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冷哼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外头忙活什么,你手上有顾庭越的势力,怎么能什么都不知道?如今关系到一家一国的存亡,你还打算跟我闹别扭?”
范世奇冷哼了一声,“父亲说的是,大表哥是让我经营了一些势力,但是为的是保护我和庭筠的安全,对这些国事掌握的并不多,父亲为官都不知道的事情,我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范进叹了口气,信了几分。
“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是发生了何事,但听声音也能猜的出来,多半是有人造反了,且造反的那个人身份还不低不然怎么能从内城和皇城杀起呢?”
范进想到几位皇子,叹息了一声,“约束好下人,我们在府里呆着听消息。”
外面杀声震天,皇帝却冷笑了一声,“造反,此时造反,蠢货,朕怎么就生了这么个蠢货!他想当皇帝,跟朕说一声,朕必定双手奉上!”
皇后劝说道,“皇上,二皇子是不会要一个太上皇存在的,您走吧,带着几位小皇子赶紧离开。”
皇上气恼,“大风都要亡了,朕还当这个皇帝干什么!”
“皇上您就为了皇室血脉,不然,二皇子冲进来。其他皇子一个都别想活了......”皇后痛哭,她不是害怕,她对那些皇子也没有多少感情,但是她是皇后,她知道自己的责任,大风就要亡了,好歹给皇家留一条后。
皇帝最后还是被暗卫给带走了。
第二天桂花和范世奇便收到了消息,二皇子和秦相逼宫,皇后在坤宁宫被烧死了,大皇子、三皇子在宫中被杀,其他几位小皇子和皇帝不知所踪,如今京城大乱。
没过两天,皇帝就归拢了还算忠心的六万禁军滞留在京城外三十里处了,下诏书让各路将士率兵勤王。
范世奇传来消息,若是京城发生大战,只怕流民会流落到这边,想让桂花离开躲一躲。
天下哪有安定的地方啊,桂花觉着来回跑动跟危险,她还是留在这吧,叫人守好庄子就好。
皇帝虽然下诏各路将领勤王,但是愿意领兵过来勤王的却只有四人,一个袁将军,一个顾庭越,还有两个,一个领军五万的鲁将军和一位领军三万的黄将军。
顾庭筠带兵从瞳关赶来是为了便宜行事,袁将军虽然也是收到金牌,让他将所有大军都带来,但是他却办不到,他只带了五万人,剩下的依旧留在边关提防胡人。
其他两位将军则担心京城的家眷,听说京城有危险,便立马赶来了。
其他不听诏令的将军虽然没来,但也没有立马造反,他们想先观察一下京城的形势。若是皇帝最后赢了,他们再考虑一下要不要反,要是皇帝输了,他们一定要造反的,理由很现成,二皇子弑父,怎么能登基为帝?
皇帝收到各路大军的反馈消息,他一下子老了很多,“顾庭筠竟然也没回来?”
顾庭筠虽然只是一个四品的参将,但是手底下目前却有十二万兵马了。
大臣们也不帮腔皇帝了,而是替顾庭筠解释,“皇上,顾参将被西夏缠住了,根本就脱不了身,但是他已经派人传信回来了,会尽快分出一半兵力,让人带回来勤王。”
“皇上,我们总要为大风的百姓留一条生机的。”
顾庭筠若退兵回来,那西夏必然恼火的继续屠杀百姓以泄私愤。
皇帝沉默了半晌,终究是没再强制顾庭筠必须回来了。
皇帝从密道离开皇后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让人将还在京城的几位将军的家眷送出城,若是实在送不出,便将人处死,绝对不能让他们落入叛军的手里。
二皇子和秦相自然也知道那些家眷的重要性,他们派了不少人截留,和皇帝不同的是,他们下令务必让家眷们都活着,活着的对他们的利益是最大的,要是死了,皇帝栽赃在他们身上怎么办?
包括袁将军家眷及顾封一家子在内的都被二皇子的人送入了皇宫。
皇帝不知道袁将军会作何选择,但是他只有六万禁军,这些人跟叛乱的人相比,简直是不堪一击。
以皇帝对袁将军的了解,他死后,袁将军必定会在活下来的皇子中选一人登基的,或许是作为傀儡,但是这天下还是他们家的,以后皇子长大还有夺回权力的希望,所以他将所有力量都用来保护三位皇子身上了。
就在他等待袁将军、顾庭越到来的时候,距离他们三十里外出现了一支军队,一支骑兵。
禁军统领脸色惨白,“皇上,那是西夏的骑兵,二皇子派了使臣和秦相一同出来迎接。”
皇帝这才顿悟,“秦相才从西夏回来没多久......”
