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 > 第二百九十五章 难道就只为了挣这一月二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九十五章 难道就只为了挣这一月二十

点单的伙计拿起两根尾部染红的竹签,又继续询问:“好的,您是要两杯珍珠奶茶。请问甜度需不需要调整,全糖或者半糖?堂食还是带走?”

“呃,就全糖吧,要带走。”年轻妇人回想了一下自己之前喝的奶茶,感觉甜度是自己喜欢的,便没做修改。

“好的,那就是两杯全糖珍珠奶茶,新店开业前三天买二赠一,一共三杯,四十文。”

年轻妇人直接递过来一锭碎银,伙计剪下一小块称量过后,又剪下一丁点凑齐重量,多余部分还回去。

这才将一块写有‘001’的小木牌递给对方,微笑道:“您是001号客人,可以先寻个位置坐下,等会儿做好了叫号举手示意就会给您送过去。”

这家店里的服务态度与点单方式倒是与别处不同,年轻妇人觉得有些新奇,随意寻了个位置坐下。

等待的时间并不算长,很快三杯装在带盖竹筒中的珍珠奶茶便被后厨送了上来。

“001号顾客,请问哪位是001号顾客?”端着托盘的伙计在店里一边叫号一边四处张望。

年轻妇人听见熟悉的数字,想起刚刚听到的话,微微抬手示意。那名伙计一下捕捉到信号,端着托盘往这边走。

先是跟她核对了一下号码牌,而后伙计才将奶茶依次取出放到年轻妇人的桌上。

“客人,您的三杯全糖珍珠奶茶已经上齐了,请慢用。”

这三杯奶茶每一杯上面都有草绳编出的简易提手,旁边还各自捆着根芦苇杆吸管,一看就是用心考虑过客人的需求。

年轻妇人对这家店的观感更好了几分,拎着奶茶翩然离去,继续听《西游记》的故事去了。

珍珠奶茶的价格在普通坊市里似乎有点贵,但放在有钱人聚集的青寰街,反倒司空见惯。

何况还有开业买二送一的促销,一时间珍珠饮的生意竟是火爆到有人忙不过来。

好在桑榆早就预料到这点,一见前面人手吃紧,立马安排桑家父子过去帮忙。

他们没有像店里的员工一样经过系统化的培训,知道具体的流程与话术,便只在后厨与大堂间传递饮品。

多了两个人帮忙,原本显得有些杂乱的大堂渐渐恢复秩序,确保接待的每一位顾客都能有良好的体验。

往来的客人不少,珍珠饮火爆的生意直到午时初才慢慢恢复正常。

这点同样在桑榆的预料之中,她大概估算过,青寰街每日有两个客流高峰点。

一是上午巳正到午初,也就是十点到十一点。另一个则是未正到申正,下午两点到四点。

而这两个客流高峰点,便也是她们珍珠饮的客流高峰点。

等到午时正点的时候,店里几乎不再有新客进入,只剩下几个坐在大堂喝甜饮的客人。

留下三人在前面看店,桑榆给刘茂使了个眼色,招呼着所有人一起往后院走。

厨房里留了个人,让剩下的三个伙计先去休息吃饭,桑榆则与刘茂和桑家父子俩四人一起坐在后院中开始清点竹签。

她一开始的时候想的是效仿后世烧烤店一样,客人点单直接让伙计写条传到后厨出餐。

但她很快意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识字,便改用竹签。

给每种饮品定下专属的颜色,受限于颜色不够多,就再往竹签上刻阿拉伯数字,每种颜色每个数字分别代表一种饮品。

如此一来,只要她教会店里的伙计认数字,再将竹签上的数字颜色与饮品想对应上,就能轻松解决点单的问题。

这也是她让七名伙计每日都来店里报道的主要原因之一,得学习啊。

清点竹签还算简单,以珍珠奶茶为卖点的珍珠饮首日开业,卖出去的饮品自然多是珍珠奶茶,只要把其他颜色的竹签挑出来就行。

四人一起动手,很快就分类清点出总数来。

“卖了一百二十三杯珍珠奶茶,还有其他各类饮品合计七十一杯,那就是……”

桑永景掰着手指头计算着,没等他数出个一二三四五来,桑榆直接心算得出结果。

“珍珠奶茶二十一杯,其他饮品均价十五左右按十五计算,一共就是三千五百二十五文。”

“嚯!这么多!”她既然得出结果,桑永景自然不会再去慢吞吞地计算,只顾着惊叹数额的庞大。

“乍一看挺多的,但其实不太符合我的预期。”桑榆语气中带着些许失落。

一上午营业额三两五钱,一天就是足足七两银子,一个月那就是两百一十两,要不了五个月就能赚到这间店铺的钱。

这么一想是不是还挺好?

但桑榆心里清楚,今日营业额这么多,是因为珍珠奶茶先前在仲家酒楼积攒下的名声,是开业买二送一的活动,是人们见到新奇事物的好奇心。

种种原因堆叠在一起,才造成今日火爆的景象。

不说多,就等开业活动结束之后,估计店铺每日的营业额就会断崖式的下跌,能做到单日四两银子的营业额都算运气好。

哪怕饮品店有着近六成的利润、哪怕店铺不要租金,但进货的成本、伙计们的薪酬、以及给仲雪茹的分红都要她来负担。

种种东西刨除出去,最后一个月她能拿到手的也不过二十两左右。

乍一听似乎感觉还挺多,但她辛辛苦苦开店营业、把《西游记》抬出来,难道就只为了挣这一月二十两?

人是会成长的,同样的,在成长过程中,欲望也会越来越大。

初到岭南的时候,她只想着建个房子让一家人能吃饱穿暖就好。

等建好房子,她又想着要多挣点钱,让一家人每个人都越来越好,实现梦想找到精神寄托。

如今得了店铺正式开业,她却又觉得一月二十两银子太少,想挣得更多。

虽然想要的越来越多,但桑榆从不以此为耻,甚至觉得人就该一点点地放大自己的目标,然后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