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王府,如今整个大晋的权力中心已经悄悄的转移了,从皇宫换到了秦王府之中。

虽然姬长安并没有正式册封为太子,但是朝堂之中的人都明白,这件事几乎已经成了事实了。

大晋皇帝也将许多的政务放手,故而那些政务就全部涌入了秦王府之中。

而姬长安现在也需要组建了自己的内阁了,就是很可惜,并没有召唤出太多的谋士。

不过有儒家的三杰,暂时处理一些政务还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现在的三位并没有什么职务,不过相信很快,他们就会坐到相应的位置上。

姬长安大部分时间还是作为甩手掌柜。

“殿下,此次科举的考题已经准备好了。”张良从秦王府的幕僚书房之中走了出来,而后拿出了四份文件。

姬长安伸出手,将用宣纸书写的还带有淡淡的墨香味的试卷看了起来。

至于张良既是出题者,也是考试者,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姬长安并不担心。

因为这一次的考题,并不是常规的考试,而是真正的实事。

从三个方面,也就是“实务策论”、“经济算学”、“兵法韬略”分别考核。

其中“实务策论”考察如何处理户部贪腐案,以及防止以后这种事情的发生。

“经济算学”则是考察朝廷如何获得更多的税收,更多的钱财。

“兵法韬略”则是考察边境防御和军队训练之策。

姬长安来回翻开了三个大选题之下的诸多小选题,点了点头:“那些考生都已经来了吧。”

“朝廷已经安排好了,没有住宿的安排在了驿站,统一食宿。”

张良点了点头,以大晋的财力,如果想要从户部手里面拿这么多的钱财的话,其实并不简单。

但是现在不同了,礼部抄家可是得到了许多钱财,别说是这一次科举了,就算是再来十次,百次可能都花费不完。

而这些本就是礼部伤害科举学子得到的不义之财,那么现在一部分花在这些学子身上。

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也没有人有任何理由反对。

“将这些考题下放下去,让他们有时间思考。”姬长安又说道。

而张良点头,很快就安排了下去。

既然是这种题目,只要能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所谓的商议,所谓的讨论,根本就不值一提。

毕竟这东西就如同数学题一样,你不会做,那么来多少人都很难有效果。

而这一次给的职位也足够之高,若是有人能够答的出合适的答案,也根本不会卖出去。

而且若是真的能够买到合适的答案,那么到时候还有殿试,就看你能不能通过了。

这也是为了实用性的一点点的弊端,姬长安这一次想要招募的,是立马能够做事的。

而在姬长安的手下,除了儒家三杰之外,还有其他的儒家弟子也会参加。

战国秦初的儒家,和千年以后的儒家还是有些区别的。

就算是孔子见到千年以后得儒家发展,或许有好的方面。

就如同王阳明\"心即理\"将道德判断完全内化时,孔子反对过度主观化对\"礼\"的消解,但也会赞赏其对主体自觉的强调。

可汉代\"罢黜百家\"确立的政教合一体系,目睹了\"三纲五常\"被异化为等级压迫的理论依据时,定会痛心疾首。

就算是孔子也会说,“小杖受,大杖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之话,孟子更直言“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可以后得那儒家,却生出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概念。

以后的儒家,真的做到了\"君子不器\",做到了\"和而不同\"吗?

两千年前的儒家可能不够先进开放,但是却肯定比一千年前的儒家先进。

可战国秦朝的儒家,大多数还是最传统的孔子的追随者。

他们每个人的政治理念,虽然不一定完美,却不会引的其他人反感。

----------------

而在驿站之中,所有参考的学子都拿到了三份题目,可以讨论,可以查询资料,但是需要殿堂上考验,答辩。

若是无法自洽自己书写的内容的话,那就恐怕不是一件好事了。

而这些题目,可以全部作答,也可以作答其中之一,并无差别。

有些富家子弟拿着题目,也去寻了许多的教书先生,乃至于是翰林院的学士。

但是很可惜,很多翰林院的学士都答不出这些问题,而能够答出这些问题的翰林院学士连忙拿起考题自己作了。

而在驿站的那些学子,看见了此次的考核方法,有人欢喜有人忧。

“此次殿下考核怎么是如此方式?那我以前准备的东西不就没有用了啊?”

“是啊,想到这些题目没有人能够答的上的吧,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无功而返。”

...........

大多数的学子都是一脸懵逼,根本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而还有些聪明的人,却有些暗暗窃喜,毕竟这并不是一个分数线考试,而是一个选拔性考试,不管题多难,题多简单,都不重要。

他们的对手不是试卷,而是周围的人,提拔的数量始终是固定的。

只要他们能够比其他人做的好就行了。

就这样,有的人抱团取暖,有的人明白,抱团取暖,答案一样,怎么可能被选拔。

所有学子各异,但是时间匆匆流逝,任何人都不想放弃这一步登天的机会。

待到十日之后,这些学子进入贡院,将答案书写,而后再由其他人誊抄,再交给姬长安寻到的一些已经退休的老臣来阅卷。

而在考试的贡院之下,礼部尚书的尸体被埋在了贡院的青石阶之下,只要出入的,都可踩在礼部尚书的尸体之上。

进入的学子自然没有害怕的,毕竟大晋也不太平,大多数的人尸体都已经见得太多了,更何况还是贪官的。

路过此处,都会吐出一口唾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