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我,娄小娥的靠山 > 第122章 人手完全不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很想知道,这台机器能否提升生产效率,厂里这次能否按时交货,全靠它了。

只见李建设将两根钢构件放进机器里。

随后,机器开始运转,周围的员工也停下手中的活,好奇地看向这边。

这里所有的机器都需人工操作,必须等一个钢构件处理完才能继续下一个。

但李建设改装的机器不同,可以直接放入两个钢构件,无需人工操控。

这让大家目瞪口呆。

紧接着,原本人工取件的位置改成了滑坡通道。

很快,一个完美的钢构件成型了,接着是第二个。

只要将不合格的挑出来重新打磨就行。

“改装完成了,只要把钢构件放到这个入口即可。”

李建设笑着解释道。

李副厂长虽然不懂技术细节,但看到李建设迅速处理好两个钢构件,心中大喜。

这表明这次改装非常成功。

“太厉害了!”

李副厂长笑着说,心情极佳,“这么说这次成功了?”

胡希杰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作为一名修理工,为了修复这种机器,自然要深入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

相比他人,我对这台机器的理解更为深刻。

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感受到其中包含的内容之丰富。

这些进口机器的科技含量,远超我们的认知范围。

它们的内部结构极其复杂,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才搞清楚其工作原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人通过改造提升了机器的性能!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这次非常成功!”

李建设看着李副厂长,微笑着说。

“太棒了!真没想到,这件事你做得很好。”

李副厂长兴奋地回应,作为副厂长,他深知这项成果对工厂意味着什么。

“具体提升了多少效率?”

李副厂长低声问,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这个不太好量化,要看工人的操作速度,进出口都需要人工处理。”

李建设耐心解释。

“既然成功了,其他机器是否也能这样改造?”

李副厂长追问。

“完全可以,只要按此方法调整,应该没有问题。”

李建设点头回答。

“太好了!”

李副厂长内心激动。

他一直在等待这样的答复。

以目前的生产效率,根本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但如果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或许能在本月十日前达成目标。

若不采取措施,照此下去必定失败。

因此,这对他们而言是唯一的可行方案。

“所有机器都参照这台机器的改造方式进行升级。”

李副厂长果断下令。

此时,其他工人也回过神来。

“这改动后,根本不用费太多力气就能生产出钢构件啊!”

“确实厉害,这个方法是李建设想出来的?”

“看这样子应该是。”

“那李建设真是厉害,太牛了!”

“没错,以后咱们的生产效率肯定能大幅提升。

咱们也不用费那么大力气搬运钢材了。”

……

看到新机器,其他员工双眼发亮。

对他们而言,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使用这台机器,既能省力又能多拿绩效,真是一举两得。

身为八级钳工的易中海,看着李建设设计的图纸,竟然成功改造了机器,内心震撼不已。

他在厂里多年,对这台机器再熟悉不过,这可是其他国家的高科技设备,他工作这么久也只能简单维修,要彻底改造谈何容易!厂家早就有能力改造,不会等到今天。

这次,他打心底里佩服李建设。

……

“改造这么多机器,就靠我们五个,两天也完不成。”

胡希杰和李副厂长聊了几句,得知要把这里的机器全部改一遍,而且必须一天内完成时,不禁感慨。

李副厂长疑惑地询问道:“你认为,在一天内完成这些设备的改造,大概需要多少人?”

胡希杰沉思片刻后回答:“至少得三十多人。”

听到这个数字,李副厂长眉头紧锁。

这些可都不是普通修理工,聘请一位这样的专业人员成本极高。

而且,除了他们,没人能完成这项任务。

然而,一想到改造后的效率提升,他毅然决定:“好,就按你说的来,三十人!”

“明白,我这就回去安排。”

胡希杰点头回应,这么多人力需要立即调配。

不久后,车间只剩下几位修理工继续忙碌。

他们迅速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而刚刚改造完毕的设备则立刻投入生产。

李副厂长内心充满喜悦,这次问题终于解决了,压在他心头的大石总算落地。

“李副厂长,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就先行告退了。”

李建设微笑着说道。

“行,路上小心。”

李副厂长同样带着笑意回答。

不曾想,在关键时刻竟要依赖李建设。

若非他的协助,后续工作或许难以推进。

李建设也未耽搁,车间内寒意刺骨,若无必要谁愿久留?

离开车间的李副厂长快步赶往办公室,此事重大,必须向上级汇报。

而李建设并不知情,此次小小的改造已引发了一场巨大的**。

此时,胡希杰正前往负责维修的部门着手准备。

京城里轧钢厂众多,机械设备的数量更是数不胜数。

负责这些设备维修的技术人员也不在少数,通常是一年到头没多少活干,但一旦接到了任务,足够支撑全年。

这类高端设备,普通人根本修不了,所以他们的维修费用非常高,出去一次维修,起步价就是一百元。

此时,维修部门的几个人正闲得无聊,聚在一起打牌。

突然有人喊道:“兄弟们,别玩了,这次有大活儿!”

胡希杰走进办公室说道:“老胡我来了,年刚过完,哪来的大活儿?”

“我记得轧钢厂现在应该还没开工吧?”

另一个修理工半开玩笑地说。

旁边的人也跟着起哄:“对啊,快来一起玩几局。”

胡希杰无奈地看着大家:“这次真的有大活儿,这次至少需要三十个人。”

“你带出去的五个人已经在干活了。”

他补充道。

“哟,老胡,过年就接到这么大的活儿,运气真不错啊!”

旁边有人羡慕地说。

“有什么好羡慕的,我是来给大家找活儿的。”

胡希杰说道,“这次红星轧钢厂需要三十个人,我们这点人手完全不够。”

“老胡,不会是在骗我们吧?三十个人?这种事除非厂里出了大事!”

一位修理工满是怀疑地问。

通常情况下,一个普通问题一个人就够了,可这次竟然直接要三十个人,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确实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不过,通常遇到这种大问题的工厂,总会有些风声传出来。

但他们却没听到任何相关消息。

“是真的吗?难道他还能骗得了我们不成?这次是红星轧钢厂,正在对厂里的机器进行改造。”

“他们急于生产,所以需要人手帮忙。”

接着,胡希杰讲述了轧钢厂里发生的事情。

听完后,众人的脸色都变了。

他们工作这么多年,这样的事情还是头一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