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 第145章 南书房奏折惊现简体字批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5章 南书房奏折惊现简体字批注

一、朱砂痕里藏惊雷

康熙的手指在奏折上游移,忽地顿在一处墨渍上。这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密折,禀报的不过是江南梅雨季锦缎受潮的琐事,可末尾朱批的\"知道了\"三字,笔锋走势竟与三十年前索尼病危时的手书一模一样——而索尼,早已作古二十载6。

\"梁九功。\"皇帝的声音惊得檐下麻雀扑棱棱飞起,\"取戊子年武英殿修书处存档来。\"

烛火摇曳间,三筐黄绫包裹的文书被抬进南书房。康熙亲自解开绳结,一封封比对太子近年朱批。当翻到去岁黄河汛情的奏疏时,一滴烛泪\"啪\"地落在\"治河当疏浚入海\"的\"海\"字上——那三点水的提勾,赫然与索尼临终绝笔的\"法\"字同出一辙。

\"索尼的字...\"皇帝突然攥紧镇纸,想起三十四年前那个雪夜。病骨支离的老臣强撑病体写下《请立太子疏》,最后一笔未竟便呕血而亡。而此刻,这缕本该湮灭在时光里的笔意,竟在太子的朱批中借尸还魂。

二、墨色深处的博弈

毓庆宫西暖阁里,石静娴正蘸着朱砂批阅刑部案卷。忽听窗外传来三长两短的鹧鸪声——这是与胤礽约定的紧急暗号。她刚把密信塞进茯苓糕,就听见梁九功尖细的嗓音:\"太子爷,皇上召您即刻往武英殿鉴书。\"

满架典籍前,康熙状似无意地推过两幅字:\"保成看看,这笔法可眼熟?\"左边是索尼的《陈情表》,右边正是她昨日批的漕运折子。石静娴后背霎时渗出冷汗,忽瞥见窗边金丝笼里的鹦鹉,计上心来。

\"儿臣愚见,这转折处的力道...\"她故意提高声线,那学舌的畜生立刻叫道:\"索尼!索尼!\"康熙神色微动,却见太子含笑执笔,在宣纸上挥就\"水\"字:\"父皇细看,儿臣习的是董其昌的绵里藏针,与索尼大人的金钩铁划岂可同日而语?\"

烛光恰好将她的影子投在《古今图书集成》上,那佯装镇定的手指,在暗影里抖得像风中秋叶。

三、千层糕里的生死时速

此刻的东配殿中,胤礽正捏着茯苓糕里的密笺冷笑。纸上是石静娴狗爬般的满文:\"速仿索尼笔迹,要三十年前的。\"他瞥了眼铜壶滴漏——离宫门下钥只剩半个时辰。

\"取永和宫去年抄的《金刚经》来!\"他厉声呵斥宫女。那经书是德妃为太后寿辰所献,恰由索尼长孙所书。胤礽将宣纸覆在经文上,就着烛火透影描摹。当最后一笔落下时,腕骨突然剧痛——这具女人的身体,终究撑不住他运笔的力道。

更漏声里,一队粘竿处侍卫捧着\"太子新作\"疾驰向南书房。最上层的《观河工疏》中,\"河道总督玩忽职守\"的\"忽\"字,与索尼真迹的重捺如刀劈斧凿。

四、黄粱梦醒终有痕

康熙摩挲着新旧两份奏疏,目光在梁九功捧着的翡翠压襟上停留——这是今晨从太子书房暗格里搜出的,与当年索尼陪葬的那枚竟是一对1。正要传唤钦天监,忽见八阿哥呈上的《请安折》里,\"恭请圣安\"的\"安\"字,三点水旁同样带着索尼的笔意。

\"好一个移花接木...\"皇帝突然大笑,震得案头《佩文韵府》哗哗作响。他想起二十年前擒鳌拜时,索尼次子就是用这手\"集字术\"伪造盟书。如今这出戏码,倒比当年的九连环更精妙三分。

子夜梆声响起时,石静娴跪接皇帝赏的湖笔徽墨。待梁九功退下,她才发现砚台下压着半张残破的《起居注》——正是索尼咽气那日的记录,其中\"太子\"二字被朱砂重重圈起6。

五、海棠影里见杀机

三日后,南书房突然增设\"翰墨监\"。当值的翰林们发现,所有经太子朱批的奏折,都被誊抄在特制的双面宣上。纸背对着烛光时,竟显出淡淡银纹——那是内务府新制的\"暗记笺\",专为验看笔迹真伪7。

石静娴抚摸着冰凉的笺纸,忽听檐角铁马叮咚。她望向毓庆宫方向,看见胤礽正站在海棠树下比划手势。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交叠处恰似一个未写完的\"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