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海风带人离开后,云岭乡政府大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但很多人心里,那根弦依然紧绷着。

于锦绣就是其中之一。

她一整天都有些心神不宁,时不时就往刘清明办公室的方向看。

可刘清明就像个没事人。

他该看文件看文件,该听汇报听汇报,甚至还抽空去了乡里的小学一趟,检查新粉刷的教室有没有异味。

调查组走了,但调查并没有结束。

李海风是个极其认真的人,刘清明说的那些话,他一定会派人去逐一核实。

无论是关于“五月事件”的细节,还是药品销售资质的申请进度,他都会查个水落石出。

刘清明对此并不在意。

他相信事实,也相信李海风的为人。

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乡里的劳务输出公司,下属的建筑队终于拿到了正式的从业资质。

这是刘清明早就布下的一颗棋子。

云岭乡要发展,离不开建设。

与其把钱都让外面的公司赚走,不如成立自己的队伍。

一来可以解决乡里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二来也能把资金留在乡里,形成内部循环。

这支队伍的队长,正是东山村的民兵营长,甘宗亮。

下午,甘宗亮就带着一身的尘土,出现在了刘清明的办公室门口。

“书记,我来了。”他嗓门洪亮,人还没进来,声音就先到了。

“进来吧。”刘清明放下手里的笔。

甘宗亮推门进来,在他办公桌前站得笔直,腰杆挺得像一杆枪。

“书记,咱们的队伍都准备好了,设备也调试过了,啥时候能开工?”

刘清明看着他黝黑的脸膛,和那双充满渴望的眼睛,笑了笑。

“别急,活儿已经给你们找好了。”

甘宗亮眼睛一亮:“真的?啥活儿?”

“隔壁河口乡,那条运煤的公路,有些路段需要修补和加固。”刘清明说。

甘宗亮愣了一下:“河口乡的活儿?”

“对。”刘清明点点头,“我已经跟他们的祁乡长打过招呼了,他很爽快就答应了。”

“工程量不大,价格也不算高,但对你们来说,正好合适。”

刘清明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结实的肩膀。

“你们是新队伍,这是你们接的第一个工程,就当是练手了。”

“书记,你放心!”甘宗亮把胸脯拍得砰砰响,“保证完成任务!”

“我不担心你们完不成任务。”刘清明说,“你们这支队伍的骨干,都是之前跟着市里工程队修咱们乡公路的老手,技术上没问题。”

“我要的是质量。”刘清明表情严肃起来。

“第一炮,必须打响,而且要打得漂漂亮亮。要把咱们云岭建筑队的名声,一下子就竖起来。”

“我懂!”甘宗亮重重点头,“咱们不跟别人比快,就跟他们比好!用的每一袋水泥,铺的每一块沥青,都保证是最好的!”

“这就对了。”刘清-明说,“也不要有太大的思想包袱,正常干就行,我相信你们的能力。”

看着刘清明信任的表情,甘宗亮嘿嘿一笑,挠了挠头。

“书记,你放心吧。就算是为了我家那口子,还有她肚子里那个娃,我也得拼了命干,多赚钱。”

刘清明闻言一怔,随即大喜。

“确定有了?”

“有了!”甘宗亮咧开嘴,笑容朴实又灿烂,“前两天刚去乡卫生院看过了,大夫说,三个月了。”

“好啊!这是大喜事!”刘清明用力捶了一下他的胳膊,“恭喜你,要当爹了!”

“这得谢谢书记你!”甘宗亮由衷地说,“要不是你,我们哪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这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刘清明说,“好好干,等孩子出世的时候,咱们乡肯定已经脱贫了。”

“嗯!”

甘宗亮带着满心的喜悦和憧憬,离开了办公室。

他要去召集自己的弟兄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他们要去干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工程了。

看着他充满干劲的背影,刘清明也感到一阵欣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成立建筑队,只是他计划中的一步。

未来二十年,是华夏基础建设飞速发展的二十年,被后世称为“基建狂魔”。

建筑行业会一直保持着高景气度。

现在打好基础,等队伍成熟了,无论是独立出去成立公司,还是承包给个人,都是一条可以持续为云岭乡造血的路子。

送走甘宗亮,刘清明刚回到办公桌后坐下,桌上的老式电话机响了起来。

他拿起听筒,里面传来一个略带焦急的声音。

“是刘书记吗?我是云州制药厂的蔡国强。”

“蔡厂长,你好。”刘清明说。

“刘书记,省纪委的人,今天上午来我们厂里了。”蔡国强的声音压得很低。

“哦?他们找你了?”

