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那事儿,别人顾忌着自己儿子秀才的身份。
也不会多说啥。
至少当着他的面不会。
至于私底下说不说的,他就管不了了。
只要别舞到他眼前让他糟心就行。
于是大手一挥,大气道:“都是乡里乡亲的,收那两文钱干啥!免费写一下就行了。”
来的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都是惊喜,但面上却客气道:“这不好吧!而且这事儿杨叔您能做主吗?”
他们舍不得买镇上八文一幅的,听人说杨家的秀才帮写,才收两文钱一幅,立马就带着红纸过来了。
杨老头听到他们问自己能不能做主的时候,心里有点不快。
他是老子,难道还不能做儿子的主不成!
面上笑着道:“能,当然能!”
说着,扭头对搬着桌子出来的大儿子喊:“老大,这事你做得不对,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写几个字又不费事,怎么能收人家铜板呢!”
面上都是不赞同,独断专行道:“这事儿我决定了,不收铜板。”
搭把手帮着搬桌子出来的杨南听了这话,有点儿惊讶,以前没看出来他爹有当冤大头的潜质。
写字是不费什么力,但是笔墨都是要银子买的啊!
写一副两幅的没多大问题,但是村里人知道大哥帮写对联还不收铜板后,不说全部人都会上门请帮忙,但可能也有一半人会上门。
因为人都有这样一个心理,那就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别说什么乡里乡亲的,叶二叔那么多年也没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就让村里人免费坐他的牛车啊。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乡里乡亲算什么。
心里闪过许多,但不打算说出来。
他爹都夸下海口了,要是说出来让他丢了面子,后面怎么样还不好说。
杨东听到他老爹的话,面色僵硬了一瞬,但很快就恢复自然,并扯出一丝微笑,爽朗地那边的人说:“既然爹都这么说了,那我就听爹的。”
杨老头满意点头。
上门来请写对联的两人喜笑颜开:“那就多谢杨秀才了,不愧是读书人,品性高洁,跟我们这种俗人就是不一样。”
得了好处, 他们也不介意多说几句好话。
不管男女老少,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杨东即便是读书人,也不能摆脱。
所以,心里因为他爹擅自做主而产生的不快也减少了,研好墨后,面色缓和问:“你们要写几幅?我现在帮你们写。”
两人听到问话,对视一眼,然后其中一人脸皮没那么厚,不好意思说:“我要两幅就行,麻烦杨秀才!”
说着,将红纸拿出来四张。
杨东点头,说了个“行”后,又看向另外一人,问:“你呢,要写多少幅?”
被问的人嘿嘿一笑,然后说:“我要的有点多,需要三幅,不会耽误你时间吧?”
杨东笑笑,没说有,也没说没有,只道:“没事儿。”
杨南看杨老头和杨东和那两人说话,没自己的事儿,待在这儿反而像个木头桩子似的,于是脑子一转,就到厨房里帮忙,让他媳妇出来和四弟妹说说话。
李霞有点惊奇他居然主动揽下做饭的活儿,但也没在这时候问出口,而是听男人的,出去陪四弟妹。
赵翠见厨房转眼间就只剩自己一个妇人,问杨南:“二弟,你大哥呢?你都进来帮忙了,他怎么不进来?”
别人都是自个儿男人帮着干,就她需要自己来,这让她觉得在另外几个妯娌面前丢了面子。
刚杨东说的杨北还记着呢,听大嫂居然问出这话,不由得嗤笑一声,反问:“大嫂,大哥说我主动进厨房的行为不成体统呢!你觉得他会主动进来吗?”
大嫂莫不是干活干到脑子晕乎了,居然会问出大哥怎么不进来的问题。
赵翠:“……”
话挺有道理的。
但她不是觉得男人另外几兄弟都进来了,就他没来,就显得他是另类了吗?
也没回答杨北的话 而是一个劲地看着杨南,等他回答。
“外面那么热闹没听到呐!”杨南耸肩,“大哥在给村里人写对联呢!”
“写对联好。”杨老太接话,“那才是读书人该干的事儿!”
就像大儿子说的,君子远庖厨,像老四这样主动钻厨房的男人,是不会有多大出息的。
她就看不得儿媳让她儿子进厨房干活的行为,老三是迫不得已, 老四是自己乐意,她不能怎么样。
但是老二又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叉腰,压着声音问:“老二,你不在外面陪客,进来捣什么乱?!”
杨南嘻嘻一笑,有些自嘲道:“大哥这个长子在外边呢!哪轮得到我出面。”
“再说了,厨房里的活三弟和四弟干得,我难道干不得?”
“他们怎么能和你比!”杨老太脱口而出
话音刚落,杨西干活的手顿住。
虽然这种事经常发生,但他还是不能做到泰然处之。
杨北停下杀鱼的手,举着粘着些血迹的刀,问杨老太:“娘,您这话可不对,我们都是从一个肚子里出来的,怎么就没有可比性了?您这话说的,可真真是伤了三哥的心了。”
说着,继续杀鱼的动作,嘴上还发出啧啧的声音。
他从小就是不受偏爱的那一个,所以对他娘偏心的行为,早已习以为常。
能够镇定自若。
他这三哥也是不受宠的,但他瞧着,好像对父母还是充满期待的。
不然也不会一次次因着某些话某些事而露出落寞的神情。
杨北的话一出口,杨南表情镇定自若。
娘的偏爱,又不是他强求来的。
再说了,家里最看重的是大哥。
他没什么好扭捏的。
大哥最受偏爱的大哥心里都没有丝毫的愧疚。
他又为什么要心怀愧疚?
但也不想因为这点小事,让兄弟间产生过多的嫌隙,于是看着杨西,诚恳地说:“三弟,娘刚不是那个意思,她只是一时没把住嘴。”
杨北撇嘴。
往往脱口而出的话才是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杨老太没想那么多,在儿子面前自然是有啥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