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张票一起拿到 ** 上,立刻会被抢走。

“让你拿着就拿着,啰嗦什么?”

林枫皱眉将手表票硬塞进马华手里。

马华觉得这两张票重如千斤,对林枫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师爷啊,您待我比亲师父还好,以后我该怎么报答您呢?”

马华接过两张票,立刻兴冲冲地跑开,拿起暖水瓶给林枫倒满茶水。

“我可不能白拿师大爷的票,得好好表现表现我是多重视这关系。”

马华笑着说道。

“这段时间你做得挺周到的,我都没少喝你从家里偷出来的那些好茶。”

“等三天后你们订婚,喜宴上我和你爸碰面时,我还真怕一张嘴他就闻出我们家茶叶的味道来。”

林枫自嘲的话引得马华和老赵大笑不已。

“哈哈,师大爷,您太幽默了。”

“你就放心吧,我爸爸既抽烟又喝酒,而且有严重的鼻炎。

除了烟味,其他的味道他都闻不出来。

有一次他把倒翻的酱油瓶当成醋瓶,为此妈妈没少跟他吵架。”

马华笑过后对林枫解释道,还顺便吐槽了自己的父亲。

老赵在一旁笑得满脸皱纹。

他坐在板凳上靠近了些。

“马华,三天后的订婚宴要不要我去帮忙?”

“我老赵虽然没什么特别的本事,但我两条腿跑得快。”

“到时候我可以帮你端菜,怎么样?”

老赵露出一口大黄牙,主动请缨。

“别!老赵,你还是省省吧。”

“我可请不起您。”

“您是什么身份啊?大学校长!”

“我一个小厨子订婚,怎么请得起您这样的大人物。”

“您还是找点别的地方待着吧。”

马华翻了个白眼,绝不会让老赵去添乱。

毕竟老赵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还想跑到他的订婚宴上凑热闹,真是不知羞。

“嘿嘿,不让去就不去。”

“你以为我想去啊。”

“好心当成驴肝肺,我生气了,走了,出去抽根烟。”

老赵拍拍屁股走了。

他离开小厨房后好久,空气中还飘散着烟味。

这老头快成烟鬼了,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似乎都在冒烟。

林枫回到三楼的办公室,和马华又聊了一会儿。

没过多久,传来熟悉的敲门声。

“秋叶,请进。”

林枫惬意地伸了个懒腰,笑着看向走进门的冉秋叶。

冉秋叶轻轻关上门,板着脸走到林枫对面,开始汇报工作。

“馆长,这是今天的卖书收入,总共三千元,我都整理好了,放在箱子里,您可以抽空核对一下。”

冉秋叶认真地汇报工作,毫无疏漏。

林枫点点头。

“秋叶,你做事我很放心。”

“对了,秋叶,今天下午我说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话。”

“我发现你最近越来越漂亮,越看越顺眼,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冉秋叶瞪了他一眼。

娇嗔道:“就算你是真心话,也不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呀。

你知道我当时有多尴尬吗?”

林枫耸耸肩,笑着说:“你有什么好害羞的?我当时身边又没人。”

“不管有没有人,工作场合都不该说那些话,会影响我的情绪。”

冉秋叶严肃地解释。

林枫扶了扶额头,连忙道歉。

“对不起,秋叶,是我的错,我向你道歉。”

“我保证以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林枫的话让冉秋叶忍不住笑了。

“好吧,我接受你的道歉。”

“不过,作为补偿,你要陪我一起吃……水果罐头。”

冉秋叶低着头,害羞地玩弄裙角,不敢直视林枫。

“没问题,能为我的秋叶效劳,我义不容辞。”

林枫一本正经地说。

第九更!

为(31\/80)加更!

*

林枫仅用两天时间就稳定了二面厂人心浮动的局面。

陈虎带领技术骨干和技术人员不分昼夜改进新生产线,林枫则在办公室安抚大家。

二面厂重新恢复了正常生产。

李主任和上级领导来视察,看到工厂井然有序的工作状态和良好的生产情况,连连点头。

“老李,你们红星轧钢厂真是人才济济啊。”

\"这小子林枫,真是不错,很有自己的枫格,想法也很多。\"

\"这种青年才俊,得好好支持,重点培养。\"

李主任连连点头,笑着说:\"一定会大力支持,重点培养。\" 随后,李主任和领导们离开了。

林枫看了看时间,发现中午还得去参加一个喜宴。

这是马华和宋白鸽的订婚宴,作为马华的师大爷,他受到了特别邀请,自然不能缺席。

林枫叮嘱李四在厂里留意情况,有事及时通知他。

随后,他骑上自行车来到马华家。

马华家虽是四合院,但只有两进,面积比林枫他们那个院子小不少。

不过这里干净整洁,邻里关系也很和谐。

马五,马华的父亲,是个大光头,也是轧钢厂的退休职工。

他对林枫早有耳闻,听说他是年轻一代里的佼佼者。

\"林枫副主任,终于等到您了。\"

\"快请进。\"

