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饭店内,傻柱愁眉苦脸地站在前台。

近几日,他经营的这家饭店生意冷清,虽然饭菜味道不错,但服务员的态度极差,仿佛食客是来施舍而非消费。

“这可怎么办?照这样下去,饭馆早晚得关门。”

傻柱烦恼地说。

他回忆起当初于丽他们刚开业时的热闹场景,如今却无人问津,这种落差让他倍感失落。

“要不咱们想个法子?”

秦淮茹也在前台无精打采,“前阵子搞促销没起太大作用,现在连基本的客流都没有,大家连饭都不来吃,我们拿什么维持运营?”

“要不咱们学于丽他们改做火锅店?我听说他们的火锅生意特别红火。”

傻柱透过窗户望着隔壁的火锅店,眼神中透着羡慕。

对他而言,这或许是唯一的出路,否则饭馆真的撑不下去了。

秦淮茹听罢陷入沉思。

饭馆才开业不久,就转做其他模式风险不小,而且改动需要一大笔资金。

即便改成了火锅店,如果依旧没人光顾,损失只会更大。

“当初不就是看到于丽家赚到钱,咱们才决定开店吗?”

秦淮茹忍不住叹了口气,“但现在真要这么做,心里还是没底。”

秦淮茹原本以为开了饭店就能赚更多钱,没想到开业后生意远不如于丽他们的火锅店。

她开始怀疑是不是顾客冲着于丽和阎解放才来的,因为自从他们把普通餐厅改成了火锅店后,人气一直很旺。

“这事回家后还是跟妈商量一下吧,要是改成了火锅店还是赚不到钱,那可怎么办?”

秦淮茹忧心忡忡地说。

傻柱听后觉得有道理,改火锅店又要投入不少资金。\"妈,要不我去他们店里放点东西,让他们店里的客人吃到老鼠药,这样肯定不会再有人去了。”

正在扫地的棒梗听到这话立刻提议:“别这样,要是真吃出事来,警察抓起来可不得了。”

傻柱脸色一沉,赶紧阻止,担心这个莽撞的儿子闯祸,他从小就让人操心。

愧花也附和道:“对啊哥,这太危险了,要是真闹出人命,你下半辈子就完了。”

棒梗听了没再说话,但心里不痛快。

“行了,都别争了,各忙各的吧。

中午回去我们好好讨论一下。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我们的饭店收入一直在下降,后厨开支却没减少,再这么下去,不用多久就要关门了。”

秦淮茹烦躁地说。

众人听了各自忙碌起来。

再说于丽的火锅店,“你们几个把原来的招牌拆掉,换一个新的。”

于丽正在店里安排伙计们。

“行了,我们都懂。

一会儿就把那个牌子拆掉。”

伙计边说边从仓库里拿出一块新牌子放在门口。

两人合力拆下了火锅店门口的旧牌子,换上了新的。

这一幕让排队等候的顾客十分惊讶,不知发生了什么。

“老板,你们生意这么火,怎么要把招牌换了?是不是不打算做了?”

“对啊,生意这么好,为什么换招牌?要是不做了提前告诉我们啊,好不容易来吃顿饭,这样多可惜。”

两位排队的顾客以为餐馆要关门,便劝说道。

于丽听后笑了笑,她怎么可能关门呢?这么好的生意怎么会放弃?

“大家别担心,我们只是换个牌子,而且打算开更多分店,服务质量跟这里一样,也许价格还会更实惠。

这都要感谢大家的支持。”

“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请直接告诉我,我会尽力解决。”

于丽向排队的顾客解释道。

众人听完后放下心来,也很开心。

他们每次来吃火锅都要等很久,要是新开分店,岂不是不用排队了?

“要是真这样就好了,以后吃饭不用排队,省了不少麻烦。”

“早就该这样了,每次排队都冻坏了。”

“分店多了大家方便,你们也能赚更多钱。

这么好的店应该多开几家。”

“没错。”

听到于丽的话,门外的顾客们都兴奋不已。

冬天吃饭排队很麻烦,所以新开几家店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于丽看到众多顾客感到很开心,因为老顾客的支持让他们的火锅店逐渐壮大。

她承诺店铺正式营业后,不仅会取消排队,还会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

透过玻璃,傻柱对隔壁火锅店的行为感到困惑,不明白他们为何要改变现状。

秦淮茹则担心他们的新举措会让原本的客源流失殆尽。

傻柱提议去了解对方的具体计划,或许能从中获得灵感,为自己的生意找到新的出路。

一旁的秦淮茹听傻柱这么讲,表情有些迟疑。

他们的饭店经营得不太好,每天都亏损,如果不另寻出路,恐怕只会走向绝境。

“既然这样,傻柱,你去他们那里看看情况,打听清楚他们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如果有能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机会,或许对我们来说是个新的转机。”

秦淮茹注视着傻柱说道。

傻柱听完立刻眼睛一亮,是啊,他们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

这样做对他们来说难道不是好事吗?

