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喜妹摆手道:“哎呀,哪里用得着你?我一下子就拿过来了!”
说完,她马上就消失在了乔乔的眼前,没多久就抱着两床厚被子过来了。
乔乔接过被子放在炕上,就开始给被子套被单,套了被单之后,被子就被好好地安置在了两个炕上。
乔乔轻松道:“这下我们家终于彻底步入正轨了,谢谢喜妹嫂子了,我这就给你工钱!”
请人弹棉被,自然是要花钱的。
柳喜妹也没推辞,毕竟弹棉被也不是轻松活,还是得花时间花力气的,她接过钱放入口袋里,然后就开始参观乔乔家。
柳喜妹:“你这房子建得真大,居然有五个卧室,还有一个灶房,一个杂物间,院子也围了,院子外面还有一个茅房,最重要的是,你居然让人在院子里挖了一口井!你这虽然是泥砖瓦房,但是这么一套下来,怎么也得三百多了!再加上家具,又弹了两床厚棉被,这加起来估计都得四五百了!我的乖乖,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啊?”
乔乔淡定道:“借的啊,我把我娘家爹娘、兄弟姐妹、叔伯都借了个遍。”
柳喜妹瞪圆了眼睛:“他们愿意借啊?”
乔乔:“愿意啊,每家就借个几十,加上我今年也分了八十多块钱,这不就凑够了。”
柳喜妹:“那你欠这么多钱,心里不慌?”
乔乔:“不慌啊,债多了不愁嘛,你看我每年都是能挣上七八十块钱的,这钱慢慢还,总是能还完的。”
乔乔是故意这么说的,建国他们的这个堂伯母虽然是个热心人,但是也是一个八卦精,不仅喜欢打听八卦,还喜欢把别人家的事情到处去说,所以乔乔虽然和她的关系还可以,但是她从来都不会把自家的真实情况告诉她。
果然,第二天乔乔出门的时候,大队里就传遍了乔乔借钱建房的事情,社员们看乔乔的目光充满了同情。
社员们感慨,王乔乔同志多可怜啊,为了建房子,居然背了一身的债!
背债就算了,还得一个人养四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还没有出生,这压力得多大啊!
因为这些流言蜚语,原本看乔乔能干又有房子的媒婆们,她们那颗想要给王乔乔介绍对象的心都歇了,他们认为没有哪个男人愿意娶一个有债务、有四个孩子的女人,这哪里是娶妻哦,这是娶了后半生的辛劳!
就算王乔乔有不错的房子又怎样,还是不可娶!
乔乔沐浴在社员们看小可怜的目光下,丝毫没有觉得不自在。
这挺好的,社员们觉得她穷,就不会想着算计她,他们和她相处的时候就还挺真诚的。
特别是她听到两个媒婆对她的评价的时候,很是庆幸她不在媒婆的保媒名单上,要不然她一定会觉得苦恼。
就这样,乔乔和她的几个孩子成了社员们眼里的小可怜,她顶着小可怜的名号,私底下却经常带着孩子们吃香的喝辣的,生活过得简直不要太美好。
建国:“娘,您一定是幸运仙子!”
庆国和卫国连连点头。
乔乔啃着鸡腿问道:“怎么说?”
建国:“别人上山很少能弄到野鸡野兔,您就不一样,您每次都能弄到野鸡、野兔、野鸭子还有鱼之类的,咱们家隔三差五就能吃肉,我都没想到我能过得这么好!”
这么幸运的娘,一定是仙子下凡才成了他们的娘。
乔乔肯定道:“说不定还真是呢!要不然我怎么这么幸运?不过你们三个可得守好秘密哦,要是被别人知道,咱们家里就没有好日子过了哦!”
卫国连连点头道:“我知道,他们要是知道娘能弄来这么多肉,一定会让娘把肉分出去,那我们家就没肉吃了。”
庆国:“娘您就放心吧,咱们三个都不是傻子,肉就得藏着吃才对。”
乔乔和孩子们的日子过得美好,周大江也开启了新的生活,他娶妻了,娶的就是寡妇秀英,因为两人都是二婚,加上生活困难,而且国家如今并不提倡大办宴席,因此他们结婚得很低调,并没有大宴宾客,只不过为了昭示他们已经结婚,他们在大队里派了一些喜糖。
这样一来,社员们都知道周大江和秀英已经结婚了,他们在祝福周大江的同时,更加觉得乔乔可怜了。
“可怜见的,周大江都再次当新郎了,王乔乔却怀着前夫的孩子,还养着前夫的三个孩子,还背着一身债务!”
“是啊,现在王乔乔这样,还不如不离婚呢!”
“可是不离婚的话,她就得养仇人的两个孩子啊!”
“也是!她太难了,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她有那么多个孩子,再婚都没人敢娶呢!毕竟负担这么大,谁都不想给她拉帮套!更别说她还背着那么多债务!”
“嗤!要我说她这样还挺好的!”
“哪里好了?”
“她虽然没有男人,但是她能干啊,她一个人挣的工分就能养活一家子呢!她还有新房子,一家人住得可比我们好多了!”
“对啊,她不愁吃不愁住,要说辛苦,她这么能干,还没咱们辛苦呢!至于债务,她这么能干,可能过个几年就还完了。”
“她没有公公婆婆,不用受公公婆婆的气!”
“她没有男人,也不用受男人的气!”
“我看得出来她力气很大,大队里的二流子不敢欺负她!”
“这……这样算起来,这王乔乔压根儿就不可怜啊!仔细算起来,她的日子过得比我还好很多呢!”
“这一切的前提是因为她力气大,她能干,她勤劳!如果换成别的女人试试?”
“是啊,我就做不到!”
………
讨论着讨论着,八卦的社员们突然又觉得王乔乔不可怜了,反而觉得她日子过得还不错。
只能说群众的目光是雪亮的,社员们虽然还没有看到乔乔和孩子们吃香的喝辣的的场面,但是就乔乔展露出来的工分、粮食、房子、力气等因素,也让社员们知道她和孩子们的日子过得还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