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儿,贾张氏心里稍微舒坦了些。
“你现在后悔还不算太晚,至少房子还在。
要是连房子都没了,那才真的糟糕。”
这次,贾张氏总算说了句人话。
“老伴,我对你不住。”
易中海拿起旁边老伴的相册,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这一刻他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虽然钱被骗走了,但好在每月的养老金还能按时发放,靠着这点钱,他也能勉强维持生活。
退休在家的阎埠贵听到动静后走了过来。
“哟,怎么回事?那个女的跑啦?”
阎埠贵走进来,看见易中海正在擦照片,便在一旁问道。
刚才警察离开时,他也去问了情况,这一问让他吓了一跳。
原来易中海被一个小姑娘骗走了所有积蓄,易中海当过八级钳工,赚了不少钱,而且没有孩子,家里应该存了不少钱,却被这个姑娘全骗走了。
这事儿真是让人开了眼界。
“可不是嘛,刚才警察说那女的是个惯犯,不知道骗了多少人,抓起来不容易。”
“所以这事别想了,那些钱肯定是找不回来了。”
贾张氏在一旁说道。
阎埠贵听了,心里一阵肉疼,这可是笔巨款啊,就这么便宜了那个女人。
他原本盘算着能从易中海身上捞点好处,但现在看来,连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太可惜了。”
阎埠贵摇摇头,无奈地说。
很快,易中海被骗的事就在大院里传开了。
一下子,整个大院沸腾了。
“没听错吧?真被人骗了?得有多少啊?”
“那当然,这带刺的玫瑰花。”
“没错,以后看吧,易中海肯定不会再找这种女人了,年纪这么大了,还想着谈恋爱。”
大院里几个闲聊的老太太看着易中海家指指点点。
在大院里,哪家有点小事都会很快传开,更别说这么大的事了。
中午。
李建设早早回到大院。
上午的工作他已经处理完,他旗下的建设牌鞋子已经很受欢迎,只要解决假货问题并扩大生产规模,接下来的发展会非常顺利。
\"回来了?\" 正在厨房忙碌的娄晓娥看见李建设回来,赶紧热情地打了个招呼。
\"嗯。\" 李建设点了点头。
\"这次你倒是说对了,易中海真的被那个女人骗了。
今儿上午,警察还专门来我们大院一趟。\"
\"这回易中海的所有积蓄都被那个女人卷走了。
听警察说,那个女人是个惯犯,找她可不容易。\"
\"这下好了,易中海全都被骗空了。\"
娄晓娥一边做饭,一边把上午的事告诉李建设。
李建设听完娄晓娥的话,倒也没感到太意外。
一个年轻人怎么会看上像易中海这样的老头子呢?除了有点钱,恐怕连普通男人都做不到。
\"易中海一把年纪了,不知道在瞎折腾啥。\"
李建设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坐到一旁,等娄晓娥把饭端上来。
……
贾张氏走进傻柱开的饭店,把易中海的事告诉了大家。
秦淮茹听了贾张氏的话,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当初他们苦口婆心劝易中海,可他根本不听。
现在好了,家里所有的钱都被骗走了。
她并不觉得特别意外,毕竟当初她就觉得,照这样下去,易中海早晚会被骗个精光。
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才一个星期不到,钱就已经被骗完了。
不知道易中海当时怎么想的,这么大年纪了,还想着让别人跟他一起养老?
秦淮茹心里不太痛快地说着,虽然不悦,但事情已成定局,又能怎么办呢?
旁边的傻柱听了这话,反而没那么在意。
在他看来,这样也好,免得他有钱时胡来,现在没钱了,应该会安分了吧?
“罢了,别责怪别人了。
老伴去世这么久,现在才想找个伴,也可以理解。”
傻柱满不在乎地说道。
“傻柱,我告诉你,易中海现在没钱了,以后要是有事,肯定得我们掏钱。”
秦淮茹翻了个白眼,“比如他生病住院,花销从哪来?还不是得我们出。”
傻柱炒着菜,不以为意:“当初他也帮过我们不少,能帮的还是要帮。”
秦淮茹想反驳,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最后只好作罢。
“今天来咱店吃饭的人,还没于丽家吃火锅的人多呢!”
贾张氏在大厅转了一圈,脸色不太好看,“于丽那地方把我们的客人都抢走了!”