马五性格爽朗,声音洪亮,一见林枫便亲自出门迎接,并热情地与他握手,随后将他请进院子里。

果然,傻柱早已到了。

他正和马华一起忙着准备饭菜。

院子里摆了四桌酒席,都是双方的亲戚。

宋白鸽和冉秋叶已经到齐。

宋白鸽毫不拘束,也跑过去帮马华准备,却被推回房间休息。

\"马华,你们还没结婚,就开始护着媳妇了?\"

冉秋叶笑着调侃,让马华涨红了脸。

\"秋叶姐,您就别笑话我了。\"

\"对了,我师大爷来了,你帮忙照应一下。\"

\"咱们院子里除了师父和白鸽,你和师大爷最熟了,帮着招待下。\"

\"我再去陪师父忙会儿。\"

马华将林枫交给冉秋叶后,又匆匆跑回厨房。

林枫被安排在主宾位坐下,马华的父亲马五陪着他聊天、喝茶。

冉秋叶微笑着走来,打趣道:\"馆长,您真来了?我还以为您这么忙不会来呢。\"

\"我哪能不来?我可是马华和小宋的半个媒人啊。\"林枫笑着回应。

马五看看林枫,又瞧瞧冉秋叶,恍然大悟地拍了下脑门:\"我说呢,马华总说他的师大爷是媒人,撮合了他和小宋。

小宋也说,是秋叶帮的忙。

原来如此,咱们这儿竟有两个大媒人啊。\"

林枫和冉秋叶相视一笑。

林枫点头道:\"马老哥说得对,我管马华这边,秋叶管小宋那边,我们只是牵线搭桥。

缘分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马五闻言笑了:\"看来我儿子真是好福气,能遇到这么好的对象。\"

林枫的话让马五心情愉悦。

马五感慨道:\"我儿子拜了傻柱为师,又认识了师大爷,现在工作和感情都不错,都是沾了师大爷的光啊。\"

马五想到这里,心情更加愉悦。

\"林副主任,你真是个人才!\"

性格直率但不擅长言辞的马五,由衷地对林枫竖起了大拇指:\"咱们轧钢厂提到你,都是好评。\"

\"虽然我已经退休多年,但厂里的事我还是清楚的。\"

\"林副主任,我得说,你在红星轧钢厂工作,是厂子的福气,也是几万名工人的福气,更是我儿子马华的福气。\"

\"不用多说,一会儿开席,咱们好好喝几杯。\"

身为关东人的马五,骨子里透着东北人的豪爽。

今日与林枫一见如故,无论如何中午也要喝个尽兴。

然而他万万没料到,林枫酒量如此惊人。

一顿喜宴下来,喝了一个中午,马五已经醉得不省人事。

而林枫仅仅脸色微红,带着酒气,骑着自行车回二面厂上班去了。

第十更!

话说1969年,对于北京人来说,最难忘的事情之一便是方便面的问世。

在那个年代,这种一包仅重二两的方便面售价一角五分,包装精美。

孩子们常常隔着包装袋想象其味道。

与果子面包和甜圆面包相比,方便面显得格外划算。

某种程度上,这时代的方便面堪称“**”

由于开会等原因无法按时到食堂用餐时,方便面就成了“家常便饭”

当时的方便面确实比后来的更“方便”

调料简单,只有一包椒盐,面条是油炸过的。

撕开纸包取出方便面,撒些椒盐直接干吃,别有一番枫味。

城里的工作队下乡时,只能偶尔依靠私自带的方便面改善生活。

那时实行“派饭制”

,工作队被分配到农民家中就餐,按照国家规定支付伙食费和粮票。

粮票是那个时代的标志。

在196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购买方便面都需要使用粮票。

据传,1969年底,东北一位名叫王老师的教师被领导派往京城出差。

临行前,亲朋好友纷纷拜托他带些方便面回来,只为开开眼界、尝尝新鲜。

抵达京城后,王老师托人四处找关系,费尽周折才弄到5斤京城粮票,最终购得了10袋方便面。

返回东北的列车上,王老师满心欢喜,能从京城带回10袋方便面,那种满足感难以言表。

王老师托的人正是马华的父亲马五,而马五联系的人是林枫。

一次马华的订婚宴上,林枫与马五结识,从此两人成为关系密切的老友。

这其中,方便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是一种由二面厂生产的方便面。

这款方便面出自食品加工一车间,该车间有一条经过改进完善的高压蒸面油炸生产线。

1964年,正是在这个车间,生产出了第一代用鸭油炸制的国产方便面。

然而,仅仅五年后,采用高压蒸面油炸技术生产出的方便面,无论是品质还是口感,都远超用鸭油炸制的版本,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可以说,林枫是开创真正意义上国产方便面的第一人。

在他的指导下,食品加工一车间焕然一新。

他上任后的第20天,车间便试车成功,生产出100包方便面。

陈虎捧着10包方便面兴冲冲地找到林枫,让他品尝。

“不错嘛,老陈,祝贺你多年的心愿终于达成,咱们成功制作出了真正的国产方便面!”

林枫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