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四合院里:
刘海中的家中。
“老伴儿,你看,大儿子来信了,说今年不回家过年了。”
“真是气死我了!我们对他那么好,他却连家都不回。
真是个白眼狼啊!”
二大妈拿着信,几乎要哭出来。
当年家里无论有什么好东西,全给了大儿子,没想到他一走了之。
连过年都不回家,他们还盼着从大儿子那里拿些钱回来过节呢。
如今,他们不仅一无所有,还背负着债务。
刘海中听妻子这样说,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
“我就知道这孩子不是个好东西,我们对他那么好,真是浪费了。”
“早知道还不如多关心一下小儿子,现在两头都落空了。
你说以后该怎么办啊?”
刘海中神情恍惚地说道,现在说什么都迟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无法挽回,世上也没有后悔药。
“这可怎么办?我们下半辈子还能靠谁?看来是没人可以依靠了。”
“两个儿子都不管我们了,以后我们恐怕真的会死在家里,说不定死后都没人给我们收尸。”
二大妈气得直跺脚,却毫无办法。
“看来以后只能靠我们自己了,从明天起,你跟我一起去捡垃圾吧。”
“李建设他们那条街上的废品很多,咱们可以去那边拾荒。
按我们的能力,每天至少能节省十几块的开支。
省吃俭用的话,说不定还能攒下点钱。
将来我们老了动不了时,就靠这笔钱过日子。”
刘海中神情有些恍惚地说着,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后悔已无济于事,只能想办法应对。
二婶听到这话,也不禁叹了口气:
“行吧,听你的。
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捡废品,看看能不能多收些瓶子攒着卖。”
她无奈地摇摇头,忽然又想到什么似的:
“其实我也挺羡慕阎埠贵一家的。
看看人家,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啊。
于丽家的火锅店在街上到处赚钱,那数字简直不敢想象。
可惜这些都和我们没关系了,谁叫我们没把孩子的教育搞好呢。”
二婶想起阎埠贵家刚买了辆新自行车,心里满是艳羡。
那可是崭新的自行车,价格不菲。
而他们家的自行车还是旧的,便宜货。
“羡慕归羡慕,人家管教得当。
如果我们也能好好管教儿子的话,也能赚不少钱。
刘光福、刘光天现在也赚了不少。
如果他们真有点良心,应该会给我们买点东西,可他们完全没有这份孝心。”
刘海中苦笑着说道,他清楚得很,两个儿子跟着李建设干活赚了不少钱。
要是这两个孩子有点孝心,哪怕只拿出一小部分,也是笔不小的数目。
但他们是典型的白眼狼,根本不会想到孝敬父母。
“要是我们两个儿子都孝顺就好了。”
提起这对儿女,贰大娘满心懊悔。
若他们稍许懂事孝顺些,她和老伴如今本该安享晚年。
遗憾的是,世上并无后悔药。
她认为,孩子的不孝主要源于幼时缺乏管教,若那时用心教导,他们现在定能在家颐养天年,还因追随李建设赚了不少钱,根本无需操劳。
“现在说这些又有何意义?你生了这样一对儿女,看看吧。”
刘海中语气不悦。
“这不能怪我,孩子是你一手带大的,跟我关系不大。
家庭教育决定一切,他们如今变成这样,显然是教育失败。”
“算了,别提了。
早知他们如此‘出息’,我们就该善待刘光天和刘光福。”
刘海中喃喃自责。
毕竟当初谁能想到,这两个孩子竟跟着李建设挣了那么多钱。
贰大娘听罢,默默闭口。
……
再来说说阎埠贵家。
“有了新车就是不一样,比之前的车好骑多了。
孩子们也算出了一份力,以后出门还是骑车吧。”
阎埠贵在门口用毛巾擦着新自行车,笑着对老伴说。
这辆车花了他三百多块,其中一百块是儿子给的。
所以仅仅损失了一百块,他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毕竟也是钱,至少是一百块。
他买这辆自行车时少付了一百块,这损失不算小。
“你就偷着高兴吧,以前在这儿骑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骑了呢?”
