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村子里逛过,养牛的不是没有,有那么几户人家。
但牛粪跟别的动物粪便不一样,不论是晒干后烧火还是做肥料,都是极为方便好用的一种材料。
贸然上门大量求购,怕是会被人家给撵出来。
去市面上买吧,好像也没人卖这玩意,她该去哪搞呢。
想着人多主意也多,没准就有人能给个思路,桑榆便把这事说了出来。
桑永景率先搭话:“咱们去买头牛吧,这样以后耕田也能省些事。”
家里有了点钱之后,他说起这些话来也变得底气十足,动不动就是买这个买那个,可惜他只有提议权,没有决定权。
桑榆直接开口否定这个主意:“不行,家里没有地方搭牛棚养牛。”
山壁内的空间并不算大,只能说刚刚够放下给她们一家提供必要的生活所需的建筑,腾不出空间搭牛棚。
自己家养牛并不划算,耕牛不能随便宰杀,就是不小心病死都会有专人过来调查。
一年到头得有人去放牛、喂牛,能派上用场的也就耕种之时,要不就是套牛车。
但桑家一般也用不上牛车,远没有租借划算。
“那不然上门说清楚情况,直接跟人家买?”桑兴嘉思索一番后,也紧跟着提出建议。
没想到桑榆依旧摇头:“也不行,牛粪算不得什么好东西,但要是有人主动上门求购,它就成了好东西。”
住在村子里,但凡发生点什么事,转头就会被传开。
她们要是主动上门求购牛粪,人家卖不卖的暂且不说,就算卖估计也只会卖一点。
剩下的待价而沽,说不定还会特意上门看看她们买牛粪要做什么,看看能不能从中发掘新的商机。
如果可以的话,桑榆并不想在村子里买牛粪。可不在村子里,那就只能去岭南城城中或者附近的村落,更加麻烦。
就在她思考着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小昭拉了拉她的袖子,示意她看地上。
而后她拿起一根木棍在地上写了三个字——羣牧司。
桑榆低头去看,沉默片刻后又抬起头,脸上带着些许茫然。
什么牧司?她不认识第一个字。
倒是一旁的桑兴嘉兴奋地一拍手:“对啊,我怎么没想到群牧司呢,养马院饲养了大量的马群牛群,去那肯定能买到。”
所谓群牧司,就是全国各地设立养马院,由中央机构群牧司统一管理,为国家培养军马。
大应王朝百分之九十的军马都是由群牧司提供而来,剩余的则是周边小国进贡、贸易换取而来。
别看岭南城偏僻,但因为靠近西南,马种反而壮实,每年城中的养马院都要提供几千上万匹战马给西南边境戍边的战士。
养马院里养的不仅仅只有马,也有一定量的耕牛,会在农忙时租借给农户。
他一番解释之下,桑榆才明白过来,原来还有这么个好地方,那牛粪来源不用再发愁了。
现在她要愁的是,她自诩所有东西都是自书中学来,但她不认识繁体字,连个简单的群字都不认识,又何谈读书学习呢。
真说起来她也不是不认识所有的繁体字,放在一句话里,或多或少也能结合上下文猜测出来。
但要是像刚刚的群字一样单独出现,她就只能两眼一抹黑。
没想到她之前随口胡编的借口,现在出现了大问题,她得找机会学学认字了,起码把常用字给学会。
除此之外她颇有些意外地捏了捏小昭的脸:“小昭你可以啊,脑子转得这么快,还认识字,厉害厉害。”
她是不知道有这个机构,桑永景桑兴嘉则是接触的少,听说过没去过,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
小昭羞涩一笑,神色略有些黯然,她哪能不认识这个地方呢,她娘亲以前就是在里面养马。
她最喜欢的,就是在里面跑来跑去,跟娘亲一起给马梳毛、清洗。
可惜那些日子她再也回不去了。
桑榆打算进城去买牛粪,去之前她专门询问过小昭:“你还要走吗?”
如果她回答要走,桑榆就打算将她带进城里。
却没想到听见她问这个问题,小昭一下便红了眼,眼中蓄起泪水,可怜巴巴地望着她,活像是只要被主人遗弃的小狗。
“……不哭不哭,阿姐就是随口一问,不让你走,乖啊。”
桑榆一边柔声哄着一边愈发好奇,那天晚上小昭离开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她从一开始铁了心要走到现在死活都不愿意离开。
留下桑永景在家里继续挖坑,桑榆领着桑兴嘉往岭南城里走。
不仅仅是牛粪,棕油、厚皮纸也都得去城中采购,还有家里的菜肉米消耗也很快,得补充一些。
桑榆跟桑兴嘉并肩走在路上,桑兴嘉忽然问她:“小妹,小昭她……以后就留在家里?”
他这话问得看似有些突兀,但桑榆能理解他的顾虑。
原本一家人住在一起,现在贸然闯进来个不知来历的人,就算对方只是个小女孩,也会觉得尴尬和不自在。
“我没打算让她久留,养好她身上的伤后,就想让她进城学门手艺,不留在家里。”
桑榆自认为自己不是个烂好人,对待家人她可以适当地放宽底线,多一些照顾,多一些宽容。
但外人除非展现足够的价值,否则不足以让她牺牲自己的私人空间,去无条件地照顾,她又不是个觉得人人都得被拯救的圣母。
听她这么说,桑兴嘉顿时长舒一口气。原来小妹早有打算,他就怕小妹是个拎不清的,迷迷糊糊就把那孩子留在家里养大。
若是个知道感恩的还好,若是个没良心的,到时候指不定闹出点什么事端。
桑榆白了他一眼:“大哥,我在你心里就那么傻?”
她觉得自己平日里的形象明明很聪明很机智啊,怎么感觉在他眼里跟个傻白甜一样。
“嘿嘿,大哥这不是怕你一叶障目嘛。”桑兴嘉只能憨笑两声装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