而且如果操作得当,这岂不是一件好事?

如今饭店生意惨淡,若是能从于丽那里找到新方向,那也是好事。

“好,有道理。

我过会儿去他们店里看看情况,如果真能学到点东西,哪怕把饭店改做火锅店也值得。”

秦淮茹笑着点头。

“那就这么办,找个机会我去他们店里看看,要是能找到解决办法,改做火锅店也没问题。”

秦淮茹笑着说,显然觉得向于丽学习经验会有帮助。

很快到了中午,于丽的火锅店转型连锁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前来就餐,都想看看连锁后的饭店是否更便利。

这段时间最焦虑的就是傻柱了。

因为这里的顾客大多是为了吃火锅而来。

傻柱经营的饭馆客人寥寥无几,几乎没人光顾,这让他十分苦恼。

他决定关闭饭馆,回家另想办法。

\"算了,这家饭馆看来是撑不下去了。

干脆回去研究一下,把饭馆改成火锅店吧,再这样下去,饭馆早晚要关门。\"傻柱一脸忧愁地对秦淮茹说道。

秦淮茹即使没听傻柱说完,也知道情况不容乐观。

饭馆目前的状态显然无法维持太久。

\"行,我们回去再说吧。

正好可以和婆婆商量一下这事。

如果她同意,我们就立刻着手改火锅店。\"秦淮茹没有反对,直接点头同意。

\"哼,我就不信事事都做不成。

这次我们一定能成功。\"棒梗看着隔壁生意兴隆的火锅店,心里有些嫉妒。

当初开店时他还信心满满,认为一定能赚大钱,成为大院里最成功的男人。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打击,不仅没赚到钱,还赔了不少家底。

再这样下去,家底都要亏空了。

现在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及时止损。

此时的大院里,李建设买了些猪肉和鱼肉,正打算利用空闲时间做顿丰盛的饭菜,给妻子补补身子。

毕竟娄晓娥独自在家,既要料理家务又要照顾孩子,很辛苦。

自从嫁给李建设后,她几乎没有做过重体力活,基本成了全职家庭主妇。

这也多亏李建设了解妻子的辛劳。

\"今天中午改善伙食吧。

对了,小爱今天在鞋厂干活儿,感觉如何?\"李建设笑着问身旁的女儿。

\"我在鞋厂的工作挺喜欢的,工人们提出的不少建议也很有价值。\"

\"将来我要是当上厂里的管理人员,一定会采纳他们的意见。\"

李小小满心欢喜地表示,这次在工厂里学到不少东西。

李建设见状满意地点点头,他希望李小小能了解基层情况,因为不了解基层就盲目管理,可能会让工厂陷入困境。

这就像历史上那些脱离实际决策的人一样。

李建设对自己的工厂充满感情,他相信未来的建设品牌会非常成功。

虽然现在还没有互联网,但他早早就关注着这一领域,一旦有机会,他会毫不犹豫地支持那两位创业者。

他知道当初那两人创业时几乎没人愿意投资,全靠其他股东的支持,所以李建设决心抓住这个机会,但他自己并不想过多参与具体事务,只负责提供资金。

“很久没吃鱼肉了,这次买了这么多,终于可以好好享受一番。”

娄晓娥看着李建设买回的鱼肉和猪肉,脸上浮现出愉悦的笑容。

在家这么久没改善伙食,对她来说确实是一种挑战。

“多吃点。”

李建设笑着对娄晓娥说。

……

与此同时,在另一处住所。

“妈,我们有个想法跟您商量,想把现在的饭店改成火锅店。”

秦淮茹边吃饭边向婆婆倾诉。

家里的一大笔钱都在贾张氏手里,要是能把婆婆说服,或许可以从她那里得到一些装修火锅店的资金。

贾张氏一听立刻皱眉,脸色变得不好看。

秦淮茹听见丈夫的抱怨,低头不语。

她明白,这次饭店关门的主要原因在于竞争。

隔壁于丽家新开的火锅店生意兴隆,吸引了大量顾客,而他们却未能跟上步伐。

“咱这街面上就那一家火锅店,大家都往那边跑,咱们的饭馆自然就冷清了。”

傻柱急忙插话,试图为自己的提议寻找合理性,“要不咱们也改做火锅?”

贾张氏闻言皱眉,语气带着几分试探:“你是想让我把养老的钱拿出来,帮你们圆这个梦?”

傻柱搓着手,连连点头:“娘,您老多担待,这改头换面总得有点本钱吧。”

贾张氏冷哼一声:“若是为了这点钱,你们倒是有主意,可我手里的每分钱都是救命稻草。”

傻柱忙道:“娘,等赚了钱,我们加倍奉还,连本带利,还给您打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