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空间迷宫:GpS定位器锁定暗维度入口,运动相机破解镜像陷阱
找到噬光共生体核心巢穴的关键,在于定位其隐藏在超宇宙中的“暗维度入口”。根据被捕获的影织文明刺客供述,入口会通过“空间折叠”隐藏在“能量紊乱区”,且会不断移动,唯一的踪迹是会留下“暗能量空间涟漪”——这种涟漪极其微弱,联盟的常规探测设备根本无法捕捉。
“空间折叠+不断移动,这简直是‘会隐身的迷宫’!”林夏看着星图上标记的“能量紊乱区”(覆盖超宇宙边缘100光年范围),眉头紧锁,“我们就算派出所有探测舰,也得花半年时间才能排查完,到时候寄生者早就完成计划了。”
林修却盯着装备箱里的“军用GpS定位器”陷入沉思——这是他为野外考古精准定位准备的设备,能接收卫星信号并记录移动轨迹,哪怕在信号微弱的区域,也能通过“轨迹回溯”锁定目标位置。“或许,我们可以用GpS的‘轨迹逻辑’,结合超宇宙的‘空间波动数据’,找到入口的移动规律。”
一、GpS与空间波动的“跨界融合”:锁定移动的入口轨迹
林修提出的方案让联盟技术团队震惊——GpS依赖地球卫星信号,而超宇宙根本没有“卫星”,这看似是“不可能完成的跨界”。但林修却有自己的思路:“GpS的核心是‘记录位置变化与时间的关联’,我们不需要卫星,只要用联盟的‘空间波动探测器’,实时采集能量紊乱区的‘暗能量涟漪数据’,再把这些数据当作GpS的‘伪卫星信号’,输入定位器的轨迹分析系统,就能生成入口的移动轨迹图!”
星衍五世立刻安排技术人员搭建“数据转换接口”,将空间波动探测器与GpS定位器连接。当探测器捕捉到第一缕“暗能量涟漪”时,数据通过接口转化为“模拟卫星信号”,GpS定位器的屏幕上瞬间出现一个“闪烁的红点”,随着涟漪的持续出现,红点逐渐形成一条“弯曲的轨迹线”——这正是暗维度入口的移动路径。
“太神奇了!这轨迹显示,入口每24小时会回到‘能量紊乱区的中心空域’一次,停留时间只有1小时!”技术人员兴奋地喊道,“我们只要在中心空域设伏,就能抓住入口出现的瞬间!”
但林修却发现了异常:GpS生成的轨迹线中,有一段“重复的环形路径”,且每次经过这里,暗能量涟漪的强度都会翻倍。“这不是普通的移动轨迹,更像是一个‘空间陷阱’——入口通过环形路径扭曲空间,让靠近的人陷入‘镜像迷宫’,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入口位置。”
为了验证猜想,林修决定亲自带队前往“环形路径区域”探查,同时带上了装备箱里的“360度运动相机”:“这相机能全方位记录周围环境,哪怕陷入镜像陷阱,也能通过对比不同角度的影像,找出空间扭曲的破绽。”
二、运动相机破局:镜像陷阱中的“光影破绽”
林修和5名行动队战士乘坐“小型探测舰”,抵达环形路径区域。刚进入空域,探测舰的导航系统突然失灵,屏幕上显示出数十个“一模一样的能量紊乱区”,每个区域都散发着相同的暗能量涟漪,根本无法分辨哪个是真实的。
“果然是镜像陷阱!”林夏脸色凝重,“空间被扭曲成了‘多层镜像’,我们看到的都是假象,再往前走,可能会被困死在这里。”
林修立即启动运动相机,将其固定在探测舰外部,设置为“每秒30帧全角度拍摄”。同时,他让战士们在探测舰上放置“本源能量标记器”——这种标记器会释放独特的能量信号,且不会被镜像复制。
“镜像能复制环境,但复制不了‘动态的能量信号变化’。”林修盯着相机传回的实时影像,逐帧对比不同“镜像区域”的画面,“大家看,真实区域的能量标记器信号会随时间衰减,而镜像区域的信号是‘固定不变的’,因为镜像只是对某一时刻的复制!”
果然,在对比第120帧影像时,林修发现一个区域的能量标记器信号“出现了0.1%的衰减”,而其他区域的信号完全一致。“就是这个区域!这是唯一的真实入口!”
