶掌柜说以后有野味的话还可以送来你们这,这不我们上山采了一些野菌子晒成了菌子干,就想着来问问陶掌柜的收不收。”

店小二一听,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即热情地笑道:“哦,原来是陈力叔介绍来的啊!那你们稍等片刻,我这就去请陶掌柜出来。”

说罢,店小二转身快步进了酒楼,不一会儿,就领着一个身着锦袍、面容和蔼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正是凤鸣楼的陶掌柜。

“安东生兄弟,安然侄女,别来无恙啊!”陶掌柜一见他们,便热情地打起了招呼,显然还记得上次的交易。

安然没想到陶掌柜还能记得他们的名字,连忙行礼,安东生笑道:“陶掌柜客气了,这次我们来是想问问,我们晒的这些菌子干,贵楼是否愿意收购?”

陶掌柜闻言,目光落在了牛车上那几麻包袋和布袋子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兴趣,他点了点头:“自然愿意,能否让我先看看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