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知府叹了一口气道,“皇上派了巡按御史就快来宣旨了,这次又不知道要掉多少脑袋了。”

乡绅们很是诧异,很显然,这次来宣旨,肯定是昌州府被胡人围攻的事情。

黄知府对巡按御史要宣读的内容显然是一点都不知道的,他内心非常的忐忑,因为卖地的事,乡绅们给他可是送了不少银子的,但是这并没有让他很是安心,毕竟他通过多方面的打听,都没有打听出来这次御史来宣旨的内容,未知总是让人心生恐惧的。

乡绅们的心情也受到了影响,他们跟黄知府合作的不错,而且这些年来他们投在黄知府身上的钱财也不少,若是换一个人来,他们肯定又得重新建立关系,所需要的花费自然是不少的,并且还需要花费时间去磨合。

黄知府小跑着上前来,陪着笑的道,“不知道巡按御史大人这么快的就到了,下官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还请大人进府梳洗一番?”

“不用了,”巡按御史瞥了一眼黄知府道。

黄知府赶忙让人摆香案。

巡按御史对着黄知府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但是对着顾庭越却是满脸的笑容,“恭喜顾将军,今儿宣的可是件大好事,这是陛下为你解后顾之忧呢。”

顾庭越站在一旁皱着眉头,这个时候,府城的乡绅们也都被黄知府派人喊了过来了,他心里泛起了不详的预感,宣旨喊这些乡绅们过来干什么呢?

圣旨宣布将昌州府一半的人划为了军户,这次因为兵祸受灾的灾民,全部划为了军户。

近年来战事不断,这几年不少青壮都被征召进军营了,可是国库空虚,这么多的士兵需要吃饭,势必需要粮草,顾庭越自从当了将军后,不少为粮草的事情害愁,今年开春后,天气异常,不光北地受灾严重,就连胡人那边怕也是受灾不少,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南下打草。出兵就需要粮草,可是国库里已经没有银子了,要是大规模开战的话,粮草怎么解决?即便是不打仗,今年、明年、后年的粮草又怎么解决呢?

皇帝召集了大臣,然后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将士们自己解决自己的军粮问题。所以这次宣旨,皇帝便拨给了他们一大片地,让他们自己种,然后呢,这片区域里的户口便成了军户了。一户出一个壮丁参军,剩下的人种地,收获后的四成归到军中,剩下的六成归个人所有。粮草和军饷就从这四成的收成里边出,能不能让军户种出足够多的粮食,就要看管理者的本事了。皇帝是将粮草和军饷的这个难题丢给了守卫各处的将军了。

皇帝定下这个策略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胡兵进攻昌州,长安县还成了受灾最严重的县,皇帝不想耗费人力和财力来赈灾了,所以他直接划了一片区域给顾庭越,说让这些人口都成为军户,然后这个难题便丢给了顾庭越来解决。

原本顾庭越也挺闹心的,因为他拿不出赈灾的粮食出来的,为此,他甚至苦恼了好些日子。可是黄知府和乡绅们却给他解决了这个难题。黄知府联合乡绅们设计难民,让他们拿出地契来跟他们换取粮食。这个举动在顾庭越的眼里却是这些人拿出来了粮食来帮他安置他未来的部下们。

此时黄知府和乡绅们脸色都不好看,不过顾庭越却很高兴,不过他面上依旧冷着脸问道,“就算是军制改了,那也得等到秋天了,这些军户们才能收获粮食,那这段时间的粮草怎么解决啊,还有啊,现在军户们返回原籍后,还需要耕种的种子以及农具啥的,这些怎么弄啊,巡按御史大人,我只会打仗,不会种地啊。”

巡按御史很是尴尬,他知道此事实在是难为顾庭越了,可是没有办法啊,这个圣旨是皇帝亲自下的,而且不光顾庭越这边,其他的将军那边也都是按照此制度执行的,巡按御史尽量陪着不是,“顾将军,实在是国库如今太空虚了,实在是拿不出粮食来了.......现在军队也改制了,以后这军饷和粮草自然是由将军来筹措了,整个大风朝的军队都这样的规矩,不过,还请将军放心,这些农具和种子,朝廷会提供的......”

“去年朝廷就欠着我的粮草了,剩下的什么时候能给?还有啊,为了守护国土,不少将士在这次战役中牺牲了,朝廷总该给笔抚恤金吧?”

“这......实在是国库空虚啊......”巡按御史额头上滑下了冷汗道。

顾庭越冷哼了一声,“国库什么时候能不空虚呢?我看陛下真的该换个户部尚书了。年年国库都空虚,难道就没有找过原因吗?”

这话巡按御史不敢接啊,实在是户部尚书元芳是陛下面前的红人啊,他的错,谁敢挑呢。

顾庭越冷哼了一声,巡按御史眼光一转,看到了瑟瑟发抖的乡绅们,然后他便凑到了顾庭越的耳边低声道,“顾将军,其实元尚书已经帮您解决问题了,只是这最后一步得由您亲自动手啊,东周的鲁将军就自己解决了,虽然手段强硬了些,但是不失一个好方法啊。”

顾庭越的眼光顺着他的,便看向了乡绅们,“真的怎么做都行?”

巡按御史含糊其词,“这个吧......也不好做的太过了。”

两人声音虽小,但是现场的人却将两人的对话听的一3清二楚,一时都觉着自己非常的可悲。

巡按御史见顾庭越不再提要银钱的事情了,顿时松了一口气,现在他说话又有了些底气了,“顾将军,黄知府,此次本官还奉命需要押送长安县的县令钱道明回京,长安县暂时由县丞宋水来暂代县令的职务。”巡按御史宣读完了圣旨,便带着人浩浩荡荡的走了。

此时乡绅们小心翼翼的抬起头来看向顾庭越,“顾将军,这军户的事情......”

“自然是听从皇帝陛下的安排了,各位乡绅老爷,想必大家都在名单里面吧。”

“顾将军啊,我们几个老胳膊老腿的,连把刀都拿不起来啊,如何能上战场啊......我等愿意捐献粮草......”

顾庭越却不甚在意的道,“各位虽然上不了战场,但是你们不是又儿孙吗,你们几位只管在家中享福就是了。”

几人的庶子、庶孙子可不少,他们舍不得嫡子嫡孙上战场,可是对于庶出的孩子,他们还是舍得的,只是一旦被划为了军户,他们名下的田地也就成了军田了,四成的收成要被收走充当军粮,这实在是能要了他们的老命啊。

顾庭越可不管他们变了又变的脸色,直接扭头对黄知府道,“大人,您通知各县做好准备,回头我会派人过来跟你核实的。”说罢,他也不再停留,直接走人了。

顾庭越一离开,圣旨上面的内容就被宣扬了出去了,一时间,府城里到处都是哀嚎的声音。无论圣旨写的多好,给老百姓田地、种子和农具,可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参军打仗就意味着死亡。

顾庭越见城中百姓情绪激动,便让江一山在城中搭建了一个台子,来解读皇帝陛下颁布的圣旨内容。“陛下仁慈,见百姓们无依无靠的,这才颁布了这条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