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我可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到时候,如果这条街上的人都涨了,我也跟着涨;如果大家都不涨,我自然也不会涨租金。”
老者笑眯眯地说。
傻柱听到这话,终于松了口气。
他最担心的就是租金涨得太离谱。
“老爷子,这样一来我们就安心了。
只要租金涨幅合理,我们都能接受。”
秦淮茹在一旁笑道,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幸好事情没有朝着她预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从现在开始,这个房子就交给你们俩用了。
不过我得提醒一下,千万别把房子搞坏,我们以后还得靠它赚钱呢。”
老者笑呵呵地对傻柱和秦淮茹说道。
“您放心,我们绝不会损坏房子的。”
傻柱在一旁笑着说,他们只想用房子来赚钱,别的事他们可不在意。
“嗯,这样就好。”
老者满意地点点头,随后转身离开。
等老者走后,一直站在一旁的秦淮茹这才长舒一口气。
“傻柱,他总算离开了。”
秦淮茹长舒一口气说道,“以后这个店铺就属于我们俩了。”
“行,从今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第二家火锅店的基础了。”
傻柱回应道。
傻柱安抚着秦淮茹,因为第二家火锅店即将开业。
对他们而言,这是个能带来丰厚收益的机会,尤其现在正是火锅行业火热的时候。
“今天下午我去找人把店铺装修一下吧,时不我待。
早点完工,我们就能早点开业。”
秦淮茹羡慕地说起周围同行的成功案例,“你看于丽开了五家火锅店,赚得盆满钵满。
这样的机会错过可就太可惜了。”
傻柱笑着答应:“那就这么定了,我下午就去安排装修。”
他又叮嘱秦淮茹留在店里处理事务,“你就和棒梗他们先忙吧,今天我就不过去了。”
秦淮茹点点头,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随后,傻柱简单交代了几句便离开了。
他需要尽快找人来装修这家新店。
他知道,只要市场行情不错,不到一个月就能回本。
这就是他敢于扩展业务的原因。
就在傻柱刚把店铺租下准备装修时,一位年轻男子走进店里。
此时店内只剩秦淮茹一人,正在四处查看。
“您好,请问这家店铺出租吗?”
刚进门的年轻男子仔细打量着秦淮茹,疑惑地问道。
秦淮茹闻言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及时租下了这个地方,否则恐怕已经被别人捷足先登。
“抱歉,这个店铺我们刚租下,打算自用。
我们要开火锅店。”
秦淮茹微笑着回答。
年轻男子听后露出失望之色,但随即调整好表情说:“我是王氏集团的,我们计划在这儿租三家店铺做火锅生意。”
“如果有兴趣的话,您可以考虑把位置租给我们,价格绝对高于市场价。”
他不死心地补充道。
秦淮茹听罢愣了一下,没想到对方也是为了开火锅店而来。
想到王氏集团的背景以及与李建设的对立关系,她心中虽有所警惕,但转念一想,自家即将营业的火锅店利润可观,便不再担心。
“很遗憾,店铺已租,我们也计划改造成火锅店。
若想租店面,不妨另寻他处。”
秦淮茹耐心解释,断定对方很难夺走这块宝地。
年轻人无奈摇头,未再多言便离开。
待人走远,秦淮茹自言自语道:“王氏集团也想开火锅店?”
随后将此事暂且搁置,准备等傻柱回来再商议对策。
与此同时,王氏集团的工作人员正在附近挨家询问,目标是租赁三家店铺开设连锁火锅店,从而让整条街道的火锅氛围更浓厚。
除王氏集团外,还有其他人也在酝酿类似的计划。
豪华办公室里,上官晴天神情严肃地对众人下达指令:“今天必须选好店铺位置,明天立即开始装修,后天务必开业,你们动作得加快!”
下属们点头回应:“明白,我们已派人重新选址,应该今天就能定下来,明天装修也没问题。”
他们深知此事的重要性,这关系到王氏集团的声誉。
若失败,他们的职位可能不保。
……
与此同时,鞋厂内,李建设将水手设计的图纸交给王晓倩:“按这个方案生产鞋子。”
王晓倩接过图纸离开,她对李建设的安排从无质疑,两人合作多年,她深知他的行事风格。
李建设坐下喘口气,如今火锅店、鞋厂、服装厂均已步入正轨,只需不断创新产品以吸引消费者。
他自言自语道:“该扩大服装厂规模了。”
说完拿起电话,很快王雄起赶到,李建设招呼他坐下:“坐。”
王雄起也没推辞,直接坐下。
“工厂现在运行平稳,你现在把鞋厂和服装厂的规模都扩大一倍。”
“至于袜子厂暂时不动,等这两个厂扩大完再说。”
李建设听后皱眉问:“扩大一倍后多久能恢复正常运转?”
