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午夜,并无多少困意的萧无明朝山顶走去。
穿过那片隐秘树林,他在那尊十丈高的白玉观音像前停下脚步。
这是第二次来此地。
萧无明看向眼前这座白玉观音像,不自觉露出一抹温柔笑。
十丈高的观音衣袂翻卷如刀,眉峰微蹙的模样,正是玄苦和尚照着殷雨领军时侧脸所刻,不得不说,这胖和尚平日里不着调,干起活来,倒也算是精细。
一横一竖,好似当真有几分殷雨风采。
萧无明跨过观音像前的吃水,碾过观音像基座积雪,忽然顿住。
八角凉亭里飘来若有若无酒香,混着西北独特辛辣,正是望凤城独有的百年陈酿。
“世子殿下深夜拜观音,是求平安还是问剑路?”
凉亭里响起金属轻响,一身青衫的江湖高手李寒舟身影从阴影里浮出,腰间挂佩剑,风流倜傥。
这位剑道大宗师坐在凉亭内,并未真气有流出,气势也是惊人。
见到他,萧无明脸上并未有什么意外神情浮现,毕竟江湖都是怪人,不能用什么正常思维去揣摩。
并不打算回答李寒舟问题的萧无明却是迈开腿走近,待进了亭子,他扫了一眼桌上,发现酒封敞开,估计是喝了有些时候。
李寒舟见状,从袖中掏出个扁酒壶,壶身刻着并不是望凤城。
萧无明低眉,注意到酒壶图样,疑惑问道:“这地方甚是熟悉。”
李寒舟喝了口酒,含笑道:“这地方对于殿下而言或许陌生,可江湖中人,尤其是剑客,对这地方可是熟悉得很。”
说罢,他递过酒壶,辛辣酒香扑面而来,笑道:“这壶酒名曰,‘蜀道红’,是那里人最爱喝的酒。”
萧无明接过酒壶,触摸到画像凹凸不起之处,对方提示到如此地步,如若自己还猜不到,那当真是有负镇北王世子之名。
蜀道剑阁,江湖中剑道首屈一指之地,其也是被誉为镇北王府之下,第一大险地。
而要提蜀道剑阁,就不得不提其中用剑大家,殷家,也是娘亲的娘家。
殷家是个半隐家族,大多时候皆是大门紧闭,只有获得三年一届的族内剑道练剑大会头十名方才能获得外出资格。
所以江湖都言,殷家传人要么不出世,要么惊艳江湖。
殷雨,便是当年练剑大会剑道魁首。
凉亭外的月光穿过观音像,在李寒舟脸上投下细碎光芒,照见他那立体五官。
萧无明喝了一口,酒刚入喉,辛辣之气顿时入喉,差点没一口喷出来。
见到萧大世子满脸涨红,李寒舟微笑道:“殿下,此酒得小酌品尝,就跟茶一般。”
萧无明擦了擦嘴角,在自己娘亲模样的观音前,强忍骂娘冲动。
“殷雨在江湖上行走时,”
李寒舟忽然望向观音像衣袂,双眸泛着剑光,道:“当年殷家出来的十位剑客,没人敢直呼其名,殷家如此,剑阁其他世家就更不用提,连秦岭的野兽见到她,都不敢嚎。”
萧无明摩挲手感并不算好的酒壶,想起春涧姐姐曾提起过,殷雨十六岁时曾单剑出剑阁,打得剑阁年轻一辈无人敢称第一。
“只可惜,原本如此惊艳绝伦之辈,还是逃不过情爱这俗套宿命。”
双鬓变白的李寒舟又是摇头,语气很是惋惜。
听此,忍不住翻了个大白眼的萧无明并没有接话。
要是娘没遇上萧望海,有没有萧无明此人坐在此地还不得而知呢。
不过......
萧无明又是喝了口烈酒,这次他学聪明了,只是喝下一小口,却还是烈喉咙。
忍不住咳嗽两声,萧无明又是注释瓶身那雕刻剑阁模样的酒壶。
剑阁规矩繁多,作为首位的殷家更是,诸多细节萧无明不知,可有一条他很是深刻。
殷家儿女,不得与朝廷子弟通婚,如若触犯,永世逐出殷家,死后不得入宗祠。
这件事,成了母亲遗憾,也是萧无明心中执着之事。
此行京城,将母亲牌位还回殷家,也是目的之一。
萧无明凝视着白玉观音像,那里还留着当年刻像时凿痕,平静道:“娘说过,江湖的剑能斩恶人,斩不断世道不公。”
李寒舟闻言一笑,释然道:“这便是殷雨与我们这般江湖客的区别。”
遥想十多年前的蛮怒大破凤阙,前往军中参战的江湖人是少之又少,大多数都选择保存实力,待蛮怒遁走,好重出江湖,而那时候的他,忙于修补剑道,闭关多时。
凉亭外的风忽然变大,观音像前发出清鸣,像极了殷雨当年挥剑时的剑鸣。
李寒舟喝了口酒,继续道:“你娘在世前,最爱将太平盛世挂在嘴边,这怕是跟你那整日道德仁义的老爹,不谋而合,许是这层原因,殷雨才会嫁给你爹那书生。”
话音还未落地,他又是继续道:“不过后来你爹孤身闯殷家,倒是够爷们,不然照殷家脾性,就算是放手,殷雨也会是具尸首。”
镇北王大公子一人闯剑阁,这等美谈似乎不亚于当年萧擎苍单刀入宫,不过对于前者,倒也是众说风云,毕竟发生在半隐家族内,殷家人对此事也绝口不提,不如萧擎苍那般发生在众目睽睽下。
有人说望海当时已入圣人境,也有人说殷家怕了其背后的镇北王。
反正此事,就算如今江湖里,也很难找到统一口径。
李寒舟起身,负手而立在凉亭外,看向那在月光下慈眉善目的白玉观音。
月光突然被云层遮住,观音像陷入短暂阴影。
萧无明看见李寒舟腰间长剑在暗中闪烁,身上有淡淡剑意散发。
这位西北出生的剑客,性子虽是孤傲,对剑道追求更是到了痴迷程度。
曾经的他,也对既生殷雨,何必生他李寒舟之想,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他也释然。
至少自己活得比殷雨长不是?
顺便还能揍一揍他的儿子。
李寒舟淡淡一笑。
不明所以的萧无明听到淡淡笑声从李寒舟背影传来,不觉身子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