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只是一些意见不同的人在挑刺儿,或者发表阴谋论,指责许家庄用心险恶,手段卑劣,为了挣钱无所不用其极。
利用绝育剂的效果进行对比,从而绑架民意,再倒逼更多的城市购买绝育方案,从而攫取高额利润。
许家庄在绝育剂上挣的每一分钱都不算干净,因为这是发不义之财。
许家庄的崛起绝对不应该受到追捧,更不该得到鼓励,不然以后会有更多的效仿行为,为了利益丧失基本的底线。
如果许家庄真正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大格局大胸襟,就应该实施免费绝育,不应该成为发财的杀手锏。
或许是有心人带节奏,这种讨论很快变成了各地相互之间的谩骂和攻击。
后来,又开始有人故意带地域、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节奏,导致地域黑、地图炮、城乡歧视、饮食歧视等现象沉渣泛起。
关于绝育剂的话题,每天都能上热搜,各大平台似乎也在纵容这种讨论,让热度自由发酵。
全国各地的网民开启了嘴上大乱斗,甚至有冲动的年轻人想要线下约斗,真人pK。
在这种纷乱当中,京城方面的喉舌报纸《城报》发表了重磅评论员文章。
标题为《绝育剂爆火,警惕社会现象娱乐化、低俗化、地域化》,文章中写道:
“近日来,一次规模庞大、参与人数众多的讨论和争议席卷全国。
“使得整个互联网平静不再,乌烟瘴气,甚至要传导到线下,引发社会混乱。
“事情的起因是许家庄发明的一种树木绝育技术,两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从而引发了全民的关注和争议。
“杨絮、柳絮、悬铃球是很多全国各地很多百姓的痛点,多年来深受其害。
“因此,绝育剂的出现吸引了庞大的讨论量,进而带来巨大的流量和利益。
“正是这种利益的驱使,导致当前关于‘绝育剂’的讨论充斥着娱乐化、玩梗化,充满低俗的攻击性。
“网民效仿古代宫廷中一种男性职业的称谓,称呼这些被绝育的树为‘公公树’、‘太监树’。
“更有甚者,根据脾气、性情、做事风格等特点,讨论那个地区的男性更像公公,是不是当地的绝育剂喷多了。
“如此玩梗,物化男性,实在恶俗。
“对此,我们深感痛心和不安。
“所有人讨论的不是绝育剂得以实现作用的原理,不是其技术手段有无隐患,是否存在安全风险,是否会带来其他的不确定性。
“而是沉浸在娱乐和相互攻击的氛围当中,颇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味。
“据悉,这种绝育技术才仅仅是发明的第二年,也是刚刚应用的第二年。
“其技术是否通过权威部门的安全监测和鉴定?是否经过可靠的实验性应用?
“对人、动物、昆虫以及微生物是否存在不良影响或引起变异的风险?
“是否会对物种繁殖和基因多样性造成威胁?
“没有人去思考这些潜在的风险,这绝对不是正常的社会氛围和有远见的做法。
“事实上,很多城市的管理者们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购买绝育方案。
“但是在有心人的撺掇下,民意汹涌,民怨沸腾,仿佛不购买绝育方案就是天大的罪过,就是对老百姓的不负责任。
“换句话说,城市的管理者们被汹涌的民意裹挟了,绑架了,不购买绝育方案就是失职,是怠政,甚至是犯罪。
“据了解,整体绝育方案的价格并不便宜,一个城市少则数千万,多则上亿,如此一笔额外的支出势必会给许多城市的财政带来不小的负担。
“城市的财政收入是有限的,这里多一块,那里必然少一块,一个萝卜一个坑,最后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至于拆了哪里的墙,不知道,其后果或许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显现出来的。
“杨絮、柳絮只是春天一时的困扰,但财政支出少了某一块,却可能是一个城市全年甚至数年的隐患。
“孰是孰非,孰对孰错,我们暂不考虑,我们不禁要问,城市的管理者们该不该始终坚持自己的工作原则和思路,该不该被民意裹挟?
“此外,我们认为,治理杨絮、柳絮绝对不是一刀切地‘绝育’了事,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是懒政。
“众所周知,所有的商业化养殖场都会对牲畜进行绝育处理,尤其是养猪业。
“因为对猪进行绝育后,会性情温和不闹事,吃饱就睡长肉快。
“那么,树木绝育后是否和绝育后牲畜差不多呢?
“我们认为是非常有可能的,届时就会导致树木一门心思生长,导致更加旺盛。
“这无疑会带来更多的连锁反应和潜在风险,影响国计民生。
“其一,行道树过度生长,无疑会遮挡街道两侧的门面房和招牌,影响行人和店铺之间的互联,影响生意和城市繁荣度。
“其二,行道树过度生长,可能会遮挡红绿灯以及交通警示牌,遮挡路灯,影响照明效果,给交通安全和治安安全带来隐患。
“其三,行道树过度生长,遇到大风雨雪天气,极易发生枝干断裂及树木倒伏现象,对群众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其四,行道树过度生长,就需要定期对行道树进行修剪,无疑会增加市政工人的工作量,修剪期间也会影响交通通行。
“其五……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互联网需流量,但不可只注重流量。
“经营一家企业,需要利润,但不可只注重利润。
“需要兼顾产品的安全性和社会责任感,方能成为长盛不衰的事业,照亮基层农村治理和发展的希望。”
……
这篇文章一出来,互联网上的纷乱暂时为之一静,《城报》可是京城的报纸,代表着心脏的声音,怎么能发表这种言辞激烈、倾向明显的文章?
其实对于网上的讨论,许关早有察觉,已经联系了何岳庭和王伟帮忙调查真相。
一定有人别有用心,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引起舆论,最后《城报》的文章作为最后一击,简直就是想要把许家庄一棍子打死的节奏。
许关意识到,这件事应该不会太简单,调用《城报》这种级别的媒体,目的恐怕并不是针对绝育剂本身。
就在这个时候,何岳庭给许关打来了电话。
“许关,对不住,这件事其实不是针对你和许家庄的,而是针对我的。”
许关惊讶:“何叔,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