王雄起略作思考回答:“现有条件下,大概一两天就能恢复生产。”
李建设闻言惊讶:“这么快?”
王雄起补充道:“短时间内恢复生产对我们有利,可以尽早投入运营赚钱。”
“好,从今天开始扩厂,这件事交给你,一周内应该没问题吧?”
王雄起思索后点头:“一周时间足够完成。”
“那就按计划执行,务必一周内投入生产,相信我们的产品会很畅销。”
王雄起听罢心中微惊,他们产品的销量已相当不错。
生产速度和销售速度相当,已足够盈利,但李建设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的成绩不算什么。
这让王雄起感到疑惑,如果眼前的成绩都不算大卖,那对方所说的更大规模的成功会是怎样?虽然心存疑虑,但他不敢多问,因为深知李建设做事向来有分寸。
想到自己的工厂和联合体能有这样的成就,王雄起内心激动不已。
他知道周围没有哪家企业能做到这一点。
他觉得自己在构建中的商业帝国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已经从中获得了不少收益。
随着工厂的发展,未来的收益只会更可观。
“我这就开始处理这件事。”
王雄起说完便准备离开。
对他而言,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李建设交代的工作,这样才能安心享受成果。
李建设目送王雄起离去后,沉思片刻,然后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结束通话后,他走出办公室,刚到门口就招手示意司机。
司机迅速驱车前来,李建设上车后直奔附近的报社。
他此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通过广告宣传自家产品。
尽管当时广告并不盛行,但李建设之前未做广告的原因主要是受限于产能,同时也担心产品是否会被市场接受。
如今,这些问题似乎都不再困扰他。
无论是鞋子、袜子、衣服,还是新开的火锅店,都已经深受大众喜爱。
这套商业模式在这个时代显然是成功的,李建设接下来准备借助报纸宣传。
目前他还不打算投入电视广告,因为产能有限,仅限于一个城市。
随着其他城市加盟店的逐步增加,电视广告的效果会更加显着,但现阶段一个城市的店面难以应对庞大的客流,因此报纸成为最佳选择。
这个时代很少有企业采用这种方式推广。
正在李建设思考时,车很快停在了一家报社门前。
这家报社在当地小有名气,每日发行量达数万份,意味着每天有众多读者关注。
这对广告投放来说是个极佳的机会。
李建设下车后整了整衣装,走向报社大门。
刚进门,社长便热情地迎上前来:“您终于来了!我接到电话就赶下来,真是及时。”
一个油腔滑调的中年男子快步上前与李建设握手,李建设也礼貌回应。
“具体事宜,咱们楼上谈。”
中年男子做了个邀请手势,李建设也没推辞,跟着上了楼。
来到一间房门前停下,中年男子掏出钥匙开门,李建设走进去,发现这房间环境很好,显然是用于商务会谈的场所。
“这是报社最好的房间,这里不仅能谈事情还能欣赏风景。”
中年男子笑容满面地说。
他对眼前这位名人再熟悉不过,此人财富无数,闻名遐迩。
李建设一坐下便直奔主题:“这次来找你们,就是想让报社帮忙刊登一个小广告,不会影响你们的日常工作。”
“只要报纸上留出巴掌大小的地方就行了,我们只需做一次小广告。”
李建设继续说道。
中年男子立刻笑着回应:“这没问题。
我们的报纸每天能卖出几万份,谁买了一份都会反复翻阅,哪怕只是一小块空白处,大家也会注意到。”
听到这话,李建设进一步说明:“我们只需要一周的广告时间,这一周内这个位置要一直留给我们产品介绍。”
中年男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事好办,完全没问题。”
作为报社社长,他对这类请求有一定决策权。
报社虽然销量不错,但利润不高,急需额外收入。
李建设的到来无疑是个机会,若合作顺利,将是一笔可观的收益。
“既然谈妥了,这是酬劳。”
李建设说完,从口袋掏出一个装满现金的信封。
中年男子接过信封后迫不及待打开,发现里面全是厚厚的一叠钱。
他顿时激动得呼吸急促,没想到仅仅一个小广告就能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
他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但当他伸手拿出信封里的钱时,才确信这不是梦。
这些是真的钱。
中年男子粗略估算,这笔钱至少值两三千块。
他们卖一份报纸才挣几毛钱,而一个广告位的收益就能让他们利润翻倍,想到这儿,他便激动不已。
“别担心,这次我们一定办好。
你需要帮忙随时找我们。”
中年男子情绪激动,说话都不连贯了。
他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取悦眼前这个人,因为他就是他们的大客户。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
李建设笑着回应,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