林修立即操控探测舰冲向该区域,就在接近的瞬间,周围的镜像突然消失,一个“直径10公里的黑色空间漩涡”出现在眼前——这正是暗维度入口!入口边缘的空间不断扭曲,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暗能量,相机镜头捕捉到入口内部隐约有“巨大的晶体结构”,正是噬光共生体的核心巢穴。
但就在探测舰准备记录更多数据时,入口突然释放出“暗能量冲击波”,探测舰的外壳瞬间出现裂纹。“入口在排斥我们!快撤退!”林修果断下令,同时让相机持续拍摄,直到探测舰退出安全范围。
回到星核枢纽后,林修将相机记录的“巢穴内部影像”交给联盟技术团队。通过分析,团队发现巢穴的核心是“一块巨型暗能量晶体”,晶体上布满了噬光印记,正在不断吸收超宇宙的本源能量。“这块晶体是噬光共生体的‘能量核心’,只要摧毁它,共生体就会失去动力。”星衍五世看着影像,语气凝重,“但入口极其危险,且巢穴周围布满了暗化者守卫,正面进攻几乎不可能成功。”
林修盯着影像中晶体的“能量流动规律”,突然想到了装备箱里的“激光测距仪”:“这东西能精准测量距离和能量波动频率,或许我们可以用它绘制晶体的‘能量弱点分布图’,找到最容易突破的位置。下一次入口出现时,我要亲自进去,用激光测距仪锁定弱点!”
凯洛的法则之书在这一章结尾写道:“当GpS定位器跨越维度,锁定暗维度入口的移动轨迹;当运动相机捕捉光影破绽,撕破镜像陷阱的伪装,林修用地球科技的‘精准与细致’,为联盟打开了通往噬光共生体巢穴的大门。但暗维度入口的凶险远超想象,下一次踏入那片黑暗,林修和他的现代物品,将面临生与死的终极考验。”
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暗核攻防:激光测距仪标注能量弱点,太阳能板阵撑起强光壁垒
暗维度入口的影像分析显示,噬光共生体的核心巢穴“暗核晶体”,表面有7处“能量流动薄弱区”——这些区域是晶体吸收本源能量的“关键接口”,也是唯一能被摧毁的弱点。但要抵达这些弱点,必须穿过入口内的“暗能量潮汐带”(暗能量浓度是外部的10倍)和“暗化者守卫集群”(数量超过1000只,且都是强化型),常规部队根本无法突破。
“唯一的办法,是组建一支‘精锐突袭小队’,趁入口下次出现时,快速突入巢穴,用‘本源能量炸弹’摧毁暗核晶体的弱点。”星衍五世在作战会议上说道,目光扫过众人,“但突袭小队需要有人精准定位弱点,还要有人能在暗能量潮汐中开辟安全通道——林修,你的激光测距仪能定位弱点,你的现代物品能抵御暗能量,你愿意担任突袭小队的‘技术核心’吗?”
林修毫不犹豫地点头:“我愿意。但我需要更多的‘强光设备’,暗能量害怕强光,只要能在潮汐带撑起‘强光壁垒’,我们就能安全通过。”他看向装备箱,心中已有了计划——用“便携式太阳能板”和“野外应急灯”,搭建一个“可移动的强光防御阵”。
一、太阳能板阵的“跨界改造”:持续供能的强光壁垒
林修提出的方案看似简单,却面临一个关键问题:超宇宙的“恒星能量”与地球太阳能板接收的“太阳光线”频率不同,常规太阳能板无法吸收超宇宙能量。“但我们可以给太阳能板‘加装本源能量转换模块’。”林夏提出解决方案,“联盟的转换模块能将超宇宙能量转化为‘与地球阳光频率一致的电能’,这样太阳能板就能正常工作。”
联盟技术团队立即行动,用3天时间改造了50块“大功率便携式太阳能板”(每块展开面积10平方米),并将其与100盏“超强光应急灯”(林修装备箱里的备用灯,改造后亮度提升10倍)连接,组成“可折叠的强光防御阵”——太阳能板负责吸收超宇宙能量并转化为电能,为应急灯供电,形成持续的强光屏障。
