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乾杀猪匠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下一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韩奇胜听闻动静不对,下得城墙一看,巨大的城门上已经有三个巨大的豁口,瘦小的士兵已经能够直接爬进来。

“都给老子回去,填不上,全都死在这里!”韩奇胜面露凶光,他全家老小都在比阳城,只能选择在此跟敌军死磕。

若是交战第一天就溃败,等待他的,恐怕是满门抄斩。

从对方大军抵达城下,李奇胜就知道自己守不住青台镇,但是为了全家老小的身家性命,他至少得守住三五日,然后再撤到方城县。

不战而逃或者一战即溃的罪名,他都担不起。

他没有想到敌军的攻势这么强大,几乎打得他没有还手之力,更加没想到,这坚固的城门,根本挡不住对方的炮击。

之前李奇胜还不明白,为何区区山贼,能够屡屡击败北元精锐,如今看来,败得不冤。

李奇胜亲自带着亲兵护卫督战,士兵硬着头皮继续搬动石块,却一直提防着可能出现的炮击。

“嘣!嘣!”熟悉的炮声再一次响起,那些原本在码放石块的士兵都贴着墙或是趴在地上躲避,性命攸关,一个个都跟开窍了一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人可以躲避,城门却无法移动,再一次被密集铁弹射中,直接开始支离破碎,更多的铁弹射在后面的石块上,溅起的碎石好似刀子一般,碰着就是血流不止。

“冲!”武安君一挥手,麾下重盾兵首当其冲,顶着城头的羽箭跟落石,护着炮营的虎蹲炮就往城门下杀去。

虎蹲炮陆续开火,直接把城门洞全覆盖,随即重盾兵翻越障碍,用重盾构筑一道防线。

后面的士兵迅速清理,一炷香的功夫,就清理出足够火炮进出的道路。

十几门虎蹲炮被拉到前面,直接朝着对峙的北元士兵开炮,缺少重盾防护,对方跟割麦子一样成片倒下。

李奇胜知道这城门是守不住了,立刻带着麾下亲兵撤退,试图利用对地形的熟悉,继续跟敌军打巷战。

越来越多的士兵涌入青台镇,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投降才是最好的选择。

武安君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青台镇的街面上,如今只有李奇胜还带着数十人在负隅顽抗。

这数十人就是青台镇最后的精锐,也是李奇胜用重金砸出来的。

若是可以,李奇胜自然想要逃出去,但是武安君这个不讲武德的,每个城门都布置了兵力,还有数支骑兵在城外游弋,根本逃不掉。

现在李奇胜被堵在东门下,城内外都是大批敌军,他已经插翅难逃。

“这是非死不可?”武安君骑在马上,看着一身血迹的李奇胜,显然杀了自己麾下好几个士兵。

“大乾暗弱,钩心斗角,岂是长久之道?武安君,本将劝你,不如早作计较!”李奇胜干脆豁出去了,为了比阳城的家小,说不得只能死路一条走到黑。

“你我本都是汉人,大乾朝廷,才是正统。”武安君愕然,这小子居然还劝降自己来了,这种局面也敢开口。

“正统?何为正统?他们不修武德,不重军事,疏于操练,这才有了汴京事变。如今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也敢妄称正统?天下之大,有德者居之!在南乾,武将不过是那些庙堂之上养的狗,叶战厉不厉害?结局呢?”

“武安君,本将承认,你很能打,但那又如何?下一个叶战而已!”

“但是大元不同,只要你能立下军功,灭掉南乾之后,封王也只是寻常!”

李奇胜试图打动武安君,毕竟在大乾,武将确实地位不显。但是他不知道,武安君虽然干的是带兵的活,但是身份却是文官,宣德郎虽然地位不显,但那也是正儿八经赐的进士出身。

“谬论而已,给你选择,投降还是死亡!”武安君无动于衷,他岂会被对方三两句就打动?

