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怎么抗金。

此话一出,全场皆是被其吸引。

是啊,怎么抗击金人,粮草怎么办,装备怎么办。

要是没有大国的支持,他们到最后只会被饿死。

还谈什么抗金。

辛弃疾眉头微皱他将剑上的血迹擦拭干净后收剑入鞘。

缓缓道:“没钱没粮,我们自己筹。”

“没有兵器,金人身上有。”

“各位,你们想想,前面说过华夏遭受寇国侵略顽强抵抗14年,后辈能做到,我们就不行吗?”

“我们回济南,杀掉金人,再号召天下有志之士一同抗金!”

辛弃疾的想法很快被所有人认同。

他们知道,去南宋根本无望,现在也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继续起义,联合天下的有志之士一同抗金。

如此才会有一线生机。

“是啊,后辈能做到的,我们何尝不行?”

“对啊,前面天幕不也说过耿恭将军还有大唐安西军吗?”

“他们能做得到,我们何尝不行?!”

......

【我多次上书请求调去军中,哪怕是边疆也行,可一封封文书递上去,却都石沉大海,渐渐地我接受了这一切,接受了现实。】

【当我知道我短时间内没法离开这的时候,我无奈地只能将手中的长剑换成了软笔。】

【在江阴待了几年后,我又被调往广德军做通判,在那些无聊的日子里我利用空闲的时间只能在纸上汇总我对抗金兵的各种经验。】

【那些日子,我仿佛在纸笔上和金人厮杀,我废寝忘食,终于将这些经验汇集成了一本书。】

【我给它取名,名叫《美芹十论》,并把这一书献给了当朝皇帝。】

【呵呵呵,不过如我所料,这盘精美的菜肴,并没被皇帝看上。】

【即便如此,我还是坚持在纸笔上和金人战斗,于是一篇万字书被我上书给了另一人。】

【他叫虞允文,是当时为数不多考虑北伐的主战派丞相。】

【本想着他应该会重视吧,然而,这文书就像一块石头沉入大海,根本看不到一点浪花。】

【到宋国多年,我一直被拒绝,一直被无视,那种无力感,那种对故乡的思恋感,让我夜里频频无法入睡。】

【当我在建康送别友人之后,我独站在赏心亭,看着落日慢慢隐入楼头,一只孤雁伴着它凄惨绝望的声音落入我耳中。】

【这一刻和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太像了。】

【我看了眼手中的宝剑都成了摆设,我只能将心中的火发向赏心亭的栏杆,可惜我手都拍肿了,依旧没有任何人能懂。】

......

大汉位面。

霍去病看到这,心中也不由得酸楚。

几乎同样的名字含义结果到最后,这辛弃疾和自己的命运会差这么多。

“唉,并不是所有皇帝都和姨父一样雄才大略。”

“若是我生在辛弃疾的时代,或许也没有今天吧。”

霍去病看了眼跟在自己身后的匈奴王族俘虏。

还有他们的祭天金人。

感叹自己幸运的同时也在为辛弃疾感到可惜。

与此同时在大汉都城内。

刘彻看着这一幕,心里都在滴血。

如此一个良将,就这样被荒废,这让他怎么也忍不了一点。

“这后世的皇帝究竟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怂?”

“难道那什么金国就有如此之强大?”

刘彻的问题大殿上无人能答,但可以知道的是。

辛弃疾不被重视肯定不只是外敌的原因。

想必朝堂之上的争端也不小。

......

南宋位面。

赵构看到这,直接摇头。

“不就是个不得志的文人吗?”

“朕想用就用,朕不想用就不用!”

在赵构的眼里,辛弃疾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危险分子。

他现在只想要和平,只想要歌舞升平。

打仗什么的,太可怕了。

可能在赵构眼里,辛弃疾就是我们后世人所说的那种“无敌之人”。

天幕上还在继续:

【在官场沉淀了几年后,我终于有机会见到了当朝皇帝的召见。】

【为了能北伐,我不惜在大殿之上,慷慨陈词,我不断说出关于抗金的策略。】

【我原本以为皇帝会支持我,可是没想到,没想到皇帝竟然听得昏昏欲睡。】

【讲到最后,他实在听烦了打断了我,回了我八个字。】

【朕知你心意,回去吧!】

【呵呵,何等讽刺,最后他打发了我百两银子,就让我回去了。】

画面中。

辛弃疾一手拿着祖父给他的宝剑,一只手拿着皇帝赏他的银两。

就这样呆呆地站在临安街头。

灯火璀璨,宝马雕车络绎不绝。

闻着骨头都要酥的胭脂香粉,肆无忌惮的窜入鼻息。

一旁擦肩而过的文人搂着一个又一个的美人走进了灯火璀璨,精美绝伦的楼里。

辛弃疾的心如同被刀割一般疼痛。

这些个文人贪图享乐,早已忘却了耻辱。

而他,一心想着收复失地,恢复中原,却遭到了皇帝的冷漠和打压。手中的宝剑,仿佛也在嘲笑他的无力和悲哀。

“难怪……难怪大家都不愿意上阵杀敌。”

“这般场景,如此歌舞升平,难怪,难怪啊!”

“哈哈哈哈……”

“众里寻他千百度,原来在这灯火阑珊之处,只有我一人而已。”

【在临安街头看到的一幕幕,让我看不到希望。】

【那天我填了一首词,我给它取名叫《青玉案,元夕》】

【词朗诵......】

大唐位面。

李白腾地一下坐了起来。

“好词!”

“好词啊!”

“若是不配合这幅场景,也颇为浪漫。”

“而配上这场景,整个词念起来又多了几分无奈,不得意。”

李白边点评边往嘴里送酒。

他同样也是个郁郁不得志的文人,虽被冠以诗仙,可他一生都想进入官场,可最后也只得了一个翰林。

后来更是因为他的性格和对仕途的不满,离开了朝廷。

......

【后来,我还是不甘心,依旧频繁地上书,或许皇帝也被我搞烦了。】

【终于,在我33岁的时候他下诏,把我派到了抗金前线,滁州。】

【那是一个烂摊子,前前后后来了有几任知府都没能管好,没过多久纷纷找关系去了别处。】

【但我上去了,烂摊子又如何?】

【这可是前线,是我梦寐以求多年的地方。】

【在滁州,我身先士卒,雷厉风行,治理民生,不到半年时间,滁州在我的建设下逐渐走上了正轨。】

三国位面。

曹操惊呼一声。

“如此儒将对民生治理也有研究?”

“这样的全才,很难不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