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俊一站在酒店高层套房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夜幕下依旧车水马龙的江州。
远处,五里坪方向那片被浓烟玷污的天空,在都市璀璨的霓虹映衬下,像一块丑陋的伤疤。
手机屏幕上,是刚刚刷到的本地新闻快讯,配图正是那冲天烈焰和满仓物流仓库焦黑的残骸。
标题刺眼——“五里坪仓库突发大火,疑为看守人员醉酒失职,巨额货物化为乌有”。
高原俊一指尖冰凉。
他花费巨大心力和代价布下的局——精心策划的广告轰炸、线下渠道的铺货抢占、随着那场吞噬一切的烈火,瞬间化为泡影。
更致命的是,那批承载着尤妮佳在江州市场生死存亡的日化新品,连同仓库本身,都已灰飞烟灭。
“换货运公司?从零开始?”
这个念头在他脑中盘旋,却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沉重。
江三爷的盐帮像一张无形的巨网,牢牢掌控着长江黄金水道。
别说大型货轮卸货,就是小船想在江州码头靠岸,没有盐帮点头都寸步难行。
水路,彻底堵死。
陆路?陈满仓的满仓物流,这个曾经被他们视为突破口的本地最大物流商,如今态度已昭然若揭——不仅拒绝运输尤妮佳的货物,其背后与江三爷那无声的“默契”点头,更透露出一个危险的信号:整个江州传统的陆路货运网络,恐怕也已对尤妮佳关上了大门。
寻找新的、有足够运力且敢于承接尤妮佳业务的货运公司?
在江三爷的威势和陈满仓的“前车之鉴”下,谈何容易!
即便有不怕死的,其运输能力和覆盖范围,也远不足以支撑尤妮佳庞大的市场计划。
高原俊一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窒息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了咽喉。
唯一的办法,似乎只剩下硬着头皮,不计成本地寻找新的、可能规模更小、风险更高的货运公司,从零开始搭建陆路运输线。
这其中的时间成本、沟通成本、以及必然被抬高的运输价格,想想就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高昂的成本,如同一盆冰水,瞬间浇熄了高原俊一心中残存的一丝战略狂热。
他烦躁地踱回办公桌前,拿起一份由财务连夜赶制的初步损失评估和重建方案预算。
目光扫过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巨额的广告投入已如泥牛入海,毫无水花;
被焚毁货物的成本价、预期利润损失更是天文数字;
而新方案的预估运输成本,由于需要绕开盐帮势力范围、选择更远更小的路线、以及新合作方必然的“风险溢价”,每吨公里的运费比之前通过满仓物流高出近三成!
再加上在江州周边重新寻找安全(意味着租金更高、位置更偏)的仓储中心,以及配套的装卸、安保、管理等一系列物流费用……
“八嘎!”高原俊一忍不住低声咒骂,狠狠将文件夹摔在桌上。
日化行业本就以薄利多销着称,利润率并不丰厚。
尤妮佳之前凭借品牌溢价和规模效应尚能维持,如今这场大火和随之而来的物流困境,让所有的成本都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这哪里是商战?这简直是烧钱的自杀!”
他感到一阵强烈的荒谬和无力。
总部拨付的专项资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蒸发,而预期的市场回报却遥遥无期,甚至可能血本无归。
放弃?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立刻被他掐灭。
投入太大了!不仅仅是金钱,还有他高原俊一在集团内的声誉和前途。
就这样灰溜溜地退出江州,承认被本土势力彻底击败?
他不甘心!总部也不会甘心!但继续下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加剧亏损,像一个无底洞。
他陷入了进退维谷的泥潭,每一根神经都在叫嚣着疲惫和焦躁。
这场仗,打得憋屈,打得昂贵,打得看不到胜利的曙光。
窗外的江州城,在晨曦微露中渐渐苏醒,却让高原俊一感到更加冰冷。
他再次走到窗边,目光复杂地扫视着这座充满敌意的城市。
街道上,密密麻麻的出租车和三轮车(“麻木”)如同勤劳而卑微的工蚁,构成了城市最底层的毛细血管。
他们代表着江州最广大的普通民众,他们的消费选择,本应是尤妮佳需要争取的庞大基数。
然而,高原俊一悲哀地意识到,在这场由本土巨头精心编织的罗网中,这些“工蚁”的声音和力量被轻易地忽视和压制了。
他们或许更在意价格,更容易被本土品牌的亲和力吸引,在盐帮和江州国际联合化工这样根深蒂固的地头蛇面前,尤妮佳的品牌光环显得苍白无力。
更让他感到窒息的是城市另一端传来的轰鸣。
那是江州地铁一号线延伸段正在日夜赶工。
巨大的盾构机在地下掘进,高耸的塔吊在空中挥舞。
这不仅仅是一项市政工程,在高原俊一眼中,它是江州市委高层意志最直观的体现——发展本土经济,支持本土龙头企业。
谁在享受地铁开通带来的地价飙升和商业便利?
谁的项目能得到政府最优先的审批和资源倾斜?
答案不言而喻:江州国际联合化工及其背后的利益共同体。
天时(本土保护)、地利(渠道垄断)、人和(政商一体)——尤妮佳一样都不占!
官方层面没有任何支持的声音,甚至隐隐的排斥感,让高原俊一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
这不再是单纯的企业竞争,而是一场对方拥有“主场”绝对优势的围剿。
与此同时,手机屏幕上不断推送着江州国际联合化工线上旗舰店的促销信息。
“感恩回馈江州父老”、“本土好货,直达家门”、“大火无情,联合有爱(暗示性指向尤妮佳的损失)”……像一把把钝刀子割在高原俊一的心上。
线上渠道,这个他们曾寄予厚望、相对“公平”的战场,如今也成了对手狂欢的舞台。
利用本土情感牌、快速的物流响应(其仓储物流显然未受任何影响)、以及针对尤妮佳困境的落井下石式营销,江州国际联合化工在线上销售领域攻城略地,如火如荼。
尤妮佳仓促搭建的电商团队,在资源、响应速度和舆论声势上,全面落于下风。
高原俊一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昂贵的西装也掩盖不住他此刻的疲惫与颓唐。
窗外,象征着江州未来的地铁工程在轰鸣推进;
手机里,对手的线上狂欢未曾停歇;
而楼下街道上,那些川流不息的“工蚁”们,正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却似乎与他、与尤妮佳毫无关联。
上下一心,铁板一块。
江州国际联合化工整合了从政府意志到渠道垄断,再到民众情感和线上攻势的所有资源,形成了一架高效运转、难以撼动的战车。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如同五里坪那未曾散尽的浓烟,彻底笼罩了他。
他精心策划的商战,在对手绝对的地缘优势和政治经济生态的碾压下,显得如此幼稚和可笑。
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对手,而是整个江州精心构筑的铜墙铁壁。
下一步,究竟该如何落子?
或者,是否还有落子的必要?
高原俊一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和能力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江州的水,比他想象中要深得多,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