无论是大乾还是北元,其实没什么区别,当你没有足够实力的时候,最好保持低调,不然容易被拿来杀一儆百。

“既然你执迷不悟,本将也救不了你,我死之后,朝廷自会为我报仇!”李奇胜现在想逃也逃不了,投敌的话,自己下场搞不清,但是家人老小肯定全完了。

“好,你一个人死,还是一起上路!”武安君点点头,既然想要以死报效北元,那就成全对方。

“诸位,我们来世再做兄弟,今日,随我杀敌!”李奇胜一声大喝,当先朝着武安君冲去。

“都让开!”武安君叹息一声,今日到现在,也不过才到手不到一百的杀戮值,正好趁机收获一些。

李奇胜原本做好硬拼重盾兵的准备,却发现突然打开一条通道,直抵武安君面前。

他不知道,这个青年为何敢这么放肆,可既然如此小瞧自己,那就给对方看看自己的厉害。

李奇胜将长刀拖在身后,脚下速度越来越快,在离武安君一丈远的地方,脚下用力一顿,整个人犹如大鹏展翅,将长刀高举,朝着武安君力劈而下。

武安君右手长枪,疾风枪法将对方的长刀磕飞,左手长刀一闪而过,割破对方的咽喉。

李奇胜带着一丝不可置信,他想不明白,自己方才固然处于劣势,可居然一招都没走过去,当真是个笑话。

武安君不去管李奇胜,直接驱马上前,刀枪齐用,连杀七八人,剩下的人终于停下脚步。

主将已死,眼前的敌将又根本不可能战胜,白白送死毫无意义。

“先押下去!”武安君有些郁闷,刚才入账三十多杀戮值,此番攻打青台镇,连二百都没凑到。

自打上次被荣义山的顾御剑法惊艳到,武安君就觉得自己缺一门刚猛暴烈的武技,现在就想多攒些杀戮值。

不过区区一日光景,整个青台镇就重新归于宁静,就连城墙上的血迹都被清扫干净,看不出半分战争的痕迹。

让武安君欣喜的是,这青台镇居然还有不少物资,特别是羽箭,足有两万支,粮草也是不少,显然李奇胜准备固守的。

原本李奇胜是下令烧毁所有物资,但是守卫仓库的都头直接无视了李奇胜的命令。

“你叫什么名字?”武安君翻身下马,这样的人,必须得给予优待,算是千金买马骨。

“小的名叫温良司,原本负责看守仓库,见过武大人!”温良司知道城破在即,就起了拿物资换取待遇的想法,他一个看守仓库的都头,凭什么要给北元殉葬?

“你做得很好,想要什么奖励?”武安君点点头,此人言谈举止,倒不是个粗鄙之人,应该读过书。

“小的不求奖励,只求在大人麾下效命!”温良司很清楚,既然城破投降,北元肯定回不去了,只能跟武安君一条道走到黑。

“好,你先随我,为军中参谋,负责帮我料理军需,如何?”如今武安君身边还真就缺这么个人。

以前人少的时候还好,现在队伍越来越庞大,虽然有辎重营供应物资,但是牵扯到各营的分配使用,事无巨细都要他操心,简直就是头大。

温良司能被安排掌管仓库物资,想必也是擅长此道,如此也算老本行。

“愿为大人效力!”温良司大喜,这个参谋看似无品级,但却是相当于武安君的助手,靠近权力中心,多少人可望不可即的位置。

“来人啊,带温参谋去见紫电,告诉他,从今日起,粮草物资的事情,由温参谋代我料理。”武安君松了一口气,希望这温良司能够办好此事,毕竟他被牵扯了太多的精力。

武安君一直关注着比阳战事,数十匹探马轮番来报,战事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辛表程带着大军在比阳实行围三缺一的策略,跟蒲仙敖烈日日激战不休,据探马回报,双方的伤亡极大。

武安君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前去助阵,毕竟火炮在攻城时的作用还是不错的。但是一想到硫磺那高昂的价钱,武安君就打起退堂鼓,显然辛表程自己是没有火药的。

“大人,咱们若是去了,恐怕人家还以为去抢军功,惹人生厌。不如早早把方城县打下来,也该要过冬了!”杜老三扯了扯身上的披风,这秋风吹得人直哆嗦。

若不出意料,最多半个多月,估计就要下雪。之前的存货跟后来抢来的皮毛,也不够六千大军用的,估计能凑够一半,剩下的只能窝在军营烤火了。

“确实,咱们这边拿下方城,比阳就成了孤悬在外的孤城,对于守将的心理压力极大,也算帮他们一把了。”狂风附和,人家打生打死,死了那么多人,自己等人不亲自去,肯定不合适。

