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阳光穿过破旧的窗户,洒在未央宫御膳房旁的小屋内。

萧何坐在堆满竹简的桌前,面前的账本像一座小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眉头紧皱,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滚落,在账本上留下斑斑印记。

原来,刘邦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心血来潮决定大摆一场百国使臣宴会。

可眼下国库里的钱少得可怜,就算想买点咸菜招待使臣,都远远不够。

就在萧何唉声叹气、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办法时,樊哙像个偷腥的猫,蹑手蹑脚地蹲在厨房后门,一边啃着萝卜,一边眉飞色舞、得意洋洋地说:

“老萧,我从冷宫悄悄拿了三十坛腌菜,还贴上了‘高祖特供’的精美标签。你说,这主意是不是超棒!”

萧何听后,先是一愣,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在这节骨眼上,似乎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正说着,吕雉拎着算盘,迈着她那标志性的稳健步伐走进御膳房检查。

她目光如炬,一进门就看到御厨像个做贼的,鬼鬼祟祟地往青铜鼎里倒颜料。

御厨满脸堆笑,活像个谄媚的小丑,凑到吕雉身边说:

“娘娘,您瞧这‘翡翠鹿茸羹’,看起来是不是特别高级?其实呀,就是菠菜汁加了点墙灰!”

吕雉听后,柳眉倒竖,低头一看,案板下面藏着发霉的粟米袋子,标签居然被改成了“西域进口黄金米”。

她气得双手握拳,大声呵斥:“你们好大的胆子!”

宴会当晚,灯火辉煌的未央宫热闹非凡。

刘邦心情超好,满脸笑意,举着精美的酒杯开启直播,笑着说:

“感谢匈奴朋友送的火箭!”

镜头随着他的话语在餐桌上一扫,眼尖的网友们瞬间炸开了锅,弹幕像雪花一样疯狂滚动。

“这哪是蟠桃呀,分明是萝卜刻的!”

“‘熊掌’竟然是猪蹄染了颜色冒充的!”

“这‘琼浆玉液’上面还飘着油花,太坑人啦!”

突然,一条弹幕如同一颗炸弹,瞬间点燃了直播间:

“食材都过期三年啦!”

张良反应超级快,眼珠子一转,立刻把镜头对准樊哙,说:

“大家看看咱们的首席试吃官,多敬业!”

画面里,樊哙正抱着长了毛的酱肘子吃得香,突然,鼻孔像喷泉一样喷出绿色的不明液体。

网友们笑得前俯后仰,直播间瞬间被欢乐吐槽淹没,各种调侃和嘲讽的弹幕铺天盖地。

三更半夜,月光洒在未央宫的庭院里,本该一片宁静,可厕所前却排起了像长蛇一样的长队,热闹得像嘈杂的菜市场。

陈平提着裤子,一路跌跌撞撞地跑过来喊:

“都让让!我可是丞相!”

周勃也不示弱,直接把佩剑插在坑位前,大声说:

“按军功排队,谁都别想插队!”

两人互不相让,差点大打出手。

最倒霉的要数匈奴使臣,喝了“陈年美酒”后,晕晕乎乎地抱着廊柱当厕所。

萧何一看,灵机一动,在柱子上刻下:

“在这乱写乱画的,罚款五铢”。

没想到,这根柱子后来竟然成了旅游打卡的地方,每天都有不少人慕名前来拍照留念,还衍生出了各种有趣的打卡攻略。

在椒房殿里,烛光摇曳,吕雉一边往散发着香气的竹简上喷香水,一边对手下吩咐道:

“赶紧把这些发给客人,就说是醒酒的秘方!”

说完,又转头对萧何使了个眼色,压低声音说:

“把吃坏肚子的事,都推到韩信的手下身上,就说是他们搞的鬼!”

萧何心领神会,点了点头。

正说着,直播间里突然冲进来太医令,涨红着脸,大声喊:

“查出来啦,有人投毒!”

吕雉早就准备好了,随手拿出一只御膳房养的仓鼠,狡黠一笑说:

“凶手就是它!你们看,笼子上还贴着‘楚军余党培训证书’呢!”

众人听后,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暗自偷笑,这蹩脚的甩锅手段,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曹寡妇推着板车,风风火火地来到宫门口,扯着嗓子喊:

“现杀现煮狗肉汤,能治拉肚子!”

樊哙拿起杀猪刀,现场表演杀狗。他手法娴熟,动作利落,把没精神的使臣们都看精神了。

有人发现狗脖子上挂着“冷链运输特供”金牌,用手机一扫,竟然是三年前的检疫证明。

刘邦趁机卖货:

“家人们!买十张狗肉券送三张,还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话还没说完,夏侯婴开着粪车冲了进来:

“让让!三号厅的厕所都满出来啦!”

周围瞬间弥漫起一股刺鼻的气味,众人纷纷捂住口鼻,原本就混乱的场面更加不堪。

深夜,万籁俱寂,萧何戴着口罩,蹑手蹑脚地去仓库检查。

刚打开门,一股熏人的脚臭味就扑面而来,他差点被熏晕过去:

“这‘东海鱼翅’怎么一股脚臭味?”

小太监吓得浑身发抖,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说:

“是……是从洗衣房拿的裹脚布边角料……”

更离谱的是“天山雪莲”,居然是从御花园里摘的蒲公英。

张良连夜写了一篇文章:

“这是新的经营模式,主打平民市场!”

试图为这场闹剧找到看似合理的解释。

可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借口。

匈奴使臣临走前,留下了刻满怨言的竹简差评:

“这宴会还不如我们草原的烧烤,差太多啦!”

“厕所设计得太奇怪,根本没法用!”

“必须赔我们精神损失费!”

冒顿单于在直播间连麦,气得暴跳如雷,跳脚道:

“退钱!”

刘邦也不认输,拿出账单说:

“您吐在龙椅上的那一口,就值千金!”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直播间里吵得不可开交。

未央宫到处都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吐槽墙:

“邦哥还我裤子,都被拉肚子弄脏啦!”

“虚假宣传遭雷劈,这宴会太坑人啦!”

“吕后我的拉肚子怎么赔”

有个机灵的人把呕吐物摆成“仁”字,太学生居然当成吉祥的征兆上报。

萧何连夜写了一篇《呕吐治国论》,硬说这是“包容万物的好兆头”,让人忍俊不禁。

这篇文章一经传出,立刻成为街头巷尾的笑谈,人们纷纷感叹未央宫的荒诞。

三个月后,长安街头出现了“御膳盲盒”。

曹寡妇摆着摊子,大声喊:

“开盒有惊喜!可能开出高祖同款韭菜,或者吕后特制泻药!”

韩信的旧部买回去当证据,发现盲盒底部印着小字:

“最终解释权归未央宫所有”。

而真正的剩菜,早就被吕雉做成肥料,种出了脸盆大的变异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