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凌川看了他一眼,“如今京城局势复杂,我在这里反而能避开一些纷争。而且,我在这里过得也挺好。”

凌二点头称是,“主子说得是,这山村宁静祥和,安姑娘也温柔善良。”

凌川想起安然,嘴角不自觉上扬,“是啊,她和京城那些名门闺秀不同,简单纯粹。”

这时,天色更暗了,凌川起身,“我该回去了,安然还等着我吃晚饭。”

凌二和凌四把他送到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凌川加快脚步往家走,心里满是对安然的牵挂,想着家中那温馨的灯火和可口的红烧鱼。

凌川走在回自家的路上,看着周围的夜色,心里想着安然在厨房忙碌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回到家,厨房里飘出阵阵鱼香,安然笑着迎上来,“你回来啦,鱼马上就好。”一家人围坐在桌前,享受着这顿丰盛的晚餐。 凌川回来后,也走进厨房帮忙生火。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红烧鱼的香味。

安子恒站在灶台前,眼巴巴地望着锅里的鱼,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安然笑着说:“别急别急,马上就能吃啦。”

等鱼做好后,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开始享用这顿丰盛的晚餐。红烧鱼色泽红亮,味道鲜美,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安然看着家人满足的模样,心里也觉得格外温暖。这平淡又充实的日子,正是她所向往的。

这之后的几天,安然除了帮助晒竹笋,就是照顾家里的菜地,期间还上山摘了一次茶叶,炒了十三斤多的干茶出来,第五天的时候,家里终于晒好了第一批笋干,安东生称了一下,差不多一百斤的样子。

“爹,明天我们就去一趟镇上吧,去找下陶掌柜。”安然说道。

“嗳,眼看这竹笋越堆越多了,我嘴角都要起泡了,这要是卖不出去咋办啊!”安东生焦急地说道。

“没事的,爹,你相信我,你女儿我哪次骗过你。”安然自信满满地说道。

看着她一脸自信的样子,一旁的凌川笑了笑,可能这就是她吸引他的地方吧,总是有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第二天一早,第一次供给打鸣的时候,安然就起来了,她借着窗外洒进来的月光轻手轻脚下了床,房间传来窸窸窣窣的穿衣声,没一会,安然就收拾好了一切出了门,她生怕吵醒了家里人,连走路都一踮一踮的,不发出一点声响。

悄悄打开厨房的门,熟练地生火,先烧了一些开水,把放在橱柜里的笋干先泡上了,笋干别的都好,就是这点比较麻烦,必须提前泡发,不然做起来要花的时间会要很久,而且也不软烂。

趁着泡笋干的功夫,安然又洗了几根番薯出来,准备熬上一锅番薯稀饭,又拌了玉米面贴了十几张玉米饼出来,放在锅里温着,安然这才坐在厨房里准备打个盹。

“然儿,你怎么在这睡着了。”刘慧娘披着外衣进来的时候,就看到安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连忙叫醒她。

安然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娘,你怎么起来了。”刘慧娘摸了摸她的头,“你这孩子,起这么早,也不多睡会儿。”

安然伸了个懒腰,“我怕来不及,早点起来把笋干泡上,等会儿还要去镇上呢。”

刘慧娘看着锅里的番薯稀饭和玉米饼,心疼地说:“然儿,你这一夜没睡好,还做了这么多吃的,辛苦你了。”

安然笑着说:“娘,不辛苦,等会儿我们吃完就出发,争取把笋干都卖出去。”

这时,凌川和安东生、安子恒也走进了厨房,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起了早饭。

饭后,安然把泡好的笋干装到背篓里,又把干茶叶放到里面,凌川背了五十斤的干菌子,安东生则背了五十斤的笋干,三人就顶着晨曦出了院门,往镇上走去。一路上,安然心里既期待又紧张,期待着能和陶掌柜顺利做成生意,紧张着万一这次没谈成该怎么办。不过,她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暗暗给自己打气,相信一切都会顺利的。

安东生走在前面,安然走中间,凌川跟在后面,三人就上了山道,许是太早起来的缘故,安然一路哈欠连连,把后面的凌川看得都心疼不已。

“下次别那么早起来了,本来带孩子就累,这休息不好怎么行呢。”凌川看着前面的小女人说道。

安然听到突然出来的声音,生生把准备打的哈欠给憋了回去。“呵呵,我也不想这么早起床的,这不是想着要把笋干先泡发了嘛,不然就这样带去镇上再泡发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呢。”

“然儿,怎么不昨天晚上就泡了呢?”前头的安东生问道。

安然挠挠头,“爹,我昨儿忙完都晚了,就给忘了。不过早上泡也来得及,不耽误事儿。”说着又打了个小哈欠。

凌川走上前,“来,我背你一会儿,你眯会儿。”

安然红着脸推辞,“不用啦,我能自己走。”

可凌川不由分说,一把放下身上的背篓,将她背了起来。

又把装着干菌子的背篓背在胸前,继续朝前走去。

“凌川,要不把背篓给我吧,你这样不好赶路。”安东生看了看他身前的背篓说道。

“不碍事的叔,我力气大,能跟着。”凌川笑着拒绝。

安然靠在凌川宽厚的背上,困意一下子就涌了上来,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安东生在前面看着,笑着摇摇头,心里也觉得这凌川对安然是真心的。

出了山道走上大道,安然才悠悠转醒,发现自己还趴在凌川背上,脸一下子就红透了。她赶紧下来,整理了下衣衫。

三人没有着急往镇上赶,而是在路口等了一会,见有辆牛车缓缓驶来,安然挥了挥手。

赶车的老伯“吁”的一声,牛车刚好停在了几人面前。安然抬眼望去,见是老熟人李老头,她笑嘻嘻地打招呼,“李老伯,好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