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三百条人命,朝廷若想安抚民心,必然会给出一个说法。”陌寒枭又道。
将阴殃的事情公诸于众,制造混乱只是一次试探,不论秦恪能不能平息这次的风波,他的目的都已达到。
接下来,就看有人能不能稳得住了。
此时京都府尹府外已是人山人海——
几十个官差深皱着眉头挡在大门前,
一老妇面容憔悴神色凄哀地俯跪在地上,泣不成声:“望青天大老爷能替我孙儿做主啊……呜……我孙儿还未娶亲,他才二十几岁啊……呜……老妇只剩孙儿一人了,没了孙儿我怎么活啊……
呜……苍天啊,睁睁眼看看吧,我们祖孙俩从未做过恶事,为何要……”
话未说尽,老妇撑不住昏厥而去,在其身边的好心人见状纷纷上前查看。
眼前此景,但凡有心者,无人不动容,怜悯、愤怒燃起了心中的正义之火。
有人怒喝着:“阴殃不除,其手下冤魂如何能安?!”
“对!此人作恶多端,害了那么多人,难道朝廷不该给我们百姓和死去的冤魂一个交代么?!”
“这等丧心病狂的疯子,就该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
为首的官差见众人的情绪愈来愈激动,照这样下去恐怕会起乱子了。
此时,官衙的大门敞开,所有人在此时都噤了声。
抬眼看去,只见一身大红官服的人缓缓走来,
他面容沉稳,眉宇间透着正气,只是脸上有些不正常的潮红,隐有些病容。
“大人。”为首的官差有些担忧地看着自家大人,见他摆了摆手便不再言,转头对其余官差使了眼色,看着民众的目光也变得警惕了起来。
不复刚才的喧闹,所有人皆收敛了起来,无他原因,只因眼前之人是京都府尹司马玉,为人刚正廉明,心系百姓,在位二十年,断案无数,清廉奉公,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京都百姓无人不敬重。
新皇登基后,曾说过,京都府尹之位,当属司马玉,朝中之臣,应如司马玉。
所以他们才会到此喊冤,因为相信眼前之人不会坐视不管。
司马玉站定后目光扫过众人,目光落在昏去的老妇身上,为首的官差顿时冷汗沉沉,只一眼,赶忙带人将昏迷的老妇送去医馆安置。
他有些不适地咳了咳,声音却沉稳有力:“诸位,本府十分理解你们的心情。阴殃之事,本府在几日前便已知晓。”
此话一出,人群中起了骚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无人不惊讶。
人群中有人大声道:“司马大人,既如此,为何至今没有动静?”
话音虽大,却无不敬之意。
司马玉抬手示意安静,语气肃穆:“阴殃一案错综复杂,并非一时就能查清,食人蛊毒性极强,若被有心之人拿去作恶,残害我朝百姓,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民众,神色恳切,朗声道:“诸位……可信得过本府?”
信?还是不信?
自是信的。
若他们连司马玉都不信,那京都再无可信的父母官了。
有人道:“我们相信司马大人,会还我们一个公道!”
先是几个人附和着,后是所有人一同朗声道:“我们愿意相信司马大人!相信司马大人会还我们一个公道!”
“好!司马玉在此谢过诸位对本府的信任。”说罢他微弯下腰双手拱礼,其身后的官差亦纷纷如此。
府前站着的百姓见此皆心中震荡。
“天理昭彰,法网恢恢,阴殃罪孽深重,本府不会轻饶,本府保证,此事必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司马玉的话语掷地有声,带有血丝的双目坚定冷醒。
云层被风拨开,透下一缕阳光落在司马玉的身上,照在那身大红的官服之上,恍若镀上了一层金。
……