她一直觉得自家饭店开了后,于丽的店早就该关门了,可现在不仅没关,还越做越好,这让她很不爽。
“唉,最近确实如此,来咱店吃饭的人,比不上于丽那边多。
照这样下去,不用等到别人关门,我们自己就得撑不住了。”
秦淮茹望着对面的店,担忧地说。
这是个严峻的问题。
如果不解决,客人只会越来越少,最后只能关门大吉。
他们为开店投入了很多,要是就这样失败,真的会亏得一干二净。
想到这些,秦淮茹心里很不好受。
但店已经开了,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不然损失会更大。
“哼,他们那家火锅店只有冬天生意不错,到了夏天,我才不信还有那么多人去他们店里吃饭。”
贾张氏阴阳怪气地说,她最看不得别人过得好,尤其是在这种时候。
秦淮茹看着婆婆,无奈地叹了口气。
要是早知道于丽他们要开火锅店,她们就不该在这个节骨眼上开饭店。
要是能等到夏天再开,情况可能会比现在好得多。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
转眼间,周一到了。
李建设被娄晓娥早早从床上喊起:\"快起来,今天儿子和闺女要回来,你早点去机场接他们。\"
李建设揉着眼睛,看了眼墙上的时间,点点头。
时间确实不早了。
\"行,我这就去机场接他们。
正好他们回来也要工作了,让他们去厂里锻炼一下。\"李建设嘟囔着,迅速洗漱完,连早餐都没吃就匆匆出了大院。
与此同时,
机场。
一位英俊的年轻人走下飞机,环顾四周,对眼前的景象充满好奇。
就在他下机时,身后跟着一位美丽的少女。
\"哥,看什么呢?我们赶紧出去吧,妈刚才打电话说爸已经在来接我们的路上了。\"
少女看着停下脚步的哥哥,眉头微挑。
\"嘿嘿,没想这么多年没回来,精诚变化这么大。\"
李小小笑道。
\"真的?\"少女瞪大眼睛四处打量,却没发现什么不同。
\"哥,哪有变化?我怎么没看出来?\"少女转了一圈,也没察觉出什么异样。
\"唉,潇潇你根本不关心这些事,当然看不出差别。\"
李小小满怀期待地说道:“我听说咱爸开了两家工厂,而且发展得特别好,所以我决定不出去找工作了,就在咱爸的厂里上班。”
李潇潇点头回应:“是啊,时间不早了,咱们还是赶紧出发吧,免得爸在外面等急了。”
李小小立刻拎起行李,跟着李潇潇向外走去。
此时,李建设已驾驶奔驰抵达机场出口,静静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
李建设停好车,点燃一支香烟,靠在车边等待。
没过多久,他看见出口处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正是自己的儿女。
“总算回来了!”
李建设望着归来的子女,脸上洋溢着笑容。
李潇潇兴奋地说:“你看我说什么来着,爸早就到了。”
李建设关切地问:“在国外这么久,一切都还顺利吗?”
儿子答道:“我们很好,爸,这次回来就不打算再离开了。
听妈妈说咱们家的工厂经营得不错,我想留在家里帮忙。”
李建设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好样的,你办事我很放心。”
“对了,大院里的棒梗最近怎么样了?找到工作了吗?”
李小小疑惑地问。
他和棒梗从小就是竞争对手,记忆中棒梗应该已经毕业开始工作了。
由于在国外读书,李小小的求学时间比棒梗多了几年。
他记得棒梗现在应该已经开始工作了。
“傻柱开了一家饭馆,棒梗就在那里帮忙。”
李建设回答道,“先回家吧,以后你就知道了。”
李建设笑着说完,打开车门。
短短半小时,车子就到了大院门口。
停稳后,附近的居民立刻认出了李建设的车,他的车经常在这儿出现,大家都很熟悉。
“你们先回去休息,我去厂里处理点事。”
李建设停好车,对孩子们说。
“好的。”
李小小点头答应,他已经很久没回大院了,趁此机会正好熟悉下情况。
大院的变化让他一时有些陌生,但这也没办法。
刚进大院,李小小就遇到了在门口修剪花木的阎埠贵。
看到是李小小回来,阎埠贵也吃了一惊,这小子几年不见居然回来了。
“这不是李小小嘛!今天怎么回来了?”
阎埠贵笑着打招呼。
“我刚从国外毕业回来。”
李小小回答。
“学业结束了。”
李小小看着阎埠贵,笑着说。
他幼年时曾长期居住在这座大院,因此对这里的状况相当熟悉。
简单向阎埠贵交代了几句后,便带着妹妹回家了。
“总算把你们盼回来了。”
娄晓娥见到孩子归家,脸上立刻洋溢出笑容。
与此同时,鞋厂里,李建设刚到厂中,王雄起便前来汇报工作。
待工作汇报完毕,王雄起松了口气。
“看来咱们之前的方法完全没问题。”
李建设语气平淡地说,“那就把鞋厂规模扩大三倍。”
此言一出,王雄起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三倍的扩张意味着产能大幅提升,这是否有风险?而且大量生产可能导致库存积压,这是个未知数。
以当前销量来看,只需扩产两倍就能满足需求。
但李建设似乎胸有成竹,王雄起也只能无奈叹息。
他明白,正是那些看似难以理解的决策成就了如今的鞋厂。
“好,我马上安排。”
王雄起点头答应。
正欲离去时,李建设又叮嘱:“尽快落实,必要时不惜成本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