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儿自知理亏,赶紧讨饶道:“常嫂子,是我的错,你可别生气啊!”
今儿太冷了,赵月儿起来后,看到外面下了雪,想着常氏应该今天也会晚点来,于是又钻回被窝里,想再暖和一会儿。
常氏见赵月儿放低了姿态,也不计较了:“赶紧生火吧,还能暖和点儿。”
一直生活在小世界里的五花肉,哪里见过雪,看着到处白茫茫一片,只觉得晃眼。
又好奇地上的东西是什么,一会儿抬蹄子踩一下,一会儿又低头闻闻,若是忽略它那庞大的身躯,看着还挺萌的。
半个时辰后,饭做好了,家里的人也陆陆续续起来了。
村民早已开始扫院中的积雪,只差路上没人扫。
勤快的人去水沟那边挑水,懒一点的就从院中选些干净的雪,烧化后,直接充当水来煮饭食。
小孩子在雪地里玩的不亦乐乎,就连沈秀都带着顾平安,一起跑到了村子里玩。
村子里孩子多,在一起玩儿也会更热闹些。
村长笑呵呵的看着这漫天大雪,心情也是极好:“瑞雪兆丰年呀!明年定是一个丰收年。”
李氏放下手里的扫把:“先甭惦记明年了,该吃饭了,咋没见时安、时立呢?”
村长努了努嘴:“喏,跟一帮孩子搁那打雪仗呢!”
“时立就算了,时安咋也去跟小孩子混在一起?都十七了,这搁外面这年纪都成亲了,说不好娃娃都有了。”李氏抬着头往外面瞅。
村长捋了捋胡子,倒是没反驳啥。
这年纪是该说上媳妇了,只是这村里大多都是同姓,族谱都上在一起,肯定是不能结亲的。
村长想想都觉得发愁:“村里外姓人家的也就那三四家,家里也没有合适的闺女。”
“就是啊!要是外姓人多一些,就好了!”李氏说完,也觉得有些好笑,什么时候外姓人竟成了香饽饽了。
灶屋里的柴火不够用了,韦氏刚好出来拿柴,听到公婆的交谈声,眼睛微闪了闪。
吃饭的时候,韦氏就试探着问道:“时安,你想娶媳妇吗?”
韦氏突然说起这个,沈时安有些无措,脸也跟着红了起来。
李氏有些不解:“我知道你也担心时安的婚事,可村里又没合适的闺女,你在这时候提起媳妇,是想扎谁心窝子呢?”
韦氏当娘的操心孩子的婚事,是很正常的,只是李氏一想到村里的情况,就觉得韦氏不应该在这时候提出来。
沈时安红着脸没说话,他都这么大了,怎会不想娶妻,只是不想家人担心罢了。
韦氏看了看众人的表情,笑道:“你觉得周小妹如何?”
“周小妹?”
屋里的人,齐齐愣了一下。
李氏更是一拍脑门:“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之前光想着村里没合适的,却忘了沈禾家有啊!”
“这一说我才想起来,那闺女是不错,干活是一把好手,就是不太爱说话。”
韦氏道:“只要心思正,不爱说话也没什么,总比那些乱嚼舌根的强。”何况他们现在也没得挑。
村长听完默默点头:“是这个理儿。”
韦氏一听公爹都是赞同的,又赶紧道:“那咱们啥时候去提一下。”
村长道:“也不能太冒失了,毕竟是沈禾那丫头的人,让你娘先去跟余老太太透个口风。”
李氏一听急吼吼道:“我现在就去,这事儿赶早不赶晚。”
韦氏趁婆婆出门前,赶紧道:“娘,说这事儿的时候避着点人,咱村里可是有不少年轻小伙子的。”
“放心吧!这我懂。”
沈时安坐在边儿上,愣是一句话都没插上,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我的婚事就这么定了?”
他这会儿整个人都是懵的,这不是自己的终身大事儿吗?
怎么这会儿感觉没自己什么事儿似的?
不过一想起周小妹的模样,沈时安心里还是挺激动的。
沈小花就在一边儿傻笑,“哥,我要有嫂子了?”
沈时安脸红一秒,扭头道:“你也是大闺女了,再过两年也不知道会好过哪个小子?”
沈小花顿时脸红的要渗血:“娘,你看我哥!”
韦氏瞪了一眼长子:“你呀!别拿你妹妹打趣。”
不过沈时安说的也没错,女儿今年已经十五了,确实就快到了嫁人的年纪。
韦氏也不得不正视起这事儿,心思也跟着活泛了起来。
适龄的男子倒是不少,排除同姓的,剩下的还是有几个合适的,只是这人品好坏,还得好好观察一下。
要说村里的年轻人,没成亲的也有不少,只是这生活刚安定下来,暂时还没人去想这些事儿。
沈禾家的院子里。
这会儿男的扫雪,女的收拾碗筷,都在各忙各的。
小孩子又跑到村里玩儿去了。
平时烤火的棚屋里头,李氏这会儿已经跟余氏聊上了。
对这个曾经给过沈禾吃食的村长夫人,余氏还是挺有好感的。
两人聊了一会儿,李氏就说起了正事。
“老嫂子,你觉得我家大孙子咋样?”
这种话题余氏很熟,甚至在一瞬间怀疑过,她是不是惦记上沈禾了。
但一想到他们都是沈家人,又觉得不可能。
“挺好啊!”余氏对沈时安的印象不深,只是人家都这样问了,她肯定会说好。
“那你觉得周小妹咋样?”李氏压低声音,神秘兮兮道。
余氏当即松了一口气,笑道:“都是好孩子。”
都是老人精,李氏话都说到这儿了,余氏当然明白她的意思,只道:“等有空,我去探探那丫头的口风。”
“那就多谢老嫂子了。”李氏喜滋滋的,心情颇好,陪着余氏又闲聊了一会儿,才回去。
李氏走后,余氏想了想,还是先去找下沈禾。
沈禾这会儿还在睡着呢,只听到外面的人喊着好大的雪,就是不想起床。
“禾儿,还在睡吗?”
沈禾听到外婆喊她,才磨磨蹭蹭的从被窝出来,开了门后,又重新钻进被窝。
余氏跺了跺脚上的雪,走进沈禾的屋里,顺手又把门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