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448章 严打前夜,午夜津门,谁欲引爆进京列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8章 严打前夜,午夜津门,谁欲引爆进京列车?

1983年11月13日深夜,天津火车站候车室外,一个普通的旅行包静静躺在台阶上。

谁也不会想到,里面装着92管炸药和雷管,还有精心设置的引爆装置。

更令人心惊的是,包里塞满了汽车零件和子弹——这分明是要最大限度地扩大爆炸的杀伤力!

值班民警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立刻想起三年前北京站的那场悲剧:1980年10月29日,一个不得志的大龄青年用自制炸弹酿成惨剧。

此刻,同样的噩梦正要在这座特等车站重演,候车室里挤满了毫不知情的旅客。

“后退!全部后退!”民警一边疏散群众,一边冲向值班室。警讯如同惊雷,瞬间传遍天津铁路公安处和天津市公安局。

生死排爆

23时30分,天津市公安局刑侦一队队长刘英带着技侦干警火速抵达。

这位时年47岁的老刑警后来因积劳成疾于1988年牺牲,被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但此刻,他毫不犹豫地走向那个死亡包裹。

“疏散半径扩大到100米!”刘英的声音沉着冷静。

在确保群众安全后,他亲自将旅行包转移到站前广场的空旷地带。

冬夜的寒风中,他的额角却渗出汗珠——每一秒都可能是引爆的瞬间。经过细致检查,他成功拆除了引信,92管炸药成了哑巴。

就在刘英刚松一口气时,西北角方向传来震天巨响。

“不好!”刘英心头一紧,留下部分人员继续排查,带着主力往爆炸点狂奔。

14日0时20分,红桥分局的巡逻小组在天津站西北角发现一个形迹可疑的背包男子。

就在民警上前盘查时,男子突然引爆挎包内的炸药。

“轰——”

爆炸的火光映红了夜空,嫌疑人的身体被炸得四分五裂,一位民警当场牺牲,两人重伤倒地。

等刘英带人赶到时,现场只剩下弥漫的硝烟味和飞溅的血肉。

“搜!五十米范围内,每一寸地面都不能放过!”刘英强忍悲痛下达命令。

干警们打着勘查灯,在寒夜里俯身搜寻。两个小时后,两大麻袋的散落物被收集起来。

在临时设立的勘查室里,技侦人员像拼图一样,将无数碎片重新拼接:天津本地生产的灰色外套、蓝色工装裤、一个军用挎包,还有一双只在南郊区、大港区和河北黄骅县销售的劳保鞋。

最关键的是在裤子残片中发现的两张车票:一张是11月14日天津到北京的166次列车硬座票,尚未检票;另一张是已经使用过的北大港到李七庄的554次通勤票。

“他要上火车去北京!”刘英倒吸一口凉气。指纹比对确认,此人就是在天津站放置旅行包的罪犯。

一个可怕的推论浮出水面:这很可能是一个意图在京制造爆炸的反动分子,而且背后极可能隐藏着一个犯罪集团!

紧急围捕

公安部五局副局长刘文连夜从北京赶来,亲自坐镇指挥。天津市公安局迅速成立62人专案组,市政府秘书长鲁学政负责协调。

一夜之间,6000份印有犯罪分子头像的案情通报发往全市各派出所和内保单位。

重点排查区域锁定在红桥、和平和大港三个区。一张天罗地网悄然撒开。

14日17时,大港油田保卫处传来消息:设计院司机祝树尊从13日18时离家未归,体貌特征与爆炸现场还原的照片高度吻合。

刘英立即带队赶往祝家。在询问祝树尊的妻子时,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她曾到祝树尊的好友魏琼书家寻夫,而魏琼书当时特意问了句:“祝树尊走时带着提包了吗?”

“立即控制魏琼书!”刘英敏锐地意识到,这人即便不是同伙,也必定知情。

当晚,27岁的大港油田采油一矿修井大队工人魏琼书被带回市局。

在强大的心理攻势下,他当晚就供认:制造爆炸的就是祝树尊。

在接下来的审讯中,他一共接受32次审讯,一个以祝树尊为首的反动集团浮出水面。

罪恶的阴谋

这个集团共有16人,主犯除了祝树尊,还有26岁的大港油田石油地质研究院复印员朱浩、28岁的采油一部二矿修井十二队工人于维强,以及云南人罗国发等12名成员。

其中13人是大港油田职工,另外3人分别来自山东、四川和云南。

魏琼书交代,1983年“严打”开始后,他们惶惶不可终日。

特别是10月20日,团伙中有几人因斗殴被拘留审查,他们感到末日将至。祝树尊于是萌生了炸毁北大港千米桥和天津站,再携带炸药进京制造更大爆炸的疯狂计划。

11月13日,祝树尊独自携带两个爆炸装置潜入天津。他在天津站购买了次日凌晨开往北京的166次列车车票,准备在进京后实施爆炸。

没想到天津警方反应神速,先是缴获了他放在候车室外的旅行包,又在西北角将他截住。走投无路之下,祝树尊选择了自爆身亡。

深挖罪恶

根据魏琼书的供述,专案组先后抓获朱浩、于维强等人,缴获40.75公斤炸药、389只雷管、84米导火索、134发子弹以及私刻的多枚部委公章。

同时,专案组派人分赴山东、云南、四川、河北等地,走访300多人次,将罗国发等三名外省同伙缉拿归案,并在罗国发家中搜出了“告全国同胞书”等反动文件。

在250多轮审讯后,这个反动集团的罪行彻底曝光。

集团成员年龄最大的33岁,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25.5岁。他们在动乱年代度过青少年时期,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极端严重,逐渐发展到敌视社会主义制度。

尤其令人震惊的是,在1983年5月5日卓长仁等人劫持中国民航b-296三叉戟客机到南朝鲜的事件发生后,祝树尊纠集魏琼书、朱浩和于维强密谋武装劫持由青岛驶往上海的客轮,企图挟持人质逼船驶往南朝鲜转道台湾。

他们还商定,如果劫船失败,就引爆炸药与客轮同归于尽。

此外,该集团还多次策划袭击弹药库、抢劫银行、盗窃油田资料和暗杀基层干部。

他们公然在单位散布反动言论,四次到民兵弹药库窥测,向多人索要子弹,开车到黄骅、塘沽刺探轮船情况,甚至从外地运进雷管炸药,在油田地区公开进行爆炸试验。

更让人痛心的是,油田群众和部分保卫干部对这些半公开的犯罪行为视而不见,甚至暗中相助。一名保卫干部在看了他们的反动宣传品后,竟然私自给了他们40发56式半自动步枪子弹。

庄严审判

经过两个多月的侦办,天津站爆炸案及背后的祝树尊反动集团被彻底摧毁。除祝树尊自爆身亡外,其余15人被天津市人民检察院以反革命集团罪、爆炸罪和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批准逮捕并提起公诉。

根据《刑法》,这三项罪名的最高刑罚都是死刑。此外,包括那名提供子弹的保卫干部在内的10名包庇和协助人员也被拘留审查。

参战干警受到公安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嘉奖。刘英和他的战友们用忠诚和专业,在那个寒冷的冬夜,避免了一场可能震惊全国的重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