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开通的冲击波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江州激荡起巨大的涟漪。
江州国际联合化工三大品牌的名字,伴随着每日数十万人次的客流,以无与伦比的频次和覆盖面,强势植入江州市民的脑海。
“市委市政府支持品牌”的背书,更是在民间催生出一种朴素的信任感——“公家都支持的,总不会差”。
就这样,外资巨头针对本土新锐的立体绞杀战迅速拉开帷幕。
江州电视台、广播电台的黄金时段,瞬间被外资广告塞满。
宝洁旗下海飞丝洗发水的广告,当红小生甩动着乌黑飘逸的秀发,背景音乐激昂:“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海飞丝,国际品质!”
舒肤佳香皂的广告紧随其后,温馨的家庭场景,强调“长效抑菌,健康守护”。
联合利华的奥妙洗衣粉广告则大打“强力去污”科技牌,穿着白衬衫的模特在泥地里打滚后依然洁净如新。
收音机里,循环播放着尤妮佳旗下苏菲卫生巾的广告,温柔的女声诉说着“超薄透气,自在随心”。
这些广告制作精良,明星效应显着,借助传统媒体的广泛覆盖,试图抵消地铁广告带来的冲击,不断强化消费者心中“外资=高端=品质”的固有认知。
日本尤妮佳株式会社反应最为直接。
他们迅速加大了在江州公交车身上的广告投放力度。
一辆辆披挂着“苏菲”清新蓝色广告的公交车,穿梭在江州的大街小巷,与贴满“蜜语时光”的三轮车和出租车形成了流动的对抗。
公交车的覆盖面和线路稳定性远超三轮车,苏菲的广告画面也更加精致时尚,试图在流动的视线争夺战中压制住本土对手的“土气”。
在零售终端——各大连锁超市的战场上,外资的阻击最为凶狠。
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的日化品区域,原本留给二线品牌的位置被进一步压缩。
“好妈妈”洗衣粉即使通过政府协调,艰难地挤进了个别超市,也被安排在最不起眼的底层货架角落,光线昏暗,排面狭小。
而汰渍、奥妙占据着黄金腰线位置,堆头巨大,促销海报鲜艳夺目。
联合利华和宝洁发动了猛烈的促销攻势。
“买奥妙洗衣粉送精美洗衣袋!”
“购海飞丝大瓶装第二件半价!”
“苏菲卫生巾满50减20!”
促销员穿着统一制服,热情洋溢地推销着外资产品,对旁边冷清的“好妈妈”、“春花”货架视若无睹。
高艺文派出的促销员,常常被超市管理人员以“影响秩序”或“未报备”为由驱赶。
采购经理的态度也变得微妙。
面对高艺文和江清河的据理力争,他们不再强硬拒绝,而是换上了职业化的敷衍笑容:“高经理,我们理解政府支持本地企业。但超市也要生存,要利润,外资品牌促销力度大,消费者认啊,你们的产品……知名度还是差了点,动销慢。这样吧,你们也搞点像样的促销?力度至少要跟外资持平吧?不然我们很难给资源啊。”
这看似合理的要求,却像一道无形的枷锁。
外资巨头可以承受巨额促销成本,但对于现金流本已濒临断裂的江州国际联合化工来说,这几乎是无法承受之重。
季方语看着促销方案上的预算,眉头拧成了疙瘩。
一些关于“本地产品质量不稳定”、“小厂生产环境差”、“广告轰炸扰民”的流言蜚语,也开始在部分网络论坛和市民闲聊中悄然流传。
虽然查无实据,却像毒刺一样,试图瓦解地铁广告建立起的初步信任感。
面对外资巨头立体化、多层次的凶猛反扑,江州国际联合化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地铁广告带来的巨大声量,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量和市场份额,中间隔着外资用资本和渠道构筑的铜墙铁壁!
高艺文和江清河在超市碰壁后,带着一身疲惫和愤怒回到厂里。
季方语看着促销预算愁眉不展。白羽凡虽然保证了生产质量,但看着仓库里开始缓慢增加的成品库存,心头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连一向乐观的许晚晴,看着街头苏菲的公交车广告越来越多,也忍不住骂骂咧咧。
“小明,这帮孙子太狠了!超市里根本不给我们活路!促销我们做不起啊!”高艺文一拳砸在桌上,眼睛通红。
江清河沉默地抽着烟,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明朗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厂区里依旧灯火通明的车间和忙碌的工人身影,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地铁列车驶过的轰鸣。
他的脸色异常平静,只有眼中深邃的光芒在剧烈地跳动。
压力?窒息?绝望?这些情绪在黄万春拍板地铁广告的那一刻,就已经被他彻底摒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