皇帝和诸位大臣被前后夹击,皇帝派人将三位皇子分开带下去,并将保护他们的力量分成了三个部分,在他们突围的时候,尽量的将人给护送出去。“去找袁将军和顾庭越......”此时皇帝才发现他竟然没有信得过的托孤之人,如是宣太傅活着,该多好啊......
皇帝想突围,二皇子却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弑君,所以派了使臣游说皇帝,愿意尊他位太上皇。
皇帝没有答应,六万禁军突围不过是为三位小皇子多争一些生机罢了,皇帝和追随的大臣坐在帐中,听着外面的 喊杀声持续了一夜。
天刚亮的时候,禁军首领禀报,三位皇子送走了。
“皇上,让禁军统领护送你离开吧,这里有老臣顶着。”
皇帝摇摇头,“朕走不掉的,多谢诸位卿家这几日的相伴了,老二是不会为难你们的,到时候你们便随他去吧。”
“皇上......”
“朕老了,若是以后三位皇子中一位建国,还要仰仗诸位辅佐......”
傍晚时分,二皇子的叛军和西夏的骑兵便将皇帝的六万禁军给拿下了。
皇帝身穿龙袍坐在帐中,抬头看了西夏将领一眼,然后就扭头看向二皇子,“你想要这皇位,直说便是,朕让位于你又如何?为何要在这风雨飘零的时候行叛乱之事?大风要亡了,朕不想做亡国君主啊。”
“父皇口中如此说,但是心中却未必如此想!现在情况已然好转,西夏与我大风联盟,我大风必定昌盛百年,何来亡国一说?”
“西夏屠戮我们子民,你以为百姓会答应议和吗?顾庭筠现在还领着兵在和西夏打仗呢。”
二皇子讥笑道,“父皇真如此想的话,为何会留下秦相的命呢?您不是也想着跟西夏议和吗?只不过儿臣给西夏的条件更加优厚罢了。”
皇帝一噎,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跪在皇帝下首的臣子不可置信的看着他,原来这就是皇帝留秦相在皇宫迟迟不杀的原因啊。
皇帝看向秦相,问道,“朕明明已经答应你了,你这是又为何呢?”
秦相不说话。
“朕自问对你不薄,就算百姓让朕处死你,朕也一力护着......”
秦相打断他的话,“皇上,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您还有什么心愿便说出来吧。”
皇帝一噎,低头看向跪着的大臣,“不要追究他们。”
“自然,几位大臣都是国之栋梁,只要识时务,新皇是不会为难他们,反而还会仰仗他们的。”
二皇子点头。
皇帝就微微闭上了眼睛。
二皇子坐在另一个帐篷坐立不安,秦相就起身道,“皇上,就让臣去送先帝最后一程吧。”
二皇子求之不得,那毕竟是自己的君父,真要杀了他那是弑君杀父。
秦相端了一壶毒酒去看皇帝,皇帝此时正在吃他最后一餐饭。
“皇上,你我君臣二十多年也算得宜,只可惜这两年你不该对我生疑。”
皇帝一愣,“原来这一切都是你的算计,没错,局势是从朕杀了你的爪牙开始失控的,他们尸位素餐,朕杀他们有什么错?你竟然拿整个大风跟朕斗!”
“他们尸位素餐,罪当斩杀也没错,若是皇帝手段光明正大的让他们伏法,臣最多也就跟你斗一斗,断不会发生后面诸多事情的,你以为那些乱党匪民是臣指使的吗?孰不知道他们最想杀的是臣,而不是陛下您啊。”
“没了大风,会死的不光是您的家族,臣的家族同样会被灭门,可惜您看不到这一点,不然这后面的许多事情就都不会发生了,此时的您依然是皇帝,我依然是丞相。”
秦相一人之下,众臣之上,哪怕皇帝猜忌他,他也从来没想过要造反,他知道只有景帝活着,他才是最安全的。
可是他没有想到,短短两年时间,就因为皇帝的一个猜忌,一个小小的计谋,事情就发展到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