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 第45章 乾清宫的地砖会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康熙三十九年的夏至来得格外早,乾清宫的蟠龙藻井下悬着十二盏冰灯,却压不住地砖缝里钻出的燥热。石静娴跪在第三块金砖上,数着砖面云纹里嵌的第七粒东珠,龙涎香混着汗味钻进鼻腔——这具太子身躯,终究还是跪出了胤礽的膝盖旧疾。

\"保成可知这地砖为何发烫?\"康熙的声音从御案后传来,朱笔划过奏折的沙沙声里裹着刀锋。

石静娴盯着青石砖上蒸腾的热气,忽然想起三日前工部密报:乾清宫地下埋着洪武年间烧制的火龙墙,本为驱寒所用,而今夏火道失控,烘得地砖如同烙铁。此刻她靴底传来灼痛,面上却要端出太子该有的恭顺:\"儿臣愚钝,请皇阿玛示下。\"

鎏金狻猊香炉突然被踹翻,香灰扑簌簌落在她眼前。康熙的龙纹皂靴踏过满地残灰,绣着十二章纹的袍角垂在她视线里:\"因为有人背着朕,往火道里添了不该添的东西!\"

石静娴瞳孔骤缩。半月前她以太子身份暗查内务府亏空,发现掌案太监竟用辽东军用火油替代灯油,为灭证据,她命人将火油灌入废弃的火龙墙。此刻乾清宫地砖的异热,原是那批火油遇热自燃!

\"儿臣确有失察...\"她话未说完,喉间已抵上冰凉剑锋。康熙握着那把征噶尔丹时的佩剑,剑柄镶嵌的蓝宝石映得他眼底发青:\"索额图供认,是你指使他挪用火油。\"殿外惊雷炸响,暴雨砸在黄琉璃瓦上如同万马奔腾。石静娴看着剑身上扭曲的自己,忽然想起胤礽前夜塞给她的纸条——\"火龙墙案关键在《洪武营造录》第三卷\"。电光火石间,她抓住剑刃仰头:\"皇阿玛可记得,当年擒鳌拜的地道出口在何处?\"

康熙手腕一颤,剑锋在她颈侧划出血线。二十年前,正是他利用乾清宫火道下的密道,将鳌拜诱入陷阱。此刻石静娴指腹擦过剑身血迹,在滚烫的金砖上画出简图:\"火龙墙在此处拐向奉先殿,而火油痕迹却止于景运门,分明有人凿穿密道转移赃物!\"

暴雨声里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康熙剑尖忽而转向西侧的多宝格。石静娴顺势望去,只见格内那尊汝窑天青釉瓶竟在高温下迸出裂痕,瓶身缓缓渗出黑色粘液——正是遇热融化的火油!

\"好个一石二鸟。\"康熙突然冷笑,剑尖挑起她下颌:\"既能烧了索额图的罪证,又能让朕疑心太子不轨...\"他猛地扯开龙袍前襟,露出心口狰狞的箭疤:\"二十年前噶尔丹的冷箭都没要了朕的命,如今这点火油算什么!\"石静娴嗅到帝王身上沉水香下掩着的血腥气,忽然想起胤礽说过,康熙每逢阴雨天旧伤便会发作。此刻地砖蒸腾的热气熏得他额角青筋暴起,握剑的手却稳如磐石:\"朕只问一句,索额图说你要效仿玄武门...\"

\"儿臣要效仿的是文华殿!\"她突然高喝,惊得梁上燕子扑棱棱乱飞。康熙怔愣间,石静娴已扯开太子朝服,露出锁骨处被火油灼伤的疤痕:\"上月儿臣巡查文华殿,发现《永乐大典》残卷被蛀,若不用火油熏蒸,我大清风骨早被虫蚁啃尽了!\"

暴雨裹着冰雹砸在窗棂上,乾清宫的地砖渐渐褪去赤红。康熙剑尖垂地,望着她锁骨上与自己心口如出一辙的伤疤,忽然想起三十四年春,太子监国时那句\"淮扬水患当查河督与盐运使往来文书\"。彼时少年眼里的光,与此刻地上蜿蜒的血迹渐渐重合。\"滚去太庙跪着。\"帝王背过身去,声音混在雷声里听不真切:\"带着你的《洪武营造录》。\"

石静娴退出大殿时,瞥见屏风后露出一角杏黄氅衣——胤礽扮的太子妃正攥着那本救命古籍,指节白得像是孝陵神道上的石像生。她忽然觉得地砖也没那么烫了,至少比不过东宫那人手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