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文翰脸上挂着那种经过千锤百炼、足以应对各种商务场合的职业化友善笑容,步伐沉稳而不失力度地走到了明朗他们的桌前。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似乎经过精心校准,既不过于急切显得有失身份,也不过于缓慢显得怠慢。

他的开场白听起来合情合理,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偶然性和诚意:“几位朋友,打扰一下,我们是来自深圳的采购商,对电子产品很感兴趣。刚才不小心听到几位似乎也是行业内的高手?冒昧问一下,各位是不是在附近的光速科技工作?我们正好想找一些有潜力的厂家谈点合作的可能性。”

这番话术他早已烂熟于心,将目的包裹在偶遇和赞赏之中,是接近目标、降低对方警惕性的标准流程。

然而,在他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内心却远非如此波澜不惊。

当听到那几个年轻人脱口而出的行业术语时,他的心脏其实漏跳了一拍。

“就是他们了!”

一个声音在他脑海里响起,带着一丝狩猎目标终于出现的兴奋,但旋即被更强烈的谨慎所取代。

“光速科技…竟然真的藏在这里…而且如此年轻?”

他一边说着套话,一边飞速地审视着眼前这个被称为“明朗”的年轻人。

“太年轻了,看起来甚至像刚出校门的学生。就是这样一群人,在搅动低端市场?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背后真有高人指点?”

黄启贤总裁锐利的眼神和那句“我要知道背后的人物”在他脑中回响,让他不敢有丝毫轻视。

明朗闻言,并没有立刻表现出惊讶或戒备。

他放下手中的茶杯,动作显得很自然,目光平静地迎向陈文翰,缓缓点了点头,承认道:“没错,我们确实是光速科技的。”

他的声音不高,但清晰有力,听不出太多情绪波动。

(明朗内心开始高速运转) 与此同时,他迅速地、不露痕迹地仔细打量着眼前的陈文翰,以及他身后那桌同样关注着这边情况的李明和戴维。

“来了。”

明朗心中默念,温泽峰那句提醒如同警铃再次敲响。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快速掠过陈文翰的衣着、举止、甚至表情的细微变化。

这几个人,从骨子里就透着一股与大丰收饭店这喧闹、油腻、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的环境格格不入的气质。

他们的衣着看似是常见的商务休闲装——夹克、休闲裤,但面料挺括,剪裁合身,细节处(如手表、皮带、皮鞋)显露出不菲的价格和品味,绝非普通批发市场或国产品牌所能及。

他们的举止沉稳得体,坐姿、手势、眼神交流都带着一种经过大公司严格培训和国际化环境熏陶出来的规范感与距离感;

甚至连他们脸上那种试图融入市井环境却又不自觉流露出的审视、计算与评估的眼神,都清晰地指向了一个事实——他们绝非自称的、来自深圳华强北的采购商。

“华强北的那些老板们!” 明朗在心里冷笑一声,他并非没有接触过:“或许更有钱,更‘豪’,但气质往往是草莽的、精明的、甚至略带江湖气的,浑身散发着渠道和价格战的味道。而眼前这几个人…”

他感受着对方身上那种沉稳、系统化、带着某种自上而下视角的“corporate”气质:“这分明是大型跨国公司里出来的人,是职业经理人,是来做战略评估和谈判的,而不是来讨价还价拿货的。”

结合温泽峰总经理之前的提醒。

“最近可能有‘大厂’的人来江州”

明朗的心跳微微加速,一个念头几乎瞬间成型,变得无比清晰和确定:“摩托罗拉!他们果然来了!比预想的还快!”

内心瞬间翻腾起巨大的波澜,像被投入巨石的湖面。

“他们为什么来?怎么找到这里的?知道了多少?”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带来一阵冰冷的紧张感。

但长期在化工行业和初创业的复杂环境中锻炼出的心理素质在此刻发挥了作用。

他的脸上依旧保持着镇定,甚至顺势勾勒出一丝年轻人特有的、略显青涩和意外的商业客套笑容,恰到好处地掩饰了内心的震动。

“不能慌,绝对不能慌。一慌就露怯,就输了气势。”

他暗暗告诫自己,同时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试图盘算各种可能性,评估风险与机遇:

合作可能性?

