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夜色愈发深沉,炼器殿外的风依旧凛冽地吹拂着,裹挟着丝丝寒意。刘镇天伫立在庭院之中,手中紧握着那张战术图,双眉紧紧锁起。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 “归元” 这一符文的模样。这个词汇,犹如隐匿在他记忆深处的谜团,虽近在咫尺,却始终难以清晰地勾勒出其全貌。
李利珍静静地站在他身后,没有言语,只是默默地陪伴着。
片刻之后,刘镇天缓缓将图纸收起,转过身来,神情肃穆地说道:“明日起,着手选拔精英弟子。”
李利珍微微一怔,旋即点头问道:“你终于决定要开始着力培养核心战力了吗?”
“已然到了合适的时机。” 刘镇天语气沉稳,“科技与修真融合的理念现已初步确立,但欲使其真正发挥出强大的威力,必须拥有一批既能深入理解,又能切实付诸实践的人才。”
次日清晨,鸿蒙宗广场上已然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各峰弟子纷纷踊跃前来,报名参加此次 “精英弟子” 选拔大会。其中,有人满怀自信,胸有成竹;也有人神色忐忑,内心不安。毕竟,此次乃是宗门首次公开选拔核心培养对象,这无疑意味着入选者在未来将有可能获取更多的资源与难得的发展机会。
诸葛无为早早便来到主持台前,翻阅着报名名单,不禁摇头苦笑:“着实未曾料到,竟有如此之多的人渴望进入精英班。”
“这表明大家都已洞察到了其中蕴含的希望。” 刘镇天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走来,身披玄色长袍,目光锐利如炬。
选拔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关为体能测试,要求弟子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高强度的任务,诸如负重攀岩、极限奔跑以及在灵力维持下的持久对抗等。此关有效地筛选出了一批身体素质不达标的弟子。
第二关是灵根感应,由长老亲自施展法术,对每名弟子的灵根属性与纯度进行精准探测。这一步骤使得不少天赋较为平庸的弟子遭到淘汰。
第三关堪称最为关键,同时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实战对战环节。擂台上,弟子们依次登台,尽情施展各自所学,或展开凌厉攻击,或严密防守,招式变化万千,精彩纷呈。刘镇天端坐在主位之上,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每个人的战斗风格以及临场应变能力。
就在第三日正午时分,东侧擂台上,一名年轻弟子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名弟子名为李思远,其修为在众多弟子中并非顶尖,但在战斗过程中,却展现出一种极为罕见的能力 —— 空间感知。他总能在对手攻击即将到来的瞬间,做出精准无误的闪避动作,并且在几次反击中,都巧妙地借助周围的空间结构来借力,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刘镇天眼中瞬间闪过一抹异样的光芒。
“颇有意思。”
擂台下,诸葛无为留意到他的神情变化,低声询问道:“看上这小子了?”
“没错。” 刘镇天点头肯定,“此子的空间天赋,极有可能成为我们科技修真领域的关键突破点。”
选拔落下帷幕,最终成功选出五十名精英弟子。
接下来便进入制定修炼计划的阶段。
鉴于资源的有限性,无法让所有弟子同时使用最为优质的修炼场地。因此,刘镇天下令实行轮训制度,每日安排不同的组别前往灵药园、阵法殿等场所进行修行。同时,设立 “导师制”,由高阶弟子带领低阶弟子进行互助学习,如此既能提升学习效率,又能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在教材编写方面,则由科研团队与长老们携手联合编写《科技修真基础导论》。在初稿之中,提及了一个重要的概念 —— 能量共振原理。
“若能使灵力波动与特定频率的机械振动达成同步状态,或许能够显着提升法宝的输出效率。” 一名研究员在书中如是写道。
这句话被李利珍看到后,随即便转交给了刘镇天。
他仔细阅读完之后,沉思良久,随后提笔在书页边缘写下简短的三个字:“可一试。”
夜晚,刘镇天亲自登台授课,为五十名精英弟子讲授了第一堂融合课程。
课堂设置在演武场的中央位置,四周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实验器材:灵力感应仪、能量传导线圈、小型聚能阵盘等等。这些器材皆是结合了科技与修真理念精心设计而成的工具。
弟子们围坐成一圈,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宗主,这些器具…… 当真有用处吗?” 有弟子忍不住提出疑问,“修真向来注重心性的修炼与感悟,这些金属制成的器具,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够提升实力的物件。”
刘镇天并未立即回应,而是从容地拿起一枚小型雷印,缓缓注入一丝灵力。
刹那间,雷印表面骤然亮起一道光芒,紧接着,一股微弱的电流顺着连接的线圈传入地面,成功激发了一个简单的防御阵法。
众人见状,不禁一片哗然。
“这便是科技所蕴含的力量。” 刘镇天缓缓开口说道,“它并非是要取代修真,而是对修真起到辅助的作用。你们需要掌握的,是如何让它与你们自身的灵力产生共鸣。”
他一边详细讲解,一边亲自示范如何运用意识去控制设备的输出节奏,还现场演示了怎样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来稳定空间震荡的问题。
整整一天的课程结束后,弟子们虽尚未完全掌握其中的精髓,但观念已然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原来…… 真的有所不同。” 有人低声感慨道。
夜幕降临,演武场灯火通明。
刘镇天站在高处,俯瞰着下方仍在专注练习操作的弟子们,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欣慰之情。
“他们,便是鸿蒙宗未来的希望。”
李利珍来到他的身旁,轻声问道:“你觉得他们能够茁壮成长起来吗?”
“必定会。” 刘镇天语气坚定有力,“只要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再加以正确的引导。”
就在此时,一名弟子神色匆匆地跑来,神情格外凝重。
“宗主,我们在整理今日课堂记录时,发现了一段颇为奇怪的数据曲线。它…… 似乎与上次战术图上的那个符文产生了某种共鸣。”
刘镇天听闻此言,眼神瞬间一凛。
他接过记录纸,低头仔细查看,果然发现那段数据波形,竟与 “归元” 二字的结构惊人地相似。
“这绝非巧合。” 他喃喃自语道。
随后,他缓缓抬起头,望向远方的夜空,星辰闪烁,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未知的奥秘。
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雷印,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已然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