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余波暗涌:U盘里的寄生残留数据,防窥膜识破潜伏者伪装
噬光共生体被消灭后,超宇宙文明共同体迎来了短暂的和平。联盟开始对被寄生的异源文明进行“净化修复”,回收暗能量设备,清理暗维度残留痕迹。林修则忙着将自己的现代物品进行“能量检测”——经历了终局之战,这些物品大多残留着暗能量痕迹,需要彻底消杀,以防留下隐患。
就在他检测到“U盘”(考古时用于存储遗址资料的设备)时,发现U盘里突然多了一个“加密文件夹”,文件夹的图标竟是噬光印记的样式,且无法删除。“这不可能!U盘一直放在装备箱里,从未接入过暗维度的设备!”林修心中一凛,立即将U盘交给联盟技术团队。
一、U盘里的“寄生数据陷阱”:暗能量残留的疯狂反扑
联盟技术专家对U盘进行深度解析,发现加密文件夹里存储的并非普通数据,而是“暗能量编码的寄生残留程序”——这些程序是核心意识被消灭前,通过“意识波与电子信号的共振”,强行写入U盘的,目的是“在和平时期悄悄复制自身,重新建立寄生网络”。
“程序正在缓慢复制,每复制一次,就会向周边设备释放‘隐形暗能量信号’,吸引未被彻底净化的寄生碎片。”技术主管脸色凝重,指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更可怕的是,这些程序还能‘伪装成普通文件’,一旦接入联盟的核心数据库,就会立即爆发,摧毁所有净化成果。”
林修看着U盘,突然想到一个办法:“U盘的存储空间有限,程序复制需要占用内存,我们可以用‘数据填充法’,往U盘里写入大量‘本源能量编码的空白文件’,挤压程序的复制空间,再用强光能量彻底格式化,或许能清除残留程序。”
技术团队立即行动,林修则拿出“强光手电筒”(经过改造,可释放本源能量强光),对准U盘持续照射。当空白文件填充到U盘存储空间的99%时,加密文件夹的复制速度明显放缓,程序开始出现“数据紊乱”。林修抓住机会,下令立即格式化——强光与格式化双重作用下,U盘里的寄生残留程序瞬间被清除,屏幕上的噬光印记图标彻底消失。
但事情并未结束。技术团队通过U盘残留的暗能量信号,追踪到信号来源指向“星核枢纽的文化交流中心”——那里正举办“跨文明成果展”,汇聚了各文明的代表,包括刚完成初步净化的星羽、晶核文明成员。“寄生残留程序在吸引潜伏者,那里一定有未被发现的‘暗能量潜伏者’!”林夏立即下令,让林修和行动队前往文化交流中心排查。
二、防窥膜的“光影破绽”:揪出隐藏的暗能量潜伏者
文化交流中心内,各文明代表正围着展柜参观,展柜里摆放着对抗噬光共生体的“战利品”——包括改造后的战术手电、太阳能板碎片等。林修和行动队穿着便服,在人群中悄悄排查,但潜伏者显然经过伪装,体表的暗能量痕迹被完美掩盖,常规检测设备根本无法识别。
“潜伏者必然会盯着与暗能量相关的展品,寻找寄生机会。”林修目光扫过展柜,突然注意到一个“晶核文明代表”正长时间盯着展柜里的“暗能量晶体碎片”,且他的手机(联盟为各文明代表配备的通讯设备)屏幕始终亮着,似乎在传输什么。
林修立刻拿出“手机防窥膜”(考古时用于保护手机屏幕,防止他人偷看的贴膜,能过滤特定角度的光线),贴在自己的手机屏幕上,然后打开“屏幕反光检测功能”——防窥膜能将手机屏幕反射的光线“过滤出暗能量波长”,只要对准目标,就能通过反光判断对方是否携带暗能量。
他假装看展,慢慢靠近那个晶核文明代表,用贴了防窥膜的手机对准对方。手机屏幕上瞬间反射出“微弱的暗紫色光芒”——这是只有携带暗能量的目标才会出现的反光。“找到了!”林修不动声色地给行动队成员使了个眼色。
行动队成员立即合围,将那个晶核文明代表围住。对方见行踪暴露,立刻露出真面目——身体表面的“晶核伪装”脱落,露出暗化者的形态,手中的手机也掉在地上,屏幕上显示着“正在向未净化区域发送寄生程序”的界面。
“你们以为消灭了核心意识,就能高枕无忧?”潜伏者嘶吼着,试图释放暗能量攻击,但林修早有准备,拿出强光手电筒对准他,强光照射下,潜伏者身上的暗能量迅速消散,最终瘫倒在地。
通过审讯潜伏者得知,像他这样的“暗能量潜伏者”还有数十个,分散在各文明的核心区域,等待时机重新启动寄生计划。“必须立即展开全联盟范围的‘防窥膜排查’!”星衍五世下令,将林修的防窥膜技术大规模推广,每个文明都配备“防窥膜检测设备”,彻底清除潜伏者。
林修看着手中的防窥膜,心中感慨:原本用于保护隐私的小物件,竟成了守护超宇宙和平的“防潜伏利器”。但他也明白,噬光共生体的残留影响并未完全消除,和平之下,仍有暗涌在等待爆发。
凯洛的法则之书在这一章结尾写道:“当U盘里的寄生数据被强光与智慧联手清除,当防窥膜的微光识破潜伏者的伪装,和平背后的暗涌被再次击退。但林修知道,这不是结束,那些潜藏在角落的暗能量碎片,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下一场战斗,或许不再是轰轰烈烈的大战,而是于细微处守护和平的‘持久战’。”
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维度融合:自拍杆架起跨文明沟通镜,便携打印机输出共生契约
清除暗能量潜伏者后,联盟开始推动“跨文明深度融合计划”——经历了噬光共生体危机,同源文明与异源文明都意识到,只有真正打破文明壁垒,实现技术、文化、资源的深度共享,才能应对未来的未知威胁。但问题随之而来:各文明的“感知维度”不同,星羽文明靠“能量波动”交流,影织文明靠“光影丝线”传递信息,晶核文明则依赖“晶体振动”,普通的全息投影和翻译设备,根本无法实现“无障碍沟通”。