“找了。”蔡国强说,“专门问了我们和你们乡签订的那份板蓝根收购合同的细节。”

“你怎么说的?”刘清明问。

“我……我当然是实话实说。”蔡国强叹了口气,“刘书记,你可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这份合同的金额超过一千万,采购量又远超我们厂的正常需求。省里的人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太正常了。”

“他们翻来覆去地问我,是不是收了什么好处,或者有什么私下的协议。这让我怎么回答?”

蔡国强的抱怨,在刘清明的预料之中。

换做任何人,都很难相信,一家企业会心甘情愿地签下一份对自己来说,明显“不合理”的协议,背后没有任何利益输送。

“蔡厂长,你不要有顾虑。”刘清明说,“你只需要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就行了。我们的合同,每一个字都经得起调查。”

“可问题是,真实情况说出来,他们也不信啊!”蔡国强有些激动,“刘书记,你能不能给我交个底,你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你们家是开药铺的?”

刘清明笑了。

“我家是卖手机的。”

电话那头的蔡国强明显愣住了。

“不过,我们乡,马上就要有自己的‘药铺’了。”刘清明接着说。

“什么意思?”

“我们乡正在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医药药材和医疗器械的销售资质。”

刘清明的话,像一颗炸弹,在蔡国强的脑子里轰然炸开。

“你们……你们乡要开药店?”蔡国强的声音都变了调。

“对。”刘清明肯定地回答,“而且不止是开药店那么简单。”

“蔡厂长,你听我说。”

刘清明把自己的构想,清晰地传递给了对方。

“我们云岭乡,有最适合板蓝根以及其他各种药材生长的土壤和气候,这是我们的原料优势。”

“你们云州制药厂,有成熟的生产线和技术,这是你们的生产优势。”

“我们把原料种出来,委托你们生产成成品药。我们拿到成品药,再通过我们自己的销售渠道卖出去。”

“从原材料种植,到成品生产,再到终端销售,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你想想,这中间能产生多大的价值?”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蔡国强在消化刘清明描绘的这幅蓝图。

一个贫困乡,居然有如此庞大的野心。

他们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原料供应商,而是要打通上下游,自己做庄家。

“刘书记……”过了许久,蔡国强才重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你的意思是,我们两家,未来还会有更深入的合作?”

“当然。”刘清明说,“这次的合同只是一个开始。等我们的销售资质批下来,我希望,能拿到你们云州制药厂所有成品药的区域销售代理权。”

“除了你们厂,我还会跟省内,甚至省外的其他药厂谈合作生产。”

“我们的目标,是把云岭乡打造成一个集优质药材种植、药品生产代工、以及终端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产业基地。”

“做大,做强。”

蔡国强彻底被镇住了。

他原本以为,刘清明只是个胆子大、路子野的乡干部。

现在他才发觉,对方的格局和眼光,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我明白了,刘书记,我完全明白了!”蔡国强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跟工作组的人说了!”

“还有,关于销售代理的事情,我会立刻向厂党委汇报!我们马上起草一份正式的战略合作协议,这样,也能更好地应付……呃,配合工作组的调查。”

“不是应付。”刘清明纠正他,“是光明正大地,接受组织的检查。”

“对对对,是接受检查!”蔡国强连声应道。

挂了电话,刘清明靠在椅子上,长出了一口气。

有了云州制药厂的官方背书,纪委那边的调查,应该很快就会有结论。

笼罩在云岭乡上空的疑云,即将散去。

他端起茶杯,准备喝口水润润喉咙。

可杯子刚到嘴边,口袋里的手机,又急促地响了起来。

是一个熟悉的省城号码。

省委大秘方慎行。

刘清明按下接听键。

“刘清明同志吗?我是方慎行。”

电话里传来的,方慎行沉稳的声音。

刘清明心里咯噔一下。

方慎行轻易不会直接给他打电话。

“方主任,您好。”

“你现在立刻来一趟省城。”方慎行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急切。

“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