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 > 第609章 五零丧母长女不下桌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9章 五零丧母长女不下桌1

从小,何天的母亲就教导何天,人生除死无大事,只要不下牌桌,总能玩下去,说不定就有机会逆风翻盘。

这句话小小年纪的何天,还在懵懂无知的年纪,就已经牢牢记在心里。

只是母亲说了这话没多久,就碰到人生大事,她上山找草药,雨天路滑,摔下山崖没了。

找到尸体的时候,手里还牢牢攥着给村里小孩儿采的续骨木药材。

村里半大小子杨庆生爬树的时候掉下来,摔断了腿,母亲作为赤脚大夫,体谅村民去大城市接骨治疗,费用高昂,所以用祖传的接骨手艺,把人骨头接回去,还去山里采药,炮制续骨膏。

只是药材找齐了,人却回不来了。

彼时何天十岁。

她从母亲那学了点医术,打小的童子功,就用这点功夫,把母亲没有完成的续骨膏给做好了,夜以继日,小火慢炖,炖了七天,睡觉都是在火堆前面打瞌睡,给十四岁的杨庆生熬出来续骨膏用上。

后来杨家人承受不住这么大的恩情,何天长大后回过味来,估计也是扛不住乡亲们的指指点点,直接把受宠爱的幺儿杨庆生,许配给十岁丧母的何天。

后来后娘进了门,何天日子就艰难了。

别说继续学习母亲的医术,就连母亲的东西,何天也没有能力护得住。

父亲更是气恼发妻为了病人不顾家里,早早丧命,并不在意后娶的老婆如何对待前面的孩子还有东西。

何天无比庆幸,母亲醉心医术,没有再生几个弟弟妹妹来受苦。

自己的苦难咬牙能扛,但要是年幼的弟弟妹妹,何天只怕看不下去,要起来反抗,那必然就要面临指责打骂。

只有何天一个,那就没多在意了。

后来杨庆生十八岁就要出门当兵,他作为家里疼爱的老幺,本来不会这么懂事,大约也是从何天的母亲为了他付出生命,他就沉稳不少。

也是父母疼爱不舍,愣是逼着才十四岁的何天,先跟杨庆生摆酒。

杨庆生就是不想面对这门娃娃亲,才要出去找出路的,如何愿意面对一脸稚气的‘童养媳’?

十八岁出门,偶尔给父母写封信,其他没有任何交流。

好在何天从何家到了杨家,生活好过了不少。

虽然杨家也没有多喜欢她,但总不至于让她洗全家的衣服,做全家人的饭,还要养鸡养猪。

在杨家只要管好自己就可以了,杨家人不怎么搭理她,何天也无所谓,总算能从繁忙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工夫喘口气。

从小跟着母亲读书认字学习了一点医术,何天还是很热爱学习的。

到了杨家,生活不怎么忙碌,就跟着杨家一个堂伯母学习女工绣花做鞋垫。

刚好到了抗美援朝时期,各大队鼓励大家为部队纳鞋底,做鞋垫,还把军用棉衣的工作领回来,分配给生产队的女人们。

何天纳鞋底,做鞋垫,都是一把好手。

千层底上的针眼距离排布规律整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连成一条线,比阅兵时候的战士们队伍还整齐。

鞋底上的针孔也细致,几乎看不出来,但是特别结实耐穿,主要是这样的鞋底还防滑。

何天的手速快准稳,出货量是别人的两倍。

在这项技能的加持下,国民日报直接把何天的照片送上新闻头版,军民一家亲,拥军鱼水情。

一个普通的乡村媳妇,也能为抗战做贡献。

有了这份政治荣誉,当年乡里的三八红旗手,五四杰出青年,劳动模范,这些华丽的荣耀都向何天伸出橄榄枝。

还给她安排了棉服厂生产线女工组组长的工作。

其实就是辗转各大队,监督劳动妇女们的活计,哪里做的不好,指导一下,做得好的,口头表扬,实在糊弄的,整个大队都要通报批评,还要收回生产件。

除了巡查,何天自己的活儿也没丢下,单独领了每月十六块钱工资,但是忙得不可开交。

何天在生产队乃至乡里县里,都有了名气。

在这份名气加持下,杨庆生终于坐不住,时隔四年,还是回来了。

这一年何天十八岁,杨庆生也熬过三年义务兵,成功提干。

回来一趟,何天揣个娃。

一共三年时间,回来两趟,何天二十一岁,已经生了俩儿子。

幺儿是老娘的心头肉,加上常年不在家,虽然对这个儿媳妇不感冒,但是对幺儿的儿子,老两口还是喜欢的。

何天也不想跟老婆婆争夺亲生儿子的抚养权,他们要带,何天就让他们带。

何天对婆家,对娘家,都没什么感情。

对这两个孩子,也是责任多过爱心。

对杨庆生,一个少女,怎么可能对结婚对象没有幻想呢?

只是在年复一年的冷脸和等待中都消磨干净了。

不过杨庆生的确有本事,也可能是何天的劳动模范名气,为杨庆生的政治生涯加分了,总之在何天二十五岁,杨庆生二十九岁这一年,何天可以随军了。

两个孩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跟着何天这个娘,包袱款款,去了家属院。

老婆子原本想把孙子留在家里,但是老爷子这回比较清醒。

“你把他们留在家能教他们啥?怎么种地?怎么堆肥?

部队好歹有学校,能教孩子怎么打枪,怎么作战,再不济也能吃上城里的商品粮。”

老婆子无奈,这才答应下来。

能帮何天带孩子,减轻负担,虽然对何天不亲近,但何天还是很感激两位老人的。

只是何天做梦也没想到,爷爷奶奶带大了孩子不算,还教导孩子们,何天是如何道德绑架杨庆生,让杨庆生不得不娶她的。

要不是何天,杨庆生现在已经是军官干部,完全可以娶一个更好的城里有文化有身份的家庭姑娘。

那他们的母亲就非同凡响了。

俩孩子从小就见自己亲妈忙忙碌碌,对他们只管不生病就行,大多数时间都在爷爷奶奶身边,无从考证,但是这些话,已经深入他们心里,年纪太小,也不知道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