“摩托罗拉这样体量的巨无霸,为什么会主动找上我们这家藏在化工厂里、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明朗飞速思考着。

“无非几种可能:打压、收购、或者…合作?”

合作的念头一冒出来,就像一道强光,瞬间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如果他们看中了光速科技的某种能力呢?比如我们极快的市场响应速度、对联发科方案极致利用带来的低成本控制能力、或者我们对本土低端市场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是否存在合作的空间?例如,为他们代工某些超低端机型,进入他们看不上的细分市场?或者,他们想学习我们的互联网直销模式?毕竟他们的渠道又重又慢…”

这个念头极具诱惑力!

“如果能搭上摩托罗拉的战车,凭借他们的品牌、资金和技术资源,光速科技的发展无疑会插上翅膀,瞬间飞跃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甚至…有可能摆脱现在这种在夹缝中求生存、时刻担心政策风险的状态。”

这几乎是他梦想中的 scenario。

但兴奋之余,一丝冰冷的警惕立刻涌上心头:“但代价是什么?失去自主权?沦为他们的附庸和代工厂?最终被吞并?摩托罗拉会真心扶持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吗?还是只是想汲取我们的长处,然后一脚踢开?”

与虎谋皮,风险巨大。

巨大的机遇背后,往往是更深不可测的陷阱。

“他们真的是来寻求合作,还是另有所图?”

另一个更令人不安的念头迅速浮现,像一片阴云笼罩了刚才对合作的憧憬。

“最大的隐患就是——‘摩托能拉’!”

想到这个名字,明朗心底猛地一沉,几乎能感觉到胃部微微收紧。

“他们是不是因为发现了市面上之前流通的山寨机,顺藤摸瓜找到了这里?是来兴师问罪的?来收集证据准备法律诉讼的?”

这才是最可怕的局面。

一旦坐实侵权,刚刚拿到牌照、走上正轨的光速科技可能瞬间倾覆,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但是…” 他迅速否定了自己的慌乱,强行让自己冷静分析:“没理由啊!‘摩托能拉’早在申请手机牌照之前就已经根据杨珊珊的建议全面停产了,所有相关的模具、标贴、包装甚至库存机都彻底处理干净了。现在的生产线全部都在生产自有品牌‘光速G1’。从明面上看,光速科技是一家手续齐全、拥有合法牌照的新晋手机厂商,与之前的山寨机划清了界限。他们应该抓不到任何实质性的把柄。”

他反复复盘,确认没有留下明显的尾巴。

“除非…” 一个更坏的猜想让他后背发凉:“有内部人泄密?或者他们通过非常规手段,掌握了我们之前未清理干净的、极其隐秘的证据?比如某张模糊的照片,某份流失的内部单据?”

这种不确定性像一根刺,让他无法完全安心。

短短几秒钟内,明朗已经在脑海中经历了从震惊、到分析、到憧憬、再到警惕的复杂心理过程。

他权衡了各种利弊,最终强行稳住了心神。

“信息太少,无法判断他们的真实目的。主动试探风险太大,容易暴露自己的底牌和弱点。”

他决定采取最稳妥的策略——以不变应万变,先观察,后发制人。

看看对方到底要唱哪一出,再从他们的言辞和反应中捕捉信息,判断其真实意图。

于是,他脸上那丝客套的笑容并未褪去,反而显得更自然了些。

他伸手示意了一下旁边的空位,语气保持着一份既不冷淡也不热烈的客气,对陈文翰说道:“原来是这样。先生怎么称呼?要不坐下聊?不过我们这里有点挤,怕是委屈各位了。”

这句话既表示了基本礼貌,回应了对方的搭讪,又没有表现出过于热情的好奇或急于合作的姿态,巧妙地保留了距离感和主动权,将接下来的对话走向,抛回给了对方。

每一个字,都是他内心权衡后的外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