“也罢,就先打方城,方城城墙高大,人口众多,恐怕三五日不行。七日,本官准备集中优势兵力,七日内,破城!”武安君也拿定了主意,自己就好好当好偏师,把方城拿下来。

原本武安君是想着,青台镇拿下,只需驻守一个营,就能护住泌河粮道,若是有他相助,比阳之战显然更省力些。

但从如今麾下的态度来看,显然此时贸然过去不合适,就摘桃子的嫌疑,那还是优先打下方城。

若是能够坐拥湖阳、泌阳、方城三县之地,武安君治下人口将达到十五万,按照十抽一的极限比例,可以供养一万五千大军。

考虑到一个骑兵的消耗抵上四个普通士兵,养现在这支六千余人的队伍也勉强够了。

待到明年夏天,在三县之地,尽可能多的种植高产水稻跟玉米,完全可以供养更多的军队。

方城县令习宏丰这些日子也是寝食难安,与梁勇商议再三,除了守城将士跟三班衙役,又在城中募集青壮六百,组织了一支千人的队伍。

不仅如此,习宏丰又与各乡里正协商,以征调徭役的名义,让各乡组织一千多青壮入城修缮防御。

原本只有三百士兵驻守的方城县,愣是给他扩充到两千多人,把仓库物全部拉出来,再征调工匠,十几天的功夫,愣是做到了人手一把长枪。

梁勇也是头一次指挥这么多人,慌乱是少不了的,也坚持每天操练,十来天下来也有了几分模样。

习宏丰看着仓库里粮食快速减少,那叫一个心疼,可也没办法,若是城破了,这些粮食就得拿去资敌了。

习宏丰跟梁勇在祈祷,只要青台镇能够坚持到下雪,今年就算过去了,来年开春,朝廷必然会派援兵抵达方城。

“习大人,这李奇胜是干什么吃的?区区一天就败亡!”梁勇气得嘴角发抖,现在离下雪估计还有大半个月,哪怕对方坚持个七八天,他也能好过些,现在倒好,估计明天对方就要开到城下了。

如今城中人手不少,可都是凑数的,能够撑住多少天,梁勇一点把握都没有。

“梁参将,那李奇胜也是勇武之辈,只能说,敌军太强大。”习宏丰跟李奇胜打过交道,不仅武艺高强,麾下更是有一支悍勇的亲卫,并不是草包。

“习大人,依你之见,我等该如何抵御?”梁勇沉吟一番,事到如此,多说无益,只能看如何度过这一劫。

“梁参将说笑了,本官忝为县令,不通兵事,自当全力配合!”习宏丰知道梁勇是个什么意思,大敌当前,总要分清权责。

“好,本将自当全力御敌,力保城池不失!”梁勇独揽大权,此番若是能够退敌,这份功劳足以保他高升。

出了县衙,梁勇本想直奔城头,却最终带着亲兵朝着城东的芙蓉巷去了。

梁勇跟李奇胜一般,家小都在比阳城,但是梁勇不甘寂寞,在方城偷偷养了个外室。这几日形势急迫,李奇胜都没顾得上,如今后面恐怕更加没空了,李奇胜便先过来看看情况。

梁勇作为方城的守城参将,也是生财有道,在城东的好地段买了一座三进的院子,还请了一个丫鬟跟老婆子伺候着。

“将军,你都好几日没来了,我想去寻你,可又怕你责怪!”梁勇将亲兵留在外面,刚进门碧桃就贴了上来。

“哎,这不是那天杀的大乾,不得消停,青台镇都被攻破了。估计不到两日,敌军就到城下,我得守城,后面更加没时间来了。”梁勇随着碧桃进入客厅坐下,丫鬟赶紧去泡茶端上来。

“这、好好的,怎么就打成这样了?”碧桃面露忧色,上次还听说在湖阳打仗,后来又听说城外有敌军肆虐,好在退去了。结果这还没一个月呢,又卷土重来,一天天的担惊受怕。

“此番,既是危险,也有机遇。据说比阳那边,打得也吃力,若是我能在此退敌,自然能够脱颖而出。”梁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危中有机,必须要把握住机会。

据说上面对唐州防御使张坚极为不满,若是他能够立下功劳,取而代之不过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