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业峰的声音带着几分急促,目光紧紧盯着五叔手里的东西。
只见这东西四分之一个巴掌大小,扁平扁平的。
它的背上呈现出暗色的绿意,其中还缀着细密的灰黑色斑点,圆溜溜的样子,上面还有斑驳的纹路,乍一看确实有点像没长开的鲍鱼,圆溜溜的。
特别是那吸附在掌心的样子,连边缘微微卷起的弧度都有几分相似。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的外壳不是完整的一整片,而是由数块壳板组成,覆瓦状的排列着,像是一个龟甲一样,摸上去十分粗糙,还带着海水冰凉的触感。
“乖乖,这是在哪抠的?”
“就…就刚才在礁石缝里抠的啊。”五叔被他这反应吓了一跳,举着手里的东西仔细端详,“我看它粘在石头上挺结实的,还以为是鲍鱼呢,使劲撬了半天才弄下来。这不是鲍鱼?那是啥?”
“这不是鲍鱼,是石鳖!”陈业峰接过那东西,指尖触到它冰凉滑腻的外壳,轻轻一按,边缘的肉竟微微收缩了下。
他指着背甲中央给五叔看,“你看它背上这纹路,鲍鱼是单壳,背甲是完整的一片,边缘光滑。”
“但石鳖不一样,它背上有八块呈覆瓦状排列的壳片,如同叠起来的鳞片,更像是贴在石头上的小盾牌。边缘还有一圈肥厚的外套膜,摸起来糙糙的,带着细小的突起。”
说着,他把石鳖翻了个面,腹部中央一条乳白色的带状区域格外显眼,中间一条纵贯头尾的腹足清晰可见,正微微蠕动着。
他接着说道:“你再看它的肚子,腹足比鲍鱼更加厚实,拥有超强的吸附力…但石鳖的腹足却是扁扁的,能够像波浪一样伸缩,爬起来比鲍鱼快多了。”
“而且它这嘴巴藏在腹足前端,跟个小铲子似的。涨潮的时候,它们会挪窝用用自己的小铲子挖礁石上的藻类吃,鲍鱼可没这本事。”
石鳖看着跟鲍鱼很像,但是价格比不上鲍鱼,而且也不易捕获。
就是因为这样,现在还有人拿石鳖晒干后当鲍鱼卖给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内地人。
虽说价格无法媲美鲍鱼,但是比其他鱼货可值钱多了。
听到陈业峰的话,五叔好奇的凑近瞅了瞅。
果然看见背甲上隐约有八条细密的接缝,用指甲轻轻刮了刮边缘,确实带着沙粒似的粗糙触感。
这种感觉…呃…突然有点不纯洁了。
“那这石鳖看着挺不错的…这个值钱不?”五叔最关心的还是这个。
“论价钱,肯定比不上鲍鱼。”陈业峰笑了笑,把石鳖放进装着海水的小盆里,看着它慢慢舒展身体,“但这东西稀罕啊,比一般的鱼虾都值钱,具体能卖多少,这个我也不清楚。”
石鳖的外壳,晒干了能当摆件,有些渔民还收来做偏方,拿它入药,说能清热明目。
而且肉质虽然紧实,但用沸水焯过之后凉拌,或者剁成泥做鱼丸,鲜味一点不输鲍鱼。
“阿峰,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的?”陈业新惊讶的看着自己的二弟。
“之前我去酒楼送鱼货,听一个外地人说起过。”陈业峰连忙转移话题,“大哥,你知道这石鳖现在卖多少钱一斤吗?”
陈业新不确定的说道:“应该能卖五六块钱一斤吧。”
“能卖这么多钱一斤?”陈业峰立马露出惊讶的神色,原本还想着能卖一二块钱一斤,已经算是顶天了,没想到能卖到这么多钱一斤。
“这个石鳖的具体的价格的要去问一下才知道。”
这玩意是个稀罕物,平时也没有谁捕抓到。
“这个什么石鳖真的能卖这么多钱?”五叔突然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一想到什么,呼吸都立马加重不少。
陈业新说道:“听说价钱还可以,以前的价格也没有这么高,就是这几年,好多外地人,特别粤东省的人跑到海城来投资,把好多稀罕的玩意都被吃贵了。”
粤东省人号称能吃万物,好像没有他们不吃的东西。
他们这边之前的物价原本没有这么贵,可自从改开以后,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纷纷跑过来,导致这里的物价蹭蹭往上涨。
再过几年,这边的土地跟房子价格翻倍的增长。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海城爆发了可怕的泡沫经济。
当时好多投资房产把内裤都亏掉了,跳楼的一大把,天台都需要排队。
其中不少人都是粤东省人……
接着,陈业新又接着说道:“哎呀,真是太可惜了,就只有这么一个啊!要是能多几个就好了。这一个根本没法拿去卖啊,就算是弄来自己吃,煮汤都嫌少呢,还是放了它吧。”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五叔突然开口说道:“不放,谁说就只有一个的……”
陈业新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追问道:“什么意思?难道你的意思是说,这里还有很多这种东西?”
一旁的陈业峰也赶忙附和道:“对啊,五叔,你快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五叔咂巴了一下嘴,似乎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把话说清楚:“其实啊,这玩意儿在那边的礁石上有好多呢!刚才我就是随手抠了一个下来。不过这东西可不好抠,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弄下来这么一个。”
陈业新一听,顿时兴奋起来,急切地说道:“走走走,快带我们去看看!”
陈业峰也连忙应和道:“对对对,快带我们去看看吧!”
于是,在五叔的带领下,他们一行人朝着岛上的一片礁石区走去。
这片礁石区看起来非常陡峭,怪石嶙峋,要攀爬上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们小心翼翼的翻过一块光滑的礁石,立马就看到了前方的情景。
而陈业峰兄弟俩看到眼前的情景,顿时吸了一凉气。
只见一块巨大的礁石上密密麻麻一大片,跟之前看到的淡菜、藤壶差不多,要是有密集恐惧的人看到这些,估计要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陈业峰突然想到前世刷手机看到一些赶海博主解释的一些东西,有个很名的赶海博主说石鳖很不容易弄到。
因为石鳖的眼睛藏在背甲边缘的外套膜里,密密麻麻的,据说有上百只,能感知光线变化,所以在礁石缝里特别难抓。
而且它们几乎是长在悬崖峭壁上面,人类很难攀爬上去。
要是能把它撬下来,运气绝对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