“感知维度的差异,比语言障碍更难跨越。”林夏无奈地说,在一次跨文明会议上,星羽文明代表的“能量波动诉求”被晶核文明误解为“能量掠夺威胁”,差点引发冲突,“我们需要一种能‘同步不同感知维度’的沟通工具。”
林修看着自己的“自拍杆”(考古时用于拍摄高处遗址的工具,可伸缩、多角度调节),突然有了灵感:“自拍杆能灵活调整拍摄角度,如果在顶端安装‘多维感知转换器’,再配合‘全息投影屏’,或许能将不同文明的感知信号‘转化为可视化影像’,让所有人都能直观理解。”
一、自拍杆的“跨维沟通镜”:打破感知壁垒
林修的方案得到联盟技术团队的支持。他们将自拍杆进行改造:顶端安装“多维感知转换器”(能接收能量波动、光影丝线、晶体振动等不同感知信号),杆身内置“信号处理芯片”,底部连接“可折叠全息投影屏”——转换器接收的感知信号,经芯片处理后,会在投影屏上转化为“全文明通用的影像与文字”,实现“感知信号的可视化同步”。
改造后的自拍杆被命名为“跨维沟通镜”。在第一次“全文明沟通会议”上,林修亲自演示:他将沟通镜对准星羽文明代表,转换器接收其能量波动后,投影屏上立即显示出“星羽文明希望共享时空感知技术,换取联盟的生态修复技术”的影像与文字;对准晶核文明代表时,其晶体振动被转化为“晶核文明愿开放晶体存储矿脉,请求联盟协助升级能量净化设备”的信息。
“太神奇了!我们终于能真正‘听懂’彼此的诉求了!”星羽文明代表激动地说,能量羽毛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原本可能引发冲突的误解,在沟通镜的作用下,瞬间转化为顺畅的合作洽谈。
会议持续了三天,各文明通过沟通镜,达成了数十项合作协议:星羽文明的时空感知技术与联盟的生态修复技术结合,诞生了“精准生态预警系统”;晶核文明的晶体存储矿脉与联盟的能量网络对接,解决了超宇宙能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影织文明的光影信息网与林修的U盘技术融合,构建了“防暗能量入侵的安全数据库”。
“沟通镜不仅解决了交流问题,更让各文明看到了‘融合的价值’。”星衍五世感慨道,“林修,你的自拍杆,架起的是全超宇宙的‘信任之桥’。”
二、便携打印机的“共生契约”:让融合落地生根
合作协议达成后,联盟需要将这些协议转化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共生契约”,分发到各文明的核心区域。但超宇宙文明数量众多,地域分散,传统的“能量契约传输”容易被残留的暗能量干扰,导致契约内容失真。
“我们需要一种‘物理载体的契约’,既能长期保存,又能避免能量干扰。”林夏提出问题,“但全超宇宙的契约数量庞大,传统的‘晶体刻写’方式效率太低,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林修再次想到自己的现代物品——“便携式蓝牙打印机”(考古时用于现场打印遗址资料,体积小、续航久,可通过蓝牙连接设备打印)。“我的打印机能快速打印文字与图案,只要将契约内容转化为‘防暗能量侵蚀的特殊墨水’,就能制作出不受干扰的物理契约。”
联盟技术团队立即研发“本源能量墨水”——将本源能量融入打印墨水中,既能防止暗能量干扰,又能让契约具有“能量防伪标识”,无法伪造。林修则将打印机与“跨维沟通镜”连接,沟通镜接收的各文明协议内容,可直接通过蓝牙传输到打印机,快速输出共生契约。
“试试打印星羽文明与联盟的生态合作契约!”林夏下令,沟通镜将星羽文明的能量波动协议转化为文字后,立即传输到打印机。只见打印机“嗡”地一声启动,短短10秒,一张印有“能量防伪标识”的共生契约就打印完成——契约上不仅有全文明通用的文字,还有星羽文明的能量波动图案、联盟的本源星芒图腾,以及双方代表的“能量签名”(通过沟通镜采集后打印)。
“完美!这种契约不仅无法被暗能量干扰,还能通过能量签名快速验证真伪!”技术主管兴奋地说,立即安排批量生产便携式打印机和本源能量墨水,分发到各文明。
短短一周内,全超宇宙的共生契约就完成了打印与分发。当最后一份契约送到偏远的“星尘文明”(刚加入共同体的小型文明)时,星尘文明的代表捧着契约,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终于真正融入了超宇宙大家庭,这张小小的契约,承载的是所有文明的‘共生承诺’。”
林修看着手中正在打印“超宇宙文明共同体章程”的便携式打印机,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从最初的“异客”,到如今用地球物品推动超宇宙融合的“桥梁搭建者”,他深刻明白: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征服与毁灭,而是用智慧与包容,让不同的文明携手走向更好的未来。
凯洛的法则之书在这一章结尾写道:“当自拍杆架起的沟通镜打破感知的壁垒,当便携打印机输出的契约让融合落地生根,超宇宙文明共同体终于迈入了‘真正的共生时代’。林修的现代物品,从对抗邪恶的武器,变成了连接文明的纽带。未来的星空中,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这份‘融合共生’的信念不变,超宇宙的光芒,就会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