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青村的村口,乌央乌央地站了一大堆人,那场面,就跟捅了蚂蚁窝似的。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是绝望、忐忑又无助。
不过也很正常。
谁要是被迫离开自己住了大半辈子的窝,去走那生死未卜的逃亡路,估计都这德行。
行李早就收拾得板板正正,战利品也都分完了,四家人推着堆成小山似的行李就准备开溜。
周正家本来有头驴子,可他们打算走水路,只能把驴子卖掉了。
刚到村口,呼啦啦冒出来一群人,吵吵着要跟周安他们一起走。
之前分战利品的时候,这些人还扯着嗓子喊周安分配不公,这会儿可好,
脸皮比城墙还厚,非说周安有领导范,能镇得住场子。
就是看周安武力值高,想找个免费保镖。
哼,做梦!
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拉一把周安倒是可以,可要是敢影响自己,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周安清了清嗓子说道:“咱这是要翻山去渡口,速度倒是快,可现在这节骨眼儿上,船家说不定早就脚底抹油溜了,到时候很可能白跑一趟,浪费时间。”
话音刚落,就有人跳出来指责:“这么多问题,你们还去,肯定有啥猫腻,都这时候了,还藏着掖着,太自私了。”
周安一听,眼睛一瞪,毫不留情地呸了一口:“现在是逃命的时候,我肯定得先顾自己,你们倒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我,也不瞅瞅自己啥德行,撒泡尿照照镜子吧。”
那人被说得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刚想动手,可一想到周安砍蛮夷时那勇猛的样子,立马就怂了,像个缩头乌龟一样缩了回去。
周安见状,送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
听到要坐船,不少人打了退堂鼓,灰溜溜地走了。
人少了些后,周铁根一扭头,瞅见孙枣子在人群里,那眼神里的厌恶都快溢出来了,赶忙跑到周安跟前。
之前分战利品的时候,孙枣子那家伙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周安捧上了天,各种阿谀奉承、低三下四,就想着回周家。
这孙枣子也是个精明的主儿,摸透了原主喜欢被人捧着的心思,可惜她碰上的是周安。
周安理解她想活下去的心思,毕竟谁都惜命,可他才不会当这个冤大头。
而且周安从孙枣子眼睛里看到了一丝恨意,这就更不可能答应了,当时就一口回绝。
周铁根见周安没反应,不放心地追问:“让她跟着,没事吧?要不把她撵走?”
周安挠挠头,他毕竟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实在做不出把人赶走的事儿,犹豫了半天,只能吩咐道:“盯着点,别让她靠近你嫂子和小翠。”
周铁根应了一声,麻溜地跑去通知家里人。
旁边的周原撇了撇嘴,嘲讽道:“哟,周安,你啥时候这么好心了,就这么让她跟着,不怕她搞小动作?”
周安翻了个超级大白眼:“你动动脑子,现在这儿二十多号人盯着呢。咱三家分战利品的时候,都得了不少好处,这时候要是赶人,他们联合起来,咱就算打赢了也得掉层皮,还不如消停点。
”周正本来在旁边看笑话,一听要打架,立马不淡定了:“既然有危险,不能让他们一直跟着啊。”
周安挑了挑眉:“所以我打算在渡口甩掉他们。”
周正一脸疑惑:“咋甩?渡口就那么大点儿地方,说不定还得挤一艘船,搞不好连船都没有。”
要去渡口,得先翻山,好在这山不算高,今晚加把劲多爬会儿,明天再走一天,差不多就能到。
到了山脚下,周安、周正和周原没急着上山,而是在一起商量。
现在三家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些话得提前说清楚。
周安神色凝重地看着大家,说道:“接下来的路,咱们得一起走,这逃亡路上,肯定危机四伏,大家都把眼睛睁大了,小心着点儿。”
周正也附和道:“就是,遇到危险,可不能各顾各的,得互相帮忙。”
周原这次也难得没抬杠,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周安又接着说:“大家记住,能屈能伸才能活下去,命最重要。”
周正也跟着念叨:“对对对,啥都比不上命重要……”
后面有人小声嘀咕:“装模作样,净说些废话。”
不过也有明白事理的,赶紧让家人把这些话记在心里。
周安他们交代完事儿,年轻人就各自回了位置。
周正把大女儿周红棉和她男人叫过来,让他们道个谢。
周红棉和刘山赶忙走上前,说道:“谢谢安爷爷和原爷爷。”
“都是实在亲戚,说啥谢谢,多见外。”
说了几句话后,周红棉和刘山回到他们自己的地方。
还没走到自家休息的地儿,刘山娘就像一阵风似的迎了上来,脸上写满了焦急,扯着嗓子问道:“咋样?没出啥事儿吧?”
一旁的刘三丫也紧张得不行,双手紧紧揪着衣角,就怕一家人被赶走。
他们这一家子统共四口人,就刘山一个顶梁柱,真要被赶走,在这兵荒马乱的世道,那可就完犊子了。
而且这周安看着像是只带亲戚走,虽说周红棉是周正的女儿。
可在这古代,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
周红棉赶紧握住婆婆的手,轻声安慰道:“娘,放心吧,爹不会赶我们走的,就是嘱咐以后要齐心协力。”
刘山娘一听,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长舒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咱肯定齐心,不会让亲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