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海水淡化系统所有的产品都能实现一定的价值,将海水的利用率开发到了极致。
尤其是工业盐,可以直接卖钱,所以导致海水淡化的成本竟然是负的。
纯度极高、杂质极少的工业盐处理给华国企业,每吨只要500华币,只有高纯度工业盐国际价格的60%多。
石油区因为气候炎热,大部分海域的海水盐度很高,每淡化25吨左右的海水就能提炼一吨工业盐,以及近百斤的无机肥料。
一吨工业盐可以卖500华币,肥料自产自销,一百斤姑且算100华币,那么副产品的价值共计600华币。
吸盐荷花的成本可以忽略,人工费用也不多,抽海水过来需要电力,大概每吨需要1毛钱。
25吨海水就是2块5,凑个整算5块钱
600减去5,等于595,也就是说,每淡化25吨海水,可以赚595华币。
25吨海水得到24吨淡水,算一下,一吨淡水的成本是负的24.8华币。
也就是说,不外卖的话,每吨淡水毛利润24块8,如果往外卖水,可以再赚一笔钱。
估计这是世界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成本为负数的海水淡化工厂,淡化越多,挣得越多。
这有些恐怖了,所以许关不可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必须做个“假账”遮掩,以便必要的时候对外公布。
于是,在淡化成本中,最大的一笔开销变成了“新型海水淡化催化剂”。
加上这项实际并不存在的成本之后,一吨淡水的成本变成了1块钱。
比起其他工厂来说还是偏低,但不会再让人感觉太离谱。
这套海水淡化及配套的灌溉系统,工程量不算小,但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建设速度并不慢。
一个月后,海水淡化工厂就宣布投产。
海水经过几轮的过滤、吸收,其中的杂质、盐分、有机物以及有毒物质被吸收殆尽,变成干净的淡水。
然后这些淡水经过消毒处理,汇入更大的储水池。
在这里,淡水用大型抽水机抽到高处,通过自流的方式流到农田那边的蓄水池,用于农田灌溉和日常生活。
经过检测,这样的水质比国内的自来水只高不低,直接饮用都没有问题。
麦沙国气候炎热,荷花长势快速,长得越快,海水净化速度就越快。
经过几天运行,这套海水淡化系统全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每日可生产800万吨淡水,产能几乎是之前世界最大淡化工厂的8倍。
可惜,这里只有500多万亩小麦,一年的用水量撑死了也就15亿吨,平均每天约400万吨。
产能似乎有点浪费。
许关觉得,如果有可能的话,或许可以往外卖一部分,肯定比直接种小麦挣钱。
可惜,麦沙国的淡水市场已经饱和,无处可卖,大自然公司也不好从人家当地人手里抢市场。
……
随着海水淡化工厂的投产,水源到位,小麦可以播种了。
第一茬种植也没指望多高的产量,毕竟是沙漠改造的农田,肥力不高。
好在有自产的肥料,可以提升一些肥力,不至于让产量太磕碜。
等种植几茬之后,土地的肥力上来了,产量就会大幅提升。
到时候如果能达到1000斤每亩的产量,亩均收益就能破万,600万亩的收益就能突破600亿!
毕竟麦沙国太壕无人性,收购价格那么高。
高度的机械化,带来的就是极高的效率。
马力巨大的拖拉机一天可以犁地上千亩,两百台左右的拖拉机就足够覆盖600万亩的耕种。
过了半个多月,600万亩小麦已经种植完毕。
在充足的水分滋润下,小麦不到一个星期就发芽出土,露出嫩黄的小尖尖。
至此,距离许关来到麦沙国,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3个月,总算看到了成果。
可以考虑回国了。
……
在这段时间里,除了种田,大自然公司的工人们还干了一件大事。
因为淡水太多,用不完,根本用不完,许关就让员工们种树。
种了树,不但可以让员工们在休息时遮阴,还可以美化环境,让人身心舒畅。
数月来,员工们一边种地,一边种树,用枣椰树、椰子树将这片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围了起来,累计种植了近千万棵树。
形成了一条宽度10米左右的林带,总长度达到了450公里,相当于这片麦田的“围墙”。
然后,在4000平方公里的农田里, 又种出来一个大大的“中”字。
大家自然都懂什么意思,“中华民族”的“中”。
大家都不认为这是一件繁重的工作,而是当成了一种乐趣,每天除了本职工作,就是种树。
如今,如果从高空俯瞰,就能发现这个壮观的场景。
一条巨大的绿带,围出来一个大致的长方形,长方形中间,则是一个大大的“中”字。
而“中”字不远处,则是一大片绿油油、点缀着无数荷花的荷花池,粗略估算,足有数千亩。
导致这片区域的平均气温都要比周围明显低上一两度,湿度也更大一些。
很快,这里的特殊情况就惊动了麦沙人,不断有人来猎奇参观。
还有土豪博主用无人机或者直升飞机高空拍摄,发到了抖音的海外版“替课逃课”上面。
然后这些视频又被热心的华国网友搬到了国内的抖音上,并简单介绍了大致的情况。
一时间,华国的网友们都惊呆了,不愧是有着种田基因的民族。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在沙漠中开辟出600万亩小麦田!
这简直就是神迹,哪路神仙这么牛掰?
“我勒个去,这么伟大的作品,只有我们华国人才能搞出来,我打赌,赌一包辣条!”
“你可别打赌了,那就是咱中华的中字,打什么赌?明目张胆地骗吃骗喝!”
“不用打赌,就是咱华国人搞的,麦沙博主已经说了,是一家华国公司在麦沙国包了一块沙漠种小麦。不知道是无聊,还是为了好看,就搞了这么一个大工程。”
“卧槽,到麦沙国的沙漠里去种小麦,咋想的?能种活吗?”
“只要有水,什么都能种活!”
“问题就是没水啊,有水还叫沙漠?”
“想不出来怎么实现的,麦沙国当地禁止开采地下水灌溉,海水淡化的水不够纯,冲马桶还行,种地长期浇灌会造成土壤板结,盐碱化等问题,产量低下,得不偿失。”
“蹲一个结局,希望不是一场闹剧。”
很快,有眼尖的网友在视频中发现了一个独特的景象,更惊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