“这个阵法的优势在于‘持续供能’,只要有超宇宙能量,就能无限释放强光,不像之前的战术手电需要频繁充电。”林修展开一块太阳能板,看着它在超宇宙能量下迅速充满电能,应急灯瞬间亮起,形成一道“金色的光墙”,“我们可以将50块太阳能板分成5组,每组形成一个‘光墙单元’,小队成员在单元之间移动,就能在潮汐带中开辟通道。”
突袭小队最终确定由10人组成:林修担任技术核心,负责定位弱点和操控强光阵;林夏担任战术指挥,带领8名联盟最精锐的“本源战士”(装备能抵御暗能量的本源防护甲),携带本源能量炸弹执行摧毁任务。
在入口出现前1小时,小队乘坐“隐形探测舰”抵达能量紊乱区中心空域。林修将太阳能板和应急灯快速组装完毕,5组光墙单元在探测舰周围展开,如同5片金色的花瓣。当入口如期出现时,探测舰立即启动隐形模式,缓缓驶入黑色漩涡。
二、激光测距仪的“致命标注”:在暗核晶体上刻下死亡坐标
进入暗维度入口后,探测舰周围的空间瞬间变暗,暗能量潮汐如同“黑色的巨浪”不断冲击光墙单元。但太阳能板吸收的超宇宙能量源源不断,应急灯的强光将潮汐牢牢挡在光墙外,光墙表面甚至泛起“金色的涟漪”——这是强光与暗能量碰撞产生的“能量对冲波”,反而能削弱周围的暗化者。
“按照计划,分组行动!”林夏一声令下,8名本源战士分成两队,一队负责清理沿途的暗化者,另一队保护林修前往暗核晶体。林修手持改造后的激光测距仪(加装了本源能量瞄准器),紧盯前方——暗核晶体巨大的轮廓在黑暗中浮现,表面的噬光印记闪烁着暗紫色的光芒,7处能量弱点如同“黑色晶体上的金色斑点”,隐约可见。
但就在小队靠近晶体1公里时,大量“飞行型暗化者”(翅膀由暗能量构成,能释放暗能量射线)从晶体内部涌出,向小队发起突袭。“启动备用光墙单元!”林修立即展开随身携带的10块小型太阳能板,形成“环形光盾”,飞行型暗化者一接触强光,翅膀就开始融化,发出凄厉的嘶吼。
趁着混乱,林修快速冲向晶体,激光测距仪的红色瞄准线锁定第一处弱点。“弱点坐标:x357,Y129,能量波动频率1.2hz,是最脆弱的接口!”林修通过通讯器将数据传给林夏,同时用测距仪在弱点处“刻下”一道金色的能量标记(测距仪发射的激光与本源能量结合,形成永久标记),“炸弹必须精准命中这个标记,偏差不能超过1米!”
但此时,晶体突然释放出“超强暗能量场”,林修的太阳能板供电中断,光盾瞬间消失,暗化者趁机扑来。一名本源战士为了保护林修,被暗化者的利爪抓伤,伤口迅速蔓延出暗芒。“林修,快撤退!我们来掩护你!”林夏大喊,带领战士们组成防御圈,与暗化者展开激战。
林修知道不能恋战,他用最后一丝电能启动测距仪,快速标注完剩余6处弱点的坐标,然后转身冲向探测舰。就在他即将登上舰体时,晶体突然发出“刺耳的低频震动”,暗维度空间开始扭曲,入口有闭合的迹象。“快启动探测舰!入口要关了!”林修嘶吼着跳进舰舱,探测舰在最后一刻冲出黑色漩涡,入口随即消失在能量紊乱区。
回到星核枢纽后,林修瘫倒在地,手中的激光测距仪屏幕上,7处弱点的坐标和能量数据清晰可见——这是用生命换来的“致命情报”。星衍五世看着数据,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下一次入口出现,就是我们发起总攻的时刻!林修,你的测距仪标注的不仅是弱点,更是超宇宙的希望!”
凯洛的法则之书在这一章结尾写道:“当太阳能板阵在暗能量潮汐中撑起不灭的强光壁垒,当激光测距仪在致命威胁下精准标注暗核弱点,林修用地球科技的‘坚韧与精准’,为总攻铺平了道路。但暗核晶体的反击才刚刚开始,下一次入口出现时,将是光与暗的终极对决,林修和他的现代物品,能否在黑暗深渊中点燃胜利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