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基因改造后,我带全村暴富 > 第372章 吓人的产量,全力支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2章 吓人的产量,全力支持

在华国,为了扶持国产大豆,种植大豆的补贴很高,个别省份一亩能补贴500块以上。

如此一算,种大豆比起种植其他粮食收入并不少。

何岳庭自然不认为许关是冲着补贴去的,所以他才奇怪。

许关直接道出了自己的计划:“何叔,我去年搞了一个大豆新品种,实验性种植了几茬,产量还挺高的。

“我买地主要是为了育种,不直接卖大豆。

“之所以买地,而不是租,主要还是为了育种的稳定性。

“要是卖大豆,多一点少一点都没有问题,但是卖种子的话,如果产量不稳定,就会很麻烦。”

何岳庭闻言来了兴趣:“高产品种?能有多高的产量,能比其他国产大豆高多少?”

何岳庭了解过,普通国产大豆一般亩产两百多到三百斤,再高就没有了。

再高就是国外的转基因品种,可以达到四百斤以上。

转基因大豆嘛,争议很大,有些人不以为然,有些人谈之色变。

华国国内基本不种转基因大豆,都是本土品种。

但进口不少,最近几年每年都在1亿吨以上。

但是转基因比普通品种产量高、挣钱多是事实,这个空白的市场迟早会被占领。

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种植转基因大豆和玉米。

国产普通大豆如果再没有突破,以后基本上就全是转基因的天下。

国内粮食价格多年保持基本稳定,提高产量才能多挣钱。

所以说到底,种植业最关注的就是产量问题,何岳庭也不例外。

听到何岳庭问产量,许关也不瞒着:“粗放种植可以高个两三倍,精细化种植可以高个五六倍吧!

“当然了,这个数据不够权威,我只是进行了小面积的种植试验,最多的时候只有几千亩,不能太作数。”

“嘶——”恐怖如“嘶”!

何岳庭一双虎目瞬间瞪大:“多少?”

“最高亩产可达1700到1800斤,但必须采用我自己的种植方法,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可行性。

“不过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放养式种植,达到1200斤问题不大。”

“这也太……”何岳庭不知道自己现在到底是什么心情。

虽然他一直很相信许关,但下意识地又觉得这个数字太过夸张,令人难以置信,有点超出他的接受范围了。

“没水分?不吹牛?”何岳庭在最后一次确认。

许关认真地道:“何叔,你啥时候见我吹过牛?其实也没有必要吹牛,如果可以的话,产量还可以继续提高,只是土地受不了。

“那样的话,一茬大豆就可能把土地的营养成分吸干,下一年什么都种不了,还不如细水长流,1200已经不低了。”

何止是不低啊,简直是太高了,有点吓人。

这个准女婿惯会吓人,每次的惊喜都是又惊又喜,先惊后喜。

“嗬——”何岳庭吐出一口气,沉声道,“这产量确实有点夸张了,所以你才需要购买土地,专门用于育种?”

许关点点头:“对,租种土地育种,掣肘太多,也不够稳定,万一影响后续的品种推广就不好了。

“另外,这些风沙盐碱地都是大片大片连在一起的,方便统一管理,以及大规模使用机械化。”

何岳庭深以为然,不管是出于哪个原因,这么牛掰的大豆品种,河阳县都必须全力支持,尽一切便利帮助推广。

毫不夸张地说,这关乎到华国本土大豆的崛起,是华国重新实现大豆自由的希望。

很多想法在脑子里很快过了一遍,何岳庭道:“既然如此,这件事我们要好好规划一下了,县里会尽可能地开绿灯。

“风沙盐碱地之所以收归国有,是为了防止不当开垦和使用,导致土地继续恶化。

“如果你有能力治理,那就没有不让你尝试的道理。

“目前县里大约有40万亩左右的风沙盐碱地,其中一半约20万亩属于国有,盐碱程度都非常高,几乎是寸草不生。

“你打算要多少?”

许关毫不犹豫地道:“20万亩全买下,能行吗?”

“这个……”何岳庭没想到许关胃口这么大,有点为难:“原则上可以,但实际上不能,至于原因嘛,不好明说,你自己体会吧。”

许关想了想道:“那不如这样吧,我买一半,10万亩,价格就按照市场价来。

“另一半10万亩我也可以负责给治理好,至于县里怎么开发利用我就不管了。

“这样大约不会有人说闲话或者搞事情了吧?”

何岳庭“嗯”了一声:“那剩下的20万亩呢?基本上都是各村的集体土地。

“因为风沙盐碱,基本上都是地产田,或者种树,或者搞成了鱼塘,种植、养殖效果都不算太好。

“长期如此,对宝贵的土地资源来说是极大的浪费,要不也一并处理了吧。

“县里会在买地价格上给你一定的优惠,就当治理费,你看怎么样?”

许关明白何岳庭的意思,一鼓作气,把全县的风沙盐碱地彻底消灭。

他是县长,必须为全县百姓考虑,为全县的整体发展考虑,那是他的工作。

当即,许关痛快答应:“没问题!何叔,我还有一个想法。

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全省范围内的风沙盐碱地数量也不在少数。

“何叔不妨问一问,如果其他地市也有治理的想法,也可以联系我。”

何岳庭愕然,然后很快明白了许关的意思:“10万亩你觉得不太够?想继续以这样的方式多买一些土地?”

许关道:“山南省这条几百公里的狭长的风沙盐碱带上,至少上千万亩相关土地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实在太可惜。

“与其撂荒,何不如共同开发利用?我有足够土地种植大豆,省里可以多出千万亩良田,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

何岳庭也被许关的想法勾起了想象力,如果能把全部风沙盐碱地治理好,山南省差不多多出10%的耕地,这将是多大一笔宝贵的财富!

“许关,你老实说,你最终的计划是多少?”

“何叔,我想一步步来,我也没有大规模的种植经验,第一批先搞50-100万亩。”

何岳庭沉吟了一会儿:“这个计划太庞大了,肯定需要省里领导拍板决定,及出面协调。这样吧,我帮你去省里跑一趟。

“我觉得应该问题不大,毕竟之前我们和省里已经有过很好的合作了,这次的事情又是双赢的好事,相信省里会积极考虑的。”

许关感谢道:“谢谢何叔,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