“不都一样是两个轮子一辆车吗?只要能骑就行,哪来这么多讲究。”
三娘看着忙碌的老伴,低声嘀咕:“这你就不懂了,之前的旧自行车骑起来多费劲,这个可轻松多了,能骑更久、走得更远。”
“而且这新车质量好,从不出问题,我那旧车总是出状况。”
“没准哪天就直接丢在路上了。”
“到那时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阎埠贵笑着说道。
二娘听后,脸上露出笑意,也没再多说。
一旁的阎埠贵正仔细擦拭着他的自行车,这是他花了不少钱才买到的好车,不然也不会这么宝贝。
……
再说易中海家。
老伴去世后,他像变了个人,再加上最近的钱又被那个女孩骗光了,他现在已经没什么其他奢望了。
在他看来,有太多奢望只会害了自己。
他知道现在的人大多是为了钱对他好。
“老伴儿啊,你走得太早,留下我一个人孤孤零零。”
易中海望着窗外,自言自语。
他不由想起傻柱,当初曾打算让他养老。
没想到傻柱结婚后对他冷淡了,说话也少了,这让易中海感到无奈,甚至有些后悔。
如果当初把李建设当作养老依靠,现在的局面或许完全不同。
如今的李建设不仅事业成功,家庭也十分幸福。
事到如今,再多的假设也无济于事,若是能早几十年这样做,或许还有些机会。
“早知道就把李建设当养老依靠了,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易中海低声叹息,随后拿起拐杖支撑起身体,推开房门准备外出转转。
独自在家的日子让他感到乏味,他最喜欢的就是出门看看外面的变化,最近变化尤其大。
……
此时的王雄起正忙着联络资源。
通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找到一块符合条件的场地。
这块地虽然位于几条大街之外,但交通便利,不论是公交还是步行都很方便。
如果商场能迁至此处,无疑是个明智之选。
“这位置不错,以后买东西会很方便。”
王雄起看着眼前的景象笑着说道,“还能顺便逛逛附近的小街。”
他对这个选址非常满意。
“如果您觉得合适,我这就联系相关人员。”
旁边一位满脸笑容的中年男子附和道,“我们正盼着有人来开发这片区域呢,这样不仅能方便大家购物,也能带动周边餐饮业的发展。
这可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大好事。”
这位陪同的人并非外人,正是负责项目的主管。
若此地得以开发,必然是一项重大投资。
这对他的政绩来说也是件好事,所以得知王雄起计划在此建造购物大楼时,他兴奋不已。
要是项目能顺利落地,那脸上肯定特别有光彩。
“但如果在这儿建大楼,那边的商铺就得拆掉。”
“还不知道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别的影响呢。”
王雄起在一旁低声说着,无论如何,为了公司的未来发展,他们得评估这件事是否可行。
如果可行,他们会立刻执行。
“这个你不用操心,只要你老板同意在这儿盖商业大楼。”
“周围的拆迁工作就交给我们负责。”
“他们也不是坏人,也明白发展的道理。”
“到时候把他们的土地拆掉,再适当补偿他们就行了。”
中年男人笑着说道,显然对接下来的事情充满信心。
王雄起听完后没再接话,毕竟对方如此笃定,他也说不出什么。
这事得先跟李建设商量清楚,如果他同意,位置就定在这儿,因为这地方实在太优越了。
方圆百公里内找不到第二个这么好的位置。
“行,那我去汇报一下,结果出来我会通知您。
到时候您再安排拆迁的事,资金问题您不用担心。”
“这次我们老板说了,为了建这座商业大楼,预算足有一千万,这笔钱足够盖一座楼了。”
王雄起得意地说道,毕竟这不是什么秘密。
一旁的中年男人听到一千万时,整个人都兴奋起来,这可是笔巨款。
和王氏集团相比,他们在这儿的投资才几百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太好了,那就这么说定了。
你先汇报,结果出来通知我就行。
要是我需要什么帮助或资源,我会来找你解决。”
中年男人拍拍胸脯,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
拥有这份自信对他来说并不难,身为这片区域的主管,他对这里的状况了如指掌。
此刻正是展现能力的最佳时机,他自然要全力以赴。
不久后,在一番交流过后,王雄起便离开了原地,找到了合适的位置。
接下来,他打算与李建设深入商讨,若一切顺利,就准备在此处开工。
……
再说上官晴天这边。
她所在的街道人流逐渐增多,这让她十分高兴。
看着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街道变得如此热闹,她内心充满成就感。
“看你们还能坚持多久,我不信凭我们王氏集团的实力,还对付不了你们!”
上官晴天望着李建设他们所在街道的方向,得意地说着。
为了这条街,她付出了不少努力,这次看来有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