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禾笑着摇了摇头:“就几句话的事儿,不用麻烦。”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今天去镇上买了不少糯米,就想着下午带村民们一起去捡些竹笋壳,明天好多包一些粽子,让大家伙都能好好过个节。”
去年包粽子的时候用的是槲叶,可这盆地里,沈禾转了这么久就没遇到槲树。
芦苇倒是有,就是距离太远了,为摘粽子叶走上大半天的路程,实在是不划算。
反倒是那片竹林离他们住宅的地方,相对来说近的多。
用竹笋壳包粽子还不容易漏,还带有淡淡的竹子清香。
而且这个季节应该还有竹笋,选择去竹林可谓是一举多得。
村长一愣,然后笑道:“哎呀!这是好事呀!只是这样就又让你破费了。”
“嗨!这都小事儿,也就今年大家刚来,等以后就没有了。”
沈村长一听也是,哪能年年让人家破费呀,人家又不欠这些村民的,反倒是村民们欠沈禾的太多了。
不过现在也不是感慨这些的时候,村长道:“那你先回屋坐一会儿,我先去通知二村还有三村的村长,再去通知村民们。”
沈禾摆摆手:“不坐了,您先通知去吧,等会儿村门口集合,一家去一个就成。”
“那成。”
“哦,对了,那里现在应该会有不少竹笋,他们需要也可以采些回来。”
沈村长闻言,连连点头,竹笋可是好东西啊,晒成干的能保存很久。
沈禾交待清楚,就回了自家,想了一下,自家就不需要去那么多人了,仆人就不去了,就带上姓卫的几个小子就成。
村民们听到沈禾要包粽子给大家过节,顿时欢呼起来。
基本上跟着去的都是自家的壮劳力,也是为了能多采一些竹笋回来,要是去的是体弱的女子,就是采了再多竹笋也背不回来。
何况他们不止要采竹笋,还得捡竹笋壳呢。
一刻钟后,村民们聚集在村口。
除了一家一人外,三个村长也跟着,也是为了维持秩序。
不过三个村长是空着手,估计是为了避嫌,省的有嘴碎的人他们一家掰两份竹笋。
沈禾却不以为然,就让三个村长也带上篓子,既然都去了,也不能白跑一趟。
等到了竹林,果然许多竹笋都长出来了。
有些还是刚冒头,有些已经是一人多高了。
这里的竹笋还是挺大的,跟老宅那边的竹笋也不是一个品种。
这儿的个个都有腿粗,基本几个笋子都能装一篓子。
村民们为了多带一些,基本都是现场剥皮,这样只要笋肉,就能多带几个。
可也不能把篓子装满了,毕竟还要装一些老竹笋壳,这也是沈禾带他们来这里的目的。
“今天还是主要捡竹笋壳,想要竹笋等过两天还带你们来采。”
竹笋清香,算是菜中珍品,新鲜的吃着脆嫩,做成笋干也很不错。
等到冬天菜少的时候,泡上一些笋干,用来炒个熏肉,腊肉之类的,既能果腹也是一道美味。
等回去的时候,院子里已经泡了二三十桶的糯米。
村长又安排人,在河边用石头拦了一个水池子。
采回来的所有笋壳都丢进池子里,要用水浸泡一个晚上。
如果是急用的话,也可以用水煮,不过他们是要到明天才包粽子,所以并不着急用。
端午节当天。
沈禾家来了许多妇人帮忙包粽子,这些人都是村长挑选出来比较爱干净的。
仆人又拎来了好几个木桶,有些桶里装着腌好的肉块,也有一个桶里是放着板栗,还有一个桶里是红枣。
竹笋壳也已经清洗干净,这会儿一篓一篓的往妇人聚集的地方抬。
过了一会儿,村里来了十几个小孩,在边上疯玩。
院子是泥巴地,跑起来会有灰尘扬起。
没多大一会儿,就被妇人们撵了回去。
如今温言要照顾婴儿,也不能给这些孩子授课,要不然这几个村子的孩子哪能这么乱跑。
学武的话这天气又太热,一个搞不好就得中暑,也是麻烦,再说曹丁卫还得开荒地。
虽说现在开荒,也种不了田,但好歹得提前开出来才行。
等再晚点还可以种秋水稻,冬天的时候也能种冬小麦,还有冬季吃的蔬菜也是要种的。
不过沈禾想着,今以后村民们应该就不用再下山买种子了,毕竟自个地里种的粮食足够多。
完全可以挑选一些颗粒饱满的当做种子。
这样村民们就是下山买东西,也可以减轻很多负担,只买山里没有的就行。
粽子包好后,余氏就犯了难。
“这么多粽子,咱家那几口锅可不够用的,是不是得从村里借一些锅?”
沈禾听罢摇了摇头:“就现在给分了吧!各自拿回去煮呗!也省的麻烦了。”
余氏一拍大腿:“就是啊!我咋没想到呢,还得是禾儿聪明些。”
沈禾咯咯直笑,“外婆您也就是一时没想起来罢了。”
“老了,跟你们这些年轻娃娃比不了了!”余氏笑着,一眼又看到正在忙碌的张翠娥。
“禾儿,这赵月儿嫁人之后,她那老娘张氏也是要跟着过去的吧?”
沈禾顺着余氏的视线看了过去,那张氏还算勤快,事也不多,沈禾对她的印象还不错。
“应该是吧!毕竟曹家也没长辈,张氏又是一个人,她跟着女儿生活倒也没人会说三道四。”
余氏点了点头,又道:“等下午就得让人开始准备明天酒席用的东西了吧?”
“嗯,反正咱们人多,肯定也忙的过来。”
“那倒也是。”
沈禾想起昨天买的红纸,就道:“得找几个会剪刀喜字的,倒是多贴一些,也显得喜庆。”
余氏想了想:“这个青山的媳妇就会剪,前两天她还在说呢,他们上次跟你去城里就买有红纸,韦氏提前就给剪好了。”
“哦,那我现在就去跟村长说,就让韦婶子来帮忙多剪一点。”沈禾说着就站起了身。
余氏点头:“行,那你去吧,我也让他们数